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工程質量關系到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業主切身利益。施工企業必須全面參與全過程的動態質量管理,確保每壹種材料、每壹道工序都是合格的,從而建造出滿足設計和使用功能的產品,進而完成比泰山還重要的時代賦予的使命。下面我給大家分享壹下建築工程的質量管理,以及預防通病的措施。歡迎閱讀瀏覽。
壹、施工質量管理的意義
建築工程是為人類提供生活和生產空間的特殊產品,工程質量的可靠性直接關系到人民的生命或財產安全。施工質量是工程能否完成其特殊使命的核心。
近年來,在各級政府對工程質量事故零容忍的總體要求下,各責任單位認真履行職責,規範施工管理措施得到認真落實。目前,建築工程重大質量事故幾乎絕跡。然而,壹些常見的質量缺陷嚴重影響了建築物的使用功能,導致施工方和業主之間的糾紛不斷。如何消除或減少影響使用功能的質量缺陷,已成為工程管理監理人員的迫切任務,也是工程質量持續改進和升級的根本要求。
二,“項目質量管理的方法和要素”
1,施工質量管理方法。
工作質量決定過程質量,過程質量決定成品質量。因此,高效合理的管理體系和全面嚴謹的執行態度是施工企業鑄造優質工程的橋梁。
應用全面質量管理的思想,在企業或組織最高管理者的質量方針指導下,實行全面、全過程、全員參與。質量管理的基本原則是PDCA循環,即計劃、實施、檢查和處置。項目的總體目標是所有過程壹次合格。各工序運用動態控制原理,實現施工組織設計的事前編制,過程中保證工序質量,事後對工序結果進行評估和鑒定,整改和整改。
2.影響施工質量的因素。
①人為因素,包括決策者、管理者和操作者的質量意識和活動能力;還有就是項目各方負責主體單位的資質,本質上是人的素質和能力的問題。只有合法合格的人員才能管理和生產合格的產品。
(2)技術因素,主要通過勘察設計、施工工藝、材料設備、試驗檢測等方面的組織管理。,優化技術方案,發揮技術在保證質量中的作用。在施工技術方面,主要是對擬建工程進行圖紙測量和放樣,利用質量驗收規範和相關標準圖集進行質量技術交底,對關鍵工序和難點分項工程預設質量控制點,並進行動態跟蹤檢查,確保質量控制點始終處於受控狀態。
③管理因素、組織機構、管理制度和運行機制直接影響建設項目目標的實現。對項目實施的任務和目標進行分解、承包和委托是否合理,對項目的質量目標也有重要影響。項目管理組織能有效控制各工序涉及的崗位、班組、專業分包商、材料、機械,建立三檢制度和工序模板制度,使人、料、機高效協同工作,才有可能創造出合格的成品。
(4)環境因素,如工程所在地的地質、水文、氣象等自然環境;施工現場的照明、通風、安全設施等工作環境;多單位、多專業交叉施工的組織協調等管理環境。為了順利完成項目質量目標,必須了解和掌握客觀環境。
⑤社會因素,如材料供應商和機械設備出租方的意識、建設工程交易的規範性、行業監管的理念、咨詢服務的水平、廉政建設等對工程質量有影響。
三、建築工程質量通病的危害
隨著建築工程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的不斷發展,建築工程逐漸呈現出超大體量、超高層、大跨度的特點。建築工程常見的質量缺陷有:工程樁斷裂、地下室後澆帶滲水、剪力墻收縮裂縫、高低層交接處結構裂縫、混凝土標準養護試塊強度不足、鋼筋間距偏差過大、鋼筋焊接試塊不合格、板厚正負偏差過大、剪力墻豎向偏差過大、混凝土整體表面開裂、 砌體與混凝土連接處收縮裂縫,砌體窗臺八字裂縫,抹灰空鼓開裂,穿墻板管口周圍滲水,防雷接地電阻過高。
上述問題分為兩類:
1,直接關系到基礎主體結構的使用安全,會導致生命財產損失的重大事故,必須在施工過程中予以淘汰或重建,否則依據相應的法律法規嚴禁交付使用。
2.影響工程正常使用壽命的部分不合格,必須在施工過程中淘汰或按規範進行加固糾偏,經檢驗合格後方可投入使用;直接影響業主正常使用的,必須按照《建設工程質量保修條例》進行維修。返工或加固需要額外的質量成本和時間,拆除重建是管理和投資的最大敗筆。
四、常見質量缺陷的原因及預防
下面通過幾個常見的質量問題為例進行分析。
1,地下室後澆帶滲水。
(1)圖紙,施工單位必須按合格的施工圖紙實施,準確掌握防水和附加層的質量、後澆帶的留置做法、封閉時間和技術要求。
(2)後澆帶澆築前較長時間,後澆帶內鋼筋應銹蝕排水,澆築時清除雜物,高出兩側混凝土壹個等級,振搗密實,並加強養護。屋面後澆帶澆築後14天內,不宜上車。
③商品混凝土的質量控制。包括混凝土強度、坍落度、和易性、骨料級配、含泥量、配合比、水泥品種、細度、強度、凝結時間、安定性、含堿量、出廠日期、檢驗報告、外加劑質量、水灰比等。
④後澆帶滲水的處理。在雨季,地下水會沿著混凝土的貫穿裂縫向地面或墻面滲出,影響車庫的正常使用。處理時,找到滲漏點,堵塞滲漏通道,壹般采用註膠處理。
2.標準混凝土試塊強度不足。
(1)商品混凝土質量和強度控制措施必須有效。常用的外加劑有泵送劑、減水劑、緩凝劑、早強劑、抗滲劑、防凍劑、膨脹劑等。同壹批外加劑之間以及外加劑與水泥之間必須進行相容性試驗。
(2)控制商品混凝土從攪拌、運輸到成型的時間。混凝土必須在初凝前(水泥漿開始失去塑性)入模澆築振搗,模板高度不得大於2m,以免混凝土離析。振搗的密實度決定了混凝土的澆築質量。墻柱的梁板最好不留施工縫。當墻柱和梁板強度等級不同時,應通過組織措施避免出現冷縫。
(3)混凝土養護。壹般混凝土在終凝前開始自然養護(澆水、塗膜、養護液),摻P、P.O、P.S的混凝土養護7天,摻P.F、P.P、P.C或有緩凝、抗滲要求的混凝土養護65,438+04天。在保養地板的同時,墻柱的保養是最重要的。
④針對開發商壹些不合理的進度節點要求,高層住宅主體結構每層工期約為4 ~ 5天。樓層定位放線後,接著是上部墻柱、上部模板、支撐的周轉材料。塔式起重機在卸載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振動地板。此時梁板混凝土強度剛好較低,振動會導致樓板開裂,影響混凝土強度的發展。
⑤混凝土標準養護試塊強度不足的處理。應對實心構件進行現場強度檢測,並適當增加樣品數量;當實體檢測力量仍不足時,必須邀請原設計單位進行安全審查;當審查不符合規範要求時,必須出具結構加固方案,經檢查合格後方可按方案進行加固。
3.磚石和混凝土構件之間接縫處的裂縫。
(1)砌體與梁板底之間,砌體與混凝土墻柱之間,由於材料彈性模量不同,收縮率不同。通常的做法是:砌體距離梁底170 ~ 200mm,砌體強度發展到7天左右不再收縮後,再封閉塞頭。搟面磚?;也可以在距梁底30mm處預留砌體,待砌體不再收縮後,用微膨脹砂漿填充。
(2)墻體拉毛前,在混凝土與砌體材料的接縫處貼抗裂鋼絲網,高度300 ~ 400 mm,並保證底灰抹完後鋼絲網不移位。梁底抹灰裂縫的處理是將裝飾面材料逐層清除至砌體基層,用無收縮灌漿材料(或專用高強膠)將裂縫填平至密實,然後逐層恢復裝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