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毅止咳湯(沈雁南)
資料來源:廣東省廣州市中醫院
由桑葉9克、杏仁9克、桔梗12克、甘草8克、紫菀9克、款冬花12克、百部9克、白前9克組成。
功能祛風散寒,止咳化痰。
表示咳嗽。痰多色白,或雖痰不多但難以咳出,或咽部發癢,或氣短,尤其適用於感冒後的慢性咳嗽。
藥方采用《醫心悟》止嗽散,可隨癥加減,適用於寒熱久咳。桑葉祛風清肺,杏仁、桔梗止咳化痰,紫菀、款冬花、百部、白前宗止咳散的意思是祛風清肺、潤肺止咳。
用法:先將藥物用水浸泡30分鐘,再煎煮30分鐘,每劑兩次,合並煎液。每日1劑量,早晚1次。
聲明稱,若表寒猶存,鼻塞流涕者用荊芥9克、薄荷6克,如肺熱、咳嗽黃、咽幹者用紫苑、冬花,口渴者用魚腥草15克,紫蘇9克、五味子6克,如氣陰。如果長期咳嗽較少,但咳嗽困難,可再用10g款冬花,加適量冰糖用開水浸泡,替代茶葉作為輔助治療。如果表證明顯,臨床表現以感冒癥狀為主,只有表證基本緩解,咳嗽成為主要癥狀時,方可應用該方。
房二軒加比北塘(舒夢江)
南京中醫學院
它由枇杷葉9克、姜黃8克、豆豉6克、射幹5克、通草8克、川貝母4克組成。
具有宣肺、止咳、化痰的作用。
表示咳嗽。風邪在內;咳嗽不暢,即使晚上咳嗽也會氣短面紅,還會突然咳嗽,痰少,胸悶。
方痹湯元刊《溫病條辨》,專為溫濕阻肺,清陽化滯致郁,而忽視肺痹,清陽松馳,降肺氣,則郁必止。此方用於治療外感邪氣阻肺、肺衰所致的咳嗽,實際上就是“輕可除實”的意思。用這個方子清肺氣,肺氣就清咳,用量宜輕不宜重。如果痰呈白色粘稠狀,加半夏9克,陳皮6克,紫蘇8克。
用法:將藥物用清水浸泡30分鐘,然後文火煎制30分鐘,每劑兩次,將兩種藥液混合。每日1劑量,分兩次服用。
方三清肺化痰健脾湯
來源《浙江中醫雜誌》
由魚腥草30g、黃芩9g、薏苡仁30g、貝母9g、杏仁9g、桑白皮15g、丹參15g、茯苓12g、炒白術12g、甘草6g組成。
功能:清肺化痰,健脾燥濕。
適應癥:慢性支氣管炎繼發感染、咳嗽、哮喘、發熱、咯黃痰。
魚腥草、黃芩、桑白皮、薏苡仁組方,清肺熱,燥濕化痰;貝母、杏仁、桔梗止咳化痰;茯苓、炒白術健脾燥濕,丹參活血涼血。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分兩次服,早晚各壹次。
防己新潤止咳湯
來源:吉林中醫藥雜誌
它由半夏6克、細辛3克、生姜5克、制遠誌6克、麥冬10克、制馬兜鈴10克、枇杷葉12克、五味子6克、制瓜蔞15克、制天竺葵10克、制甘草組成。
功能清熱化痰,止咳平喘。
主治:慢性支氣管炎,經常幹咳,咽部癢而無痰。
方傑細辛、生姜辛性溫寒;將遠誌、馬兜鈴、枇杷葉、瓜蔞、天竺黃炒至清熱化痰;半夏祛濕化痰,五味子斂肺止咳。這個方子味甘,性涼清熱,不燥不寒。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分兩次服,早晚各壹次。
防風單濤湯
來源“新中醫”
包括川芎6克、桃仁10克、丹參10克、紫菀10克、補骨脂10克、半夏10克。
功能:溫脾腎,活血化痰。
主治:慢性支氣管炎,咳喘痰多,不能平臥,胸悶。
活血化痰組方川芎、桃仁、丹參,溫補脾腎組方補骨脂;紫菀能止咳平喘;半夏祛濕化痰。本方重在活血補益,適用於慢性咳喘患者。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分兩次服,早晚各壹次。
防六平喘湯
消息在人們中間傳播開來。
由重樓15g、黃芩15g、瓜蔞15g、馬兜鈴15g、石韋15g、地龍15g、穿山龍15g、百部65445組成。
功能清熱化痰,止咳平喘。
適應癥:慢性支氣管炎。
該方劑清熱化痰,石韋、地龍、穿龍薯蕷止咳平喘。百部、青黛、蛤粉清熱止咳,半夏燥濕化痰;麻黃宣肺平喘。本方具有較強的平喘作用,適用於痰熱蘊肺所致的咳喘。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分兩次服,早晚各壹次。
根據聚會的名稱。
方芪飛廉止咳湯
消息在人們中間傳播開來。
由五味子10 ~ 15g、訶子5 ~ 10g、罌粟殼5 ~ 10g、白術12 ~ 30g、山藥12 ~ 15g、菟絲子15g組成。
功能:收斂,溫補,止咳平喘。
適應癥:慢性氣管炎。
本方適用於肺氣虛型久咳,五味子、訶子、罌粟殼斂肺止咳,白術、山藥、菟絲子健脾補腎。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分兩次服,早晚各壹次。
據說慢性氣管炎屬於痰濕型,重用白術增強健脾燥濕的能力;虛寒型患者加幹姜、附子、碎紙溫陽散寒;痰熱型加黃芩、瓜蔞、大黃,清肺化痰;加入百合、麥冬、生地,為陰虛患者滋補肺腎之陰。如果妳有表證,可以去掉訶子和罌粟殼,或者減少兩者的用量。外感風寒者可加入麻黃、紫蘇;外感風溫者可加金銀花、連翹;外感濕邪者,可加藿香、紫蘇。若用於緩解期咳嗽發作前的防治,可減訶子、罌粟殼,加碎紙、人參。
方巴潤喉止咳湯
消息在人們中間傳播開來。
包括地龍、訶子、藏橄欖、烏梅、麥冬、防風10克,蟬蛻6克,五味子、射幹、遠誌6克,沙參粉15克。
功能:清火利咽,潤肺止咳。
適應癥:慢性氣管炎。
方傑藏橄欖、蟬蛻、射幹、清火利咽;訶子、烏梅、五味子斂肺止咳;地龍、遠誌、北沙參止咳平喘,滋陰潤肺。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
防舊止咳利咽湯
消息在人們中間傳播開來。
它由僵蠶、射幹、浙貝母、紅花10g,桔梗6g,黃芪20g,丹參20g,玄參20g組成。
功能:清火利咽,益氣活血。
主治:慢性氣管炎,喉癢,咳嗽,咽痛,咽幹。
將僵蠶分解,射幹,清火利咽;浙貝母、桔梗、玄參止咳、祛痰、利咽;紅花、黃芪和丹參益氣活血。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五天為1個療程。
聲明稱,聲音嘶啞、口渴、津液不足者,加牛蒡子6克、蟬蛻3克、北沙參15克。黨參15g、白術10g、茯苓10g用於胸悶乏力、舌苔薄白、舌質淡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