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端午節的起源和習俗有哪些?

端午節的起源和習俗有哪些?

端午節是壹個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國,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每年農歷五月初五。

端午節的真正起源

1,源於紀念屈原

端午節的真正起源是,據說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自盡,死後被龍所困。世人為之哀悼,他每天都往水裏扔五色粽子驅趕惡龍。又說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立即劃船施救,船到洞庭湖,卻沒有找到屈原的屍體。當時下著雨,湖上的船都聚集在岸邊的亭子旁。

當人們得知是為了打撈賢臣屈博士時,又冒雨出門,沖進了茫茫洞庭湖。為了寄托哀思,人們在河上劃船,後來逐漸發展成龍舟比賽。南朝吳郡《續齊之和》記載“楚大夫屈原棄世,而死於日本汨羅江,楚人哀之,而救於舟楫。”由此可見,民間傳說端午節的真正起源也是有壹定事實依據的。

2.龍舟節

為了表明自己是“龍”的傳人,古代吳越人以龍為圖騰,有不斷紋身的習俗。每年5月5日,他們都會舉行盛大的圖騰節。他們將竹筒或用樹葉包裹的食物倒入水中,獻給圖騰神,自己食用,並通過在水上劃刻有龍形的獨木舟向圖騰神展示。近年來出土的大量文物和考古研究證明,端午節的真正起源比吳越人的祭祀圖騰更科學。

3、來自邪惡的壹天

關於端午節的真正起源有很多說法。先秦時期普遍認為五月是毒月,五日是邪日。《呂氏春秋》中的《仲夏》規定,人在五月要禁欲齋戒。《夏·鄭瀟》記載:“此日貯藥以除毒氣。”《大戴禮》中記載“五月五日沐畜蘭”以沐浴驅邪,也有不少傳說認為五日是忌日。史記?歷史上著名的孟嘗君孟嘗君誕生於5月5日。

他的父親要求母親不要生他,認為“五月生的孩子,比壹家人還長,對父母不利。”《風俗通》失傳,“相傳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東晉大將王鎮惡,生於五月初五,祖父賜名“鎮邪”。趙霽,宋徽宗出生於五月初五,從小被寄養在宮外。可見,古代將五月初五視為惡日是壹種普遍現象。據此推測,端午節的真正起源與此有關!

這樣,在這壹天插菖蒲、艾葉驅鬼,熏蒼術、白芷,喝雄黃酒避疫,自然也就順理成章了,那麽端午節的真正由來真的是由此而來嗎?《荊楚歲時年譜》記載:“荊楚人五月五日踏百草,采艾為人,門上掛毒氣。”也有人認為,粽子只是壹種常見的民間食品,賽龍舟是壹種節日活動,最初並不是在端午節固定下來的。

4、來自夏天的至日

它是以《後漢書·禮儀史》中記載的漢代五月五日“朱鎖五色印為門飾”的做法為基礎,融合了夏商周時期與夏季至日有關的壹些習俗。直到唐代,隋李對端午節的解釋仍是“太陽在太陽裏,且是仲夏”,意思是只有在夏季的,太陽才能完全貼合太陽的位置。端午節也被稱為中秋節,所以端午節的起源應該是夏季的至日。在關於端午節真正起源的四種故事中,民間流傳最廣的是紀念屈原的故事。

端午節的習俗

1,烤龍舟

劃龍舟是多人集體劃船比賽,是端午節的重要活動,是古代龍圖騰的儀式,也是壹項遺產。它是端午節的壹項重要活動,在中國南方沿海地區仍然非常流行。它傳到國外後,深受各國人民的喜愛,並形成了國際性的比賽。

端午節有龍船和鳳船。鳳船起源於古代的黑船,有的地方還有龍鳳船。誇龍舟是民間信仰中的壹種龍崇拜形式,即利用龍的力量祈福辟邪。

2.掛艾草和菖蒲

端午節,人們把插艾草、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壹,家家掃庭院,眉毛插菖蒲、艾條,掛在堂上。人們認為艾草還有驅邪招福的作用。端午節的時候,在門上掛艾草,成為壹種習慣,成為端午節的習俗。

南北各地都有端午節掛艾草的習俗。南方視天地為純陽、正氣、吉日以驅邪祛病,北方壹些地方視邪月、邪日以避邪避毒。

3.清洗草藥水

洗草藥水是端午節的習俗之壹。端午節是壹年中草藥最多的壹天,中午到處都是藥。中午洗草藥水可以治皮膚病,祛邪氣。端午節期間,中國許多地方都有采藥、熬藥、泡水的習俗,端午節草藥的藥性在其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4.崇拜上帝和祖先

祭祀上帝和祖先是端午節的重要習俗之壹。“天地是生命之本;祖先是階級的基礎。”天地是生命之本,祖先是做人之本,祭祖是傳承孝道的習俗。按照民間的觀念,壹個人的祖先就像天、地、神壹樣,應該認真地崇拜。因為祖先的“在天之靈”時刻關心和守望著後代的子孫,所以俗世的人要祈禱,通過祭祀來回報他們的保護和保佑。

5、佩戴香包

戴香包是端午節的傳統習俗之壹。香囊內通常裝有壹些具有芳香開竅的中草藥,具有芳香、驅蟲、防瘟、防病的功效。端陽用四色線紮臂,戴香囊,精致玲瓏。香囊又叫香囊、香囊、錢袋,通常是用五色絲線裹上香水,或用彩緞或布包好的棉花,混合川芎、白芷、三棱、黃芩、丁香、阿莎麗、甘松、白芷、甘草、雄黃粉等中藥粉末,再用彩色絲線繡制而成,底有紅、綠、掛。

孩子們在端午節戴香囊,據說有避邪驅除瘟疫的意思。香包做成不同的形狀串在壹起,各種小巧可愛,現在已經成為壹種常見的工藝品。在中國南方的壹些城市,年輕男女也用香包來表達他們深深的愛意。

6.鑄造陽穗

東漢王充寫的《論衡》中,記載了端午節“鑄陽歲”的禮儀和習俗:“陽歲取火於天,五月午時,五石熔化,鑄為器皿,激動發光。當他們升到太陽下,火就會來,這也是獲得真火的方法。”古人認為午時有三火,是太陽正旺的時候。這時正是熔金鑄鏡的最佳時機,鑄出的銅鏡具有不可思議的力量。用鏡子辟邪的習俗在南方沿海地區被廣泛使用和傳承。經常看到出生不久的孩子戴著銀鏡和其他裝飾品。這種銀飾和小鏡子是孩子們用來辟邪的。新建的寺廟道觀經常在屋頂中間用銅鏡裝飾。甚至在現代住宅區新建築的門窗上方,也經常可以發現懸掛的鏡子,這是用來辟邪的。這說明鏡子辟邪的文化信仰深入人心。

7、螺栓五色絲線

五色絲線,又稱五色絲、五彩絲。古老而通俗的名稱有諸索、諸索等。綁在蚊帳和搖籃上的,也叫萬轉繩和保健繩。五色絲綢的五種顏色代表五行,五種顏色代表五個方位,相輔相成,具有驅邪迎吉祥的神秘效果。五色絲線源於中國古代的五行觀念。五色絲線綁在手臂上,或者是紋身。端午節時用五色絲線紮手臂曾是壹種流行的節日習俗。傳給後代,它發展成為許多美麗的裝飾品,如長壽縷,長壽鎖,香囊等。,其制作日趨精美,成為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術。

8.泡在龍舟水裏

端午節時,泡龍船水是中國南方的傳統習俗。人們把端午節前後的強水稱為龍船水、龍水、龍降水等。,並認為這種水是吉祥的,有辟邪的作用。仲夏端午節,黑龍星在正南方向翺翔。在民間信仰中,龍是吉祥之物,是風雨的主宰。龍在天空和雲雨中飛翔。自然,每年端午節前後,我國南方暖濕氣流活躍,在廣東、廣西、福建、海南等地與自北向南的冷空氣相遇時,往往會出現持續、大範圍的強降水。端午節強降水來臨時,河水水位迅速上漲,為龍舟垂釣提供了良好的場地。按照傳統說法,泡龍船水意味著好運,萬事如意。每年龍船水來的時候,人們都會帶著家人去河邊洗龍船水。古人認為龍舟水有驅邪、潔身、洗去厄運、帶來好運的作用。

9.端午節吃粽子

端午節吃粽子是傳統習俗。粽子,俗稱粽子,以糯米和餡料為主,用竹葉(或柊葉、竹葉)包裹,形狀多樣,有尖角、方形等。它有著悠久的歷史,最初是用來祭祀祖先的。傳入北方後,用小米(北方產)制成,稱為“角粟”。由於各地飲食習慣不同,粽子形成了南北風味;從味道上來說,粽子可以分為鹹粽子和甜粽子。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在中國已經流行了幾千年,成為中華民族最有影響、最廣泛的民間飲食習俗之壹,並流傳到朝鮮、日本和東南亞國家。

每年五月初,中國人會泡糯米,洗粽子葉,包粽子,顏色多樣,品種繁多。從餡的角度來說,北方有很多小棗的北京棗子餃子;南方有豆沙、鮮肉、火腿、蛤蜊、蛋黃等多種餡料。

  • 上一篇:吃什麽去濕氣夏天吃什麽能去濕氣又吃什麽水果?
  • 下一篇:陳松年:我小時候失去了哥哥和姐姐。我曾三次為父親陳獨秀立碑,中年時得到毛主席的關懷。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