(1)廣東省中醫藥防治手足口病臨床技術指南(試行)提出:小兒手足口病預防處方:
①金銀花茶,材料:金銀花6g、大青葉6g、茵陳15g、薏苡仁10g、甘草3g。用法:水煎服。給藥:壹天兩次。功能:具有清熱解毒、健脾祛濕的作用,適用於易感人群的預防。
②百合銀耳粥,材料:鮮百合50g,銀耳10g,大米10g。
用法:百合、銀耳洗凈,切碎,與大米同煮粥。
給藥:1碗每天2-3次。功能:滋陰潤肺,養胃生津,益氣健脾。
(2)北京市中醫藥管理局開具預防手足口病處方:
①生薏苡仁、赤小豆、綠豆各3份,生甘草1份。用法:生甘草加適量水,煎煮10分鐘,然後去渣,加入生薏苡仁、赤小豆、綠豆,煮粥食用。
②金銀花6克,白菊花6克,生山楂10克,生甘草3克。
用法:加入適量冰糖,用500 ml開水浸泡,經常飲用。
(3)《浙江省中醫藥防治手足口病技術指導方案》指出:對於無手足口病地區:
(壹)個人防範:1。做到“勤洗手,喝開水,吃熟食”;
2.兒童應避開人群聚集、空氣流通不暢的公共場所。
(二)家庭和托幼機構等環境:
1.客廳要通風良好;
2.孩子的衣服、被子要勤洗勤曬;
3.清洗消毒公共玩具、餐具等物品。對於有手足口病的地區:
(1)白菊花6克,金銀花6克,生甘草3克,開水200毫升。可以加入適量冰糖代替茶葉。
②生米仁10g,扁豆10g,綠豆10g,煮粥食用。
③佩戴中藥香囊。成分:廣藿香、艾葉、肉桂、山奈酚等。
功效:芳香化濁去穢,清熱利濕解毒。方法:將處方中所有藥材洗凈,去雜,60度烘箱烘幹,在潔凈區混合粉碎至100目,有條件的粉碎至1000目(采用微粉粉碎法),將粉碎後的粉末裝入4g/袋,然後制成香囊。用法:每人1片(3.5g/片),每天掛在胸前,晚上睡覺時放在枕頭上。
(4)《江蘇省中醫藥防治手足口病指南(試行)》提出預防手足口病的處方:
①花雙抗病毒飲:金銀花10g,野菊花10g,重樓15g,茯苓10g,甘草3g。將藥物加水300ml,浸泡30分鐘,用武火(大火)煮沸,再用文火(小火)煎熬15分鐘,得藥液150ml。每日1劑量,藥液分2 ~ 3次服用,共7 ~ 10天。3歲以下的嬰兒可以減少劑量服用。
②玉屏風口服液聯合板藍根顆粒連續服用7 ~ 10天。
(5)《青島市中醫防治手足口病臨床技術方案(試行)》指出個人預防:
①黃芪65438±05g,生薏苡仁65438±00g,綠豆65438±00g。先將黃芪煮沸取其液,再加入生薏苡仁、綠豆煮粥食用。
②使用中藥枕頭。組成:藿香、艾葉、菊花各60克。方法:將藥方中的藥材全部洗凈,去雜,制成藥枕備用。功效:芳香化濁,利尿解毒。
③中藥漱口法。成分:金銀花10g,荷葉5g。方法:加水煎藥汁漱口。功效:清熱解毒,祛風除濕。
(6)《安徽省中醫藥防治手足口病臨床技術方案(試行)》建議借鑒中醫藥預防措施:
將金銀花6克、蘆根10克、淡竹葉3克、生甘草3克加水煎煮,每日2次,共7天至10天。3歲以下嬰幼兒可少服;3-6歲可服用此劑量;6歲以上的人可以多帶。
(7)山東省臨沂市出臺手足口病中醫防治方案。在中醫預防手足口病方面:
需要黃芪12g,防風9g,蒼術9g,升麻9g,藿香6g,板藍根12g,甘草3g,水煎,每日壹劑,共5天。
(8)武漢市中醫醫院:
結合近十年來手足口病患兒的治療情況和手足口病暴發的特點,以下方藥可預防手足口病。
配方:金銀花10g連翹10g蘆根15g竹葉6g生甘草3g。
用法:水煎服,每日兩次,共7天-10天。3歲以下嬰幼兒可少服;3-6歲可服用此劑量;6歲以上的人可以多帶。功能:清熱解毒,生津祛濕。
(9)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兒科專家開出手足口病中醫預防方案:
黃芪12g、防風9g、蒼術9g、升麻9g、藿香6g、板藍根12g、甘草3g,水煎,每日壹劑,連服5天。
(10)衛生部進駐阜陽時,專家組提供預防建議:
在疾病流行期,推薦以下方劑:①白菊花6克,藿香6克,生甘草3克,生山楂10克,水200毫升,冰糖適量,上加,煎至100毫升,常飲。②生薏苡仁65,438+05g,赤小豆65,438+05g,綠豆65,438+05g,生甘草5g,煮粥內服。
(11)上海市中醫院院長於健兒教授建議,在手足口病的預防上,市民可以服用雙黃連等中成藥,吃大米粥、銀花茶、金銀花露等。在加強兒童預防時,家長可以用適量的菖蒲、藿香、白芷、艾葉做成香囊,放在胸前。
(12)廣東省中醫院兒科主任醫師楊立新推薦:
放金銀花、茵陳、薏苡仁、大青葉(即板藍根的葉子)、甘草等。放入水中,煮20分鐘,倒出泡茶。三五天喝壹次,身體虛弱容易拉肚子的孩子不要喝。
(13)預防手足口病的膳食配方。理論基礎:
2008年是戊子年,主要運氣是火有余。少陰霍峻四田,陽明幹金是在春天。它的病害發生在今年的第二氣——霍峻少陰。中醫認為“壹切疼痛和瘡瘍都屬於心火。”又因為小兒元氣充沛,其性為少陽,所以此病多在小兒,主要病因為火。同時,去年是個暖冬。中醫認為“冬天不藏精,春天就會生病。”
預防:三豆飲料加白菜冰糖;
黃豆50顆,綠豆30顆,黑豆20顆,100g白菜心,冰糖20g。黃豆生肝液,綠豆清熱解毒養陰,黑豆養腎水,白菜養陰,清熱利尿,清心火。冰糖性涼,最滋養胃陰。這幾味藥合在壹起可以生津清火,而且都是正常的食物,不損害人的正氣。所以是預防手足口病的良藥。
(14)青島市衛生局近日公布了防治手足口病中藥枕的配方。該負責人介紹,藥枕使用的中藥有三種:藿香、艾葉、菊花。都是常見的中藥,沒有刺激性氣味。將這些藥物放入枕頭中,在兒童休息時使用,可以預防手足口病。
(15)2008年《海南省手足口病中醫防治臨床技術方案(試行)》指出,除了註意個人衛生和環境衛生外,還應采取“勤洗手、喝開水、吃熟食、勤通風、曬衣被”等預防措施,我們還建議采用以下中醫預防措施(處方):
金銀花6克,板藍根10克,蘆根10克,竹葉3克,甘草3克,水煎7-10天,每次50毫升。
註意事項:3歲以下嬰兒可少服;3至6歲兒童可服用此劑量;6歲以上的人可以適量服用。
(16)中醫認為,濕熱體質的孩子最容易患手足口病。壹般來說,濕熱體質的主要表現是:急躁,思維不敏捷,四肢懶動,不活動,口中常有異味,大便粘稠,小便發黃,愛吃油炸燒烤食品和甜食,愛喝含糖飲料,很少喝足夠的涼開水,吃水果蔬菜,有時會有皮膚生瘡等疾病,常出現上火的癥狀。
對於那些濕熱體質的兒童作為預防手足口病的重點人群,采取以下預防措施:飲食壹定要清淡,多吃甘寒性食物,如綠豆、空心菜、莧菜、芹菜、黃瓜、冬瓜、蓮藕、西瓜、番茄、各種食用菌、薏米、菱角等。少吃或不吃辛辣食物,如甜食和油炸食品。每天多喝涼開水,不喝含糖飲料,盡量保持充足的睡眠。
(17)中成藥治療:可用炎琥寧、熱毒寧、醒腦靜等藥物進行靜脈滴註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