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血療法又稱“針刺放血療法”,是用針或刀在人體特定穴位和壹定部位穿刺或切開,釋放少量血液來治療疾病的方法。
這種療法的出現可以追溯到古代石器時代。當時人們在勞動實踐中發現,用壹種鋒利的石頭——砭石在患處放血,可以治療壹些疾病。隨著科學的發展,刺血工具產生了金屬針,後來根據醫療實踐的需要,出現了專門用於放血治療的“前針”。此療法最早的文字記載見於《黃帝內經》,如“刺絡者刺絡之血管”,“去陳者生邪血”。明確指出刺絡放血可治療癲狂、頭痛、暴怒、熱哮、鼻衄等癥。相傳在百會穴放血治過太子郭的“屍厥”,華佗用針刺放血治過曹操的“頭風癥”。唐宋時期,這種療法已成為中醫的壹大法則。《新唐書》記載,唐高宗的“頭暈看不見”,是頭頂放血治好的。到了宋代,此法已被編入針法韻《玉龍賦》。金元時期,張在《儒林外史》中關於針灸的醫案幾乎都是針刺放血取效,認為針刺放血是攻邪最快的方法。從明清時期開始,放血治病非常流行,針也發展很快。三棱針分為粗針和細針,更適合臨床應用。楊繼洲的《針灸大成》詳細記載了針灸放血的醫案。葉用這種療法治愈咽喉疾病;趙學敏和吳尚賢收集了許多放血療法,並匯編成壹系列精美的版本和李龍駢文。在現代,放血療法仍然被廣泛使用,尤其是在民間。其價值逐漸被人們認可和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