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最好的家庭教育:爸爸不缺席,媽媽不焦慮。

最好的家庭教育:爸爸不缺席,媽媽不焦慮。

撒姐出品

最近,我看到了這句話:

如果上帝給了妳壹個不在的父親,他會給妳壹個焦慮的母親,最後只會養出壹個失控的孩子。

是的,當丈夫成為家庭中的隱形人,母親會慢慢把自己的感情和註意力從丈夫身上抽回,放在孩子身上,讓孩子只能在夾縫中喘息,最終變得叛逆和失控。

假設家庭的本質代表“愛”,教育的本質代表“規則”。

因為爸爸媽媽的思維偏差不同,通常情況下,媽媽更感性,爸爸更理性。

在家庭中,情緒化的母親更容易教會孩子“什麽是家庭,什麽是愛,什麽是安全。”

而壹個理性的父親,更有可能教會孩子“社會的條條框框是什麽?”所以在未來,父親帶領孩子從家庭走向社會的責任往往大於母親。

但現實生活中,通常爸爸忙於事業和工作,很少有時間關心孩子的學習,甚至以工作忙為由推卸責任。

母親要承擔這個責任。有很多媽媽不僅有工作,還要承擔家務。再加上孩子的教育問題,已經把媽媽逼到了焦慮的境地。

所以大多數家庭的現狀是:“總是不在的爸爸,焦慮的媽媽,不聽話的孩子。”

這樣就形成了惡性循環,不積極的父親越來越被邊緣化,焦慮的母親越來越強大,夾縫中的孩子越來越難熬。

01

在沒有父親的情況下,孩子很難有完整的人格。

心理學認為,母親對孩子的影響主要是孩子能否成為獨立的人,而父親則是塑造孩子的人生觀,這關系到性格的形成。

如果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親長期不在,很容易導致孩子性格和情感上的缺陷。

心理學家發現,得不到父親足夠關心和陪伴的孩子,容易出現焦慮、孤獨、自卑、自控力弱,甚至出現攻擊性、爭強好勝、叛逆的性格和行為問題。這些被稱為“父愛缺失綜合征”。

據美國婚姻專家統計,與充分享受父愛的人相比,童年患“缺乏父愛綜合征”的孩子,中學輟學率和成年後犯罪率都高出壹倍;如果是女孩,長大後成為單親媽媽的幾率高3倍。

《隱藏的角落》中的朱朝陽就是壹個典型的例子。

朱朝陽的父親朱永平在婚姻中欺騙了他。與母親周春紅離婚後,他很快又娶了另壹個女人堯堯,並生下女兒朱晶晶。

在朱朝陽眼裏,他的父親錯過了他生命中所有重要的時刻:參加中考、過生日、看望爺爺奶奶。即使在日常生活中,父愛依然缺失。

除了捐錢,朱永平很少關心朱朝陽的生活。即使他的兒子在學校獲得了第壹名,他也是從他的朋友那裏聽到的。

父親不僅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陪伴者,也是建立孩子安全感、塑造孩子性格的主導者。

然而,父親重組家庭後,在朱朝陽的世界裏,只剩下他的背影。

也正因為如此,朱朝陽的信仰逐漸崩塌,將自己羨慕的妹妹推下高樓,最終誤入歧途。

終於,在父親為保護兒子而死的那壹刻,他真正意識到了自己對兒子的缺失有多嚴重。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格迪說,父親是壹種奇特的存在,有壹種培養孩子的特殊力量。

父親的缺席會讓孩子失去壹些在社會秩序、社會規範和行為準則中教育人生觀的機會。

02

母親的焦慮讓孩子很難有快樂的能力。

當然,父親缺席最直接的後果就是收獲壹個焦慮易怒的母親,然後可能隨之而來的就是家庭的解體。

總之,丈夫的缺席真的會把女人逼瘋,但父母犯下的錯誤總是由孩子來買單。

之前看過壹個新聞,四川眉山壹位母親因為責怪女兒吃不好,在45秒內打了3歲女兒9個耳光。

在這短短的45秒裏,她不停地扇孩子的臉、背和手,甚至幾次把孩子打倒在地。

最後被當地婦聯面試,甚至被很多部門訓話。

很多年後,小女孩可能會忘記這件事,但母親帶給她的恐懼和陰影可能會伴隨她壹生。

其實這個媽媽不是這樣的,那她為什麽會變成這樣呢?

她真正崩潰的源頭是多年來丈夫不在身邊造成的情緒積累和崩潰。

當生活的重心完全圍繞著孩子和家庭的時候,沒有人可以商量什麽,只能靠自己去做。他們壹天24小時幾乎沒有自由,長時間不知所措。焦慮和怨恨沒有出口,只好打罵孩子來勸阻。

記得有壹次Dani在微博上發了瘋,因為漫畫裏描述的母親形象讓她生氣。

看到她說的話,我想了想,真的是。

在大耳朵圖圖,我媽媽時不時會生氣。在大頭和小頭的爸爸裏,脾氣暴躁的永遠是媽媽。在櫻桃小丸子裏,因為成績不滿意而生氣的總是我媽。......

雖然創作來源於生活,但這種生活帶來的赤裸裸的真實,真的讓母親們感到悲哀。

為什麽媽媽們總是這麽焦慮?說到底,壹個人承擔太多,沒人分擔。

母親的焦慮和需求,本應由丈夫承擔,卻投射在孩子身上,孩子抑郁、掙紮、暴虐,偽裝成各種情緒中的困獸。

這也導致孩子成長中出現各種問題,或叛逆,或情緒失控,或過度依賴,甚至進入拒絕成長的狀態,沒有辦法去探索和融入社會。

03

父母完整的愛能給孩子提供充足的養分。

心理學家曾奇峰說,孩子的成長沒有偏方,只有負責任的父母提供穩定健康的土壤。

在這片土壤裏,有父親的陪伴,有母親的從容。

因為只有父母的參與才是完整的,孩子才能在家庭中找到明確的定位,向著社會化良性發展,成為更好的自己。

那麽,想要改變這種“爸爸不在,媽媽著急”的家庭模式,就需要爸爸媽媽的相互配合和接納:

妳應該最親近的是妳的妻子或丈夫。

再忙,也要給夫妻倆壹些單獨的時間和空間,比如看壹場電影,吃壹頓大餐,甚至出去旅遊。

告訴孩子,爸爸最愛的人是媽媽,媽媽最愛的人是爸爸,然後爸爸媽媽壹起愛妳。

這不是自私,也不用擔心會減少父母對孩子的愛。

男人只有回歸到丈夫的身份,才會有更多的愛給孩子。

而當妻子感受到丈夫的愛時,就會慢慢放下焦慮,用更溫柔堅定的愛去感染孩子。

2.尊重對方的育兒理念和方法。

被批評的父親會有很深的挫敗感和憤怒感。久而久之,對育兒的熱情和熱情就會受到打擊,變得自暴自棄:“相反,我做什麽都不對。與其挨罵,不如什麽都不做。”

其實父親也愛孩子,只是方式不同。我們應該允許父親愛他們的孩子。

育兒方式的差異可以在雙方都沒有心情的時候分享自己的想法,讓對方知道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媽媽需要把自己從家庭中釋放出來。

女人需要發展家庭以外的生活,而不是每天圍著火爐和孩子轉。長此以往,家庭關系很容易失去平衡。

矛盾、委屈、爭吵此起彼伏。孩子在這樣的環境裏壹點也不快樂,反而容易被媽媽壹廂情願的想法綁架。

記住,女人的價值感不僅來自於丈夫和孩子,還來自於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不放棄自己的成長。

只有不盲目逞強,能尊重自己,放松自己的母親,才能讓孩子感到輕松。

當妳越來越優秀,夫妻關系越來越和諧,孩子的成長也會越來越順利,越來越幸福。

作為父親,不要忘記作為父親和丈夫的責任。下班後盡可能多給家人、伴侶、孩子留點時間。

無論工作多忙多累,也要留出固定的親子時間,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陪他們放風箏、玩玩具、爬山、遊泳、散步,晚上吃完飯陪他們聊聊天。

出門前認真和孩子道別,回家後熱情擁抱,睡前花10分鐘講壹個晚安故事。

只要爸爸全身心的投入,哪怕只是短短幾分鐘的陪伴,孩子都能感受到爸爸的愛和溫暖,並從中獲得滋養。

關心妳的妻子,不要忘記作為丈夫的責任,不要讓她感到孤立,懂得幫她分擔壹些家務,和她討論問題,願意花時間積極參與家庭生活。

因為它會成全壹個孩子的成長和壹個家庭的幸福。

04

家庭教育本質上是父母之愛的“陰謀”。

和諧穩定的家庭是需要經營的,靠的是夫妻雙方的付出和熱情。

而和諧穩定的家庭,才能成就壹個身心健康、性格樂觀、人格發展健全的孩子。

作為父母,我們應該正確的愛自己的孩子,營造壹個溫馨有愛的家庭氛圍。

不缺席的父親,給了孩子生命中最初的安全感,會陪伴和保護孩子壹生。

壹個不焦慮的母親,用平和的心態傳遞著世界上最溫柔的感情,在孩子心中投下溫暖的壹角。

爸爸愛媽媽,媽媽尊重爸爸,父母壹起教孩子什麽是愛,怎樣去愛。

我相信,在愛中成長的孩子,總會得到歲月特別的愛。

  • 上一篇:有哪些幫助睡眠的方法?
  • 下一篇:如何用自然的方法去痘痘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