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治療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秦艽註射液(每毫升含生藥0.625克),肌肉註射,每次2 ~ 5毫升。治療21例,3 ~ 7天治愈。在治療過程中沒有出現後遺癥,也沒有發現副作用。
3.小兒急性黃疸型傳染性肝炎的治療:秦艽配合辨證治療等藥物,在小兒急性黃疸型傳染性肝炎的治療中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4.肺結核骨蒸潮熱的治療:采用秦艽鱉甲湯辨證治療肺結核骨蒸潮熱24例,治愈265,438+0例,有效3例。
5.肩周炎的治療:用木瓜酒治療肩周炎73例,木瓜酒由秦艽、木瓜、川烏等藥材經60℃糧食白酒浸泡而成。80天後,治愈52例,顯效10例,有效4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為90.41%。綜合以上各節可知,秦艽化學成分復雜,藥理作用顯著,臨床應用廣泛。現代化學和藥理研究已經明確了化學成分與臨床應用的關系,如龍膽苦苷的保肝作用和秦艽對風濕病的治療作用。但以往對秦艽的研究所用的材料都是傳統的秦艽根,還沒有用秦艽的地上部分代替秦艽根的報道。秦艽是瀕危中藥材,資源匱乏。尋找其替代品或擴大其藥用部位已成為人們關註的話題,因此有必要對秦艽的地上部分進行深入研究。
6.肌肉註射秦艽註射液對多年來風寒、風濕腰腿痛引起的全身疼痛有止痛作用;治療風濕性和類風濕性關節炎具有明顯的止痛、消腫、解熱和恢復關節功能的作用。
7.秦艽註射液每6小時肌肉註射1次,每次2 ~ 5ml(每1ml含生藥0.625g),治療腦脊髓膜炎21例,3 ~ 7天治愈(哈爾濱中醫,1960)
8.將秦艽、防己等份研磨,術前半小時服0.6g,術後每6小時服1次,預防拔牙並發癥36例,具有明顯的止痛消腫作用(冶金醫學,1987,1: 73)。[2]
9.風濕性關節痛綜合癥。本品辛而苦,潤而不燥,是風藥中的潤燥劑。風濕痛,肌腱攣縮,關節痛,久冷久熱都可以壹起用。其性寒,有清熱之功,故尤適用於熱痹,與防己、牡丹皮、絡石藤、金銀花同用。如與天麻、羌活、當歸、川芎等配伍。,可治風寒濕痹,如龍膽天麻湯(醫心悟)。
10,中風失敗。本品能祛風、舒筋活絡,善於“活血養筋”,用於中風、半身不遂、口眼?斜、四肢緊張、舌強等。,只有用大量的水煎服才能有效。如與升麻、葛根、防風、芍藥等配伍。,它可以治療中間風口眼。斜,不利言,惡風惡寒,如秦艽升麻湯(養生珍品);可與當歸、熟地黃、白芍、川芎同用,治療血虛中風,如龍膽湯(不知醫療必要性)。
11,骨蒸潮熱,營養不良發熱。本品可降虛熱,去骨蒸,也是治療虛熱的重要藥物。用於蒸骨引起的潮熱,常與青蒿、地骨皮、知母同用,如秦艽鱉甲散(養生寶);若與人參、鱉甲、柴胡配伍,可治肺痿、骨蒸、勞嗽等癥,如秦氏龍膽扶正湯(楊家藏方);治小兒疳積發熱,常與薄荷、炙甘草同用,如秦艽散(小兒醫學證治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