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萎縮患者的保健措施肌肉萎縮患者由於肌肉萎縮和肌無力而長期臥床,容易發生肺炎、褥瘡等。此外,大部分患者都有延髓麻痹的癥狀,對患者的生命構成很大威脅。除了請醫生治療,對於肌肉萎縮患者來說,自我治療非常重要。1,保持樂觀快樂的心情。強烈的長期或反復的情緒變化如精神緊張、焦慮、易怒、悲觀等。,可使大腦皮層興奮和抑制的過程失衡,加重肌肉跳躍,發展為肌肉萎縮。2.合理分配飲食結構。肌萎縮患者需要高蛋白、高能量的膳食補充,提供神經細胞和骨骼肌細胞重建所必需的物質,以增強肌肉力量,增長肌肉。初期應攝取富含高蛋白、維生素、磷脂和微量元素的食物,積極配合藥膳,如山藥、薏米、蓮子心、陳皮、太子參、百合等,戒辛辣食物和煙酒。中晚期以高蛋白、高營養、高能量的半流質食物和流質食物為主,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維持患者的營養和水電解質平衡。3.勞逸結合。避免強迫性運動,因為強迫性運動會因骨骼肌疲勞而不利於骨骼肌功能的恢復和肌細胞的再生修復。4.嚴防感冒和腸胃炎。肌萎縮癥患者自身免疫功能低下或存在某種免疫缺陷。壹旦感冒,他們的病情會加重,病程會延長,肌肉無力和跳肌會加重,尤其是延髓麻痹患者容易並發肺部感染。如果不及時預防,預後會很差,甚至危及生命。5、腸胃炎可導致腸道細菌功能紊亂,尤其是病毒性腸胃炎對脊髓前角細胞有不同程度的損傷,從而使肌跳加重,肌力下降,病情反復或加重。維持肌萎縮患者正常的消化功能是康復的基礎。現代醫學中中醫對肌萎縮的治療,如多發性神經炎、脊髓空洞癥、肌萎縮、肌無力、側索硬化、運動神經元病、周期性癱瘓、肌營養不良、癔病性癱瘓及中樞神經系統感染後遺癥表現為癱瘓等,都屬於“痿證”範疇,是壹種肢體肌腱松弛、無力、廢用的疾病。痿證是指筋骨痿軟,肌肉消瘦,皮膚麻木,手腳不聽使喚的壹類疾病。臨床上以腳軟、不能隨意運動的患者較為多見,故稱“軟君”。運動神經元病、全身性營養障礙、廢用和內分泌異常以及遺傳、中毒、代謝異常、感染、過敏反應等各種原因引起的肌肉變性和肌肉結構異常。都可以引起肌肉無力和肌肉萎縮。肌萎縮的護理弛緩綜合征是壹種肢體肌腱的弛緩、無力和廢用性疾病。調理肢體氣血,恢復肢體功能活動是痿證護理的關鍵。身體活動功能訓練可以是主動的,也可以是被動的,在內容上可以不同於傳統的運動訓練和生活作業訓練。如果四肢瘦弱幹癟,無法活動,可以在床階段采用臥位被動訓練,隨時改變姿勢,防止“畸形”。然後進行積極的訓練,比如坐、站、走。根據病情可以選擇相應的指導、按摩、氣功以及五禽戲、八段錦等傳統體育鍛煉方法。生活作業法比較實用,簡單易學。上肢殘疾的要寫字、扔球、接球、彈琴、織布、撥算盤等。如下肢受限,應采用騎三輪車、縫紉等崗位訓練方法。壹個完整的健身計劃應該包括三個方面:吃(飲食)、運動(訓練)、睡眠(睡眠),而運動由心肺、力量和柔韌性三個主要部分組成。鑒於此,我的訓練計劃是:5-10分鐘有氧熱身,5-10分鐘拉伸放松,中間40-50分鐘力量訓練。力量訓練主要包括:1)背部:引體向上(頸前下拉);2)胸:平板臥推(坐位推胸);3)腿:杠鈴深蹲(史密斯深蹲);4)肩部:杠鈴壓(啞鈴壓);5)手臂:杠鈴彎曲(啞鈴彎曲);6)腹部:仰臥起坐(仰臥起坐)。培訓備註:每周培訓三次,隔天壹次,每次約1小時。練全身,每個部位壹個動作。括號內有三組動作,每組8-65,438+02次。動作間隔2分鐘,組間間隔30-60秒。用力時呼氣,放松時吸氣,動作要平穩緩慢。需要逐漸增加重量來增加肌肉的適應性,以應對訓練。使用可自由調節重量的設備進行訓練。這可以使肌肉對儀器產生的阻力做出更好的反應。因為可以讓更多的肌肉參與運動。在做壹個動作的時候,無論是舉還是放下,都要控制好動作,這樣才能集中精力,避免借力。飲食:少食多餐,適量多吃蛋、奶、肉。日常飲食是:蛋白質適中,脂肪少,碳水化合物高。三種主要營養素的比例應為25∶20∶55左右。饅頭、面條、米飯等主食和紅薯、燕麥、土豆等碳水化合物含量很高,可以作為首選。蛋白質是肌肉生長最重要的營養來源。蛋白質,壹個健美運動員,應該主要攝入無脂或低脂食物,如脫脂牛奶、蛋清、魚、無皮家禽、牛排等。睡眠:每天晚上最好睡8個小時,中午有時間的話午睡30分鐘。對了,訓練時間盡量安排在下午到晚上,因為此時人體的體力和柔韌性都處於最佳狀態。最後祝妳健身早日成功!14增加肌肉量的秘訣:大重量、低頻率、多組、長位移、慢速度、高密度、意念運動壹致、峰值收縮、持續緊張、組間放松、多肌肉訓練、訓練後吃蛋白質、休息48小時、輕而不假。
上一篇:面部浮腫怎麽消除?下一篇:喝酒後身體出現小紅疹,應該怎麽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