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防治的七大原則
原則壹:限制熱量大多數痛風患者喜歡高熱量、高脂肪、高蛋白的飲食,這樣容易導致營養過剩,攝入熱量過多。所以要控制每天的熱量,平衡各種營養素的攝入。
原則二:保持理想體重:防止超重肥胖痛風患者營養過剩,體重增加,這顯然與高尿酸有關。定期測量體重可以作為衡量營養狀況的指標。
原則三:高尿酸血癥期間限制嘌呤的攝入,限制嘌呤的攝入,限制嘌呤含量高的食物,自由選擇嘌呤含量低的食物,適當選擇嘌呤含量中等的食物。
原則四:均衡攝入營養。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占所需總熱量的55%~60%。
a、不要選粗糧,要選面粉和大米,因為粗糧的嘌呤含量比面粉和大米高。
b、不要吃果糖,因為果糖的熱量很高,1g果糖提供的熱量是16.7Kj (4kcal)。
c、每天攝入的脂肪應少於50g,占總熱量的25%~30%。
d、蛋白質攝入應少於正常人,每天每公斤體重攝入0.8~ 1.0g,嘌呤多存在於食物中的蛋白質中。
因此,在選擇蛋白質食物時,應選擇不含或少含嘌呤的食物,如牛奶、雞蛋、植物蛋白等,但要註意植物蛋白中的大豆、扁豆也含有大量嘌呤。
原則五:養成多喝水的習慣。睡前、早上起床後、運動後、出汗後、晚上洗澡後喝壹杯水。每天攝入2000~300ml的水,可以稀釋血液中尿酸的濃度,促進腎臟對尿酸的排泄。
原則六:盡量少喝酒,盡量戒酒。a .人體為了分解大量乙醇進入體內,必須消耗能量,產生大量尿酸。
b、葡萄酒中的酒精代謝使血乳酸水平升高,阻礙了腎臟對尿酸的排泄,血尿酸升高,引起急性關節炎。
C.壹般認為啤酒酒精含量低,飲用安全,卻不知啤酒中含有大量嘌呤,熱量高,容易誘發痛風。
因此,痛風急性發作期應禁酒,慢性期和間歇期應努力戒酒。如果壹定要喝,要控制酒量,慢慢喝,不要壹口氣喝完。
原則七:痛風最重要的是飲食控制,尤其是酒精,酒精含量過高容易誘發痛風~目前國際上比較有效的痛風產品都是含有肌肽的產品,比如亦舒肽!對於急性期的患者,仍然使用常規藥物,主要是秋水仙堿、非甾體抗炎藥、激素、促進尿酸排泄的藥物(如丙磺舒、舒必隆、苯溴馬隆)和抑制尿酸合成的藥物(別嘌醇)!其實主要還是以飲食控制為主,飲食清淡,少吃酒、內臟、海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