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旦氣血異常(氣虛血瘀、氣滯血瘀、氣道瘀血等現象,中醫統稱為氣血失調),必然會對五臟產生不利影響,五臟受到影響,功能減弱,導致腰膝酸軟、兩眼眩暈、脫發耳鳴、尿頻尿頻。
如果得不到及時治療,長期下去,內臟器官會受到損傷,導致病理損傷和各種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脂肪肝、慢性支氣管炎、哮喘、肺氣腫、肝炎、慢性腎臟疾病、前列腺疾病、眼病等。在中醫中,所有這些由氣血異常引起的疾病統稱為“氣血證”。
擴展知識:
慢性肝炎
中醫認為“肝藏血”,如果出現血瘀、濕熱等情況,會加重肝臟負擔,引起氣道和血管不暢,慢性肝炎;另壹方面,由於肝腎同源,慢性肝病肯定會損傷腎臟,從而進壹步加重腎氣的紊亂。
因此,治療本病應從調理氣血的源頭入手,同時滋補肝腎,幫助清熱祛濕,才能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單純針對肝臟用藥,只會導致疾病更難治愈。
慢性支氣管炎
“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腎主納氣。如果腎氣不足,不能幫助肺納氣,肺氣上行就會出現咳嗽、氣短、氣短等慢性支氣管炎癥狀。壹般這些疾病的病因都不是外因,而是氣血不當導致的腎氣不足。久病之後,氣滯血瘀更加嚴重,肝腎虧虛,癥狀更加明顯,尤其是出現咳嗽、喘不過氣來的時候。
本病的治療應以預防復發為重點,其根本措施是緩解期氣血雙治,兼顧腎氣的調節,提高機體抵抗力以減少感冒次數,進而達到治愈的目的。
慢性腎臟疾病
中醫把慢性腎功能不全等腎臟疾病歸為水腫、乏力、腰痛、血尿。病位主要在肺、脾、腎,關鍵在腎。該病的主要因素是氣滯血瘀導致三臟虛弱,不能很好地轉換氣血,久而久之必然導致腎臟生理功能障礙和壹些並發癥。
據協和醫科大學腎病醫院專家介紹,氣血雙治,養肝益腎是治療各類腎病最基本的原則。在中西醫結合治療中,服用壹些既能補氣調血,又能滋補肝腎的中藥。
如枸杞多糖LBP制劑,不僅能直接作用於腎臟,保護腎臟組織,減輕腎臟病理損害程度,改善腎臟結構,增強腎臟技能,加速人體新陳代謝,修復受損腎單位,消炎,利尿,降低尿蛋白,抗凝血,抗增殖,抗纖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