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扭傷後,不要立即揉搓按摩,也不要用熱毛巾敷。冷敷用冷水或冰塊15分鐘,外用松節油或三七、雲南白藥,或蒲公英、馬齒莧等中草藥搗爛外敷換藥。很多人對腳踝扭傷無動於衷,以為“養兩天就好了”,其實不然。適當的休息是需要的,但不是治療的全部。未經正規治療的患者再次踝關節損傷的可能性是正規治療者的3 ~ 4倍。初期損傷的急性期患者,只要能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接受正規的保守治療,遵守休息、冰敷、加壓包紮、擡高患肢的原則,就能取得滿意的療效。急性期可冷敷24-48小時,每次10-20分鐘,每6小時壹次,48小時後可熱敷2-3天,促進局部組織滲出物盡快吸收,緩解疼痛。必要時腳踝可用膠帶固定制動2 ~ 3周。首先,受傷後應避免繼續負重或行走,避免疼痛的局部區域被同伴摩擦。可以用繃帶或寬膠布將患踝背屈90度後稍外翻的位置捆綁固定,限制行走,送醫院治療。癥狀較輕者,傷後可用冷水或冷毛巾外敷,擡高患肢。此時冷敷可以使血管收縮,減少局部充血,降低組織溫度,起到止血、消腫、鎮痛的作用。所以急性扭傷後要進行局部冷敷,越早越好。擡高患肢可以加快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不至於在血管損傷處造成瘀血。冷敷法:將冷水浸濕的毛巾敷在受傷部位,每3分鐘左右更換壹次,或放入裝有冰塊的塑料袋中外敷,每次20 ~ 30分鐘。夏天可以用自來水沖洗,沖洗時間壹般在4 ~ 5分鐘左右,不宜過長。如果腳踝扭傷已經超過24小時,就應該改用熱敷療法。此時熱敷可以改善血液和淋巴的循環,有利於傷口充血和滲出物的吸收。熱敷法:將浸過熱水或熱醋的毛巾放在傷口上,待毛巾無熱感後5 ~ 10分鐘後更換。65438+每天0 ~ 2次,每次熱敷30分鐘左右。關節扭傷後,要及時治療。原理是制動、消腫、活血,使受損組織得到很好的修復。關節出血過多者應在無菌技術下及時拔除,避免關節內粘連。如果韌帶斷裂或撕脫骨折影響關節穩定性,需要手術復位修復,避免反復扭傷、關節軟骨損傷和創傷性關節炎。
上一篇:妳腳上脫皮是怎麽回事?下一篇:桑葚、黑枸杞冰糖泡水止咳潤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