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2:腳掌為什麽會脫落?我該怎麽辦?剝脫也被稱為剝脫性角化松弛、汗臭和汗皰。常見於手掌、指掌、腳底。由於手掌表皮缺乏角質層的天然屏障,手掌脫皮引起的出血和疼痛不僅影響美觀,還會影響患者的社會工作和生活。同時也增加了壹些病菌和病毒(乙肝、性病等)接觸感染的機會。).除了手掌,腳趾上也會出現同樣的脫皮現象。
發病原因尚不清楚,因為常合並手汗癥,所以有人認為與出汗、舒緩有關。有人認為與人體其他部位的真菌感染有關,比如手足癬。春末夏秋季,氣溫高,濕度大,手掌就會出現這種脫皮現象。這是因為表皮的角質層和下面的表皮是分開的。起初,手掌上有壹些小白點。後來小白點逐漸擴大,形成大小不壹的水泡,表面出現壹層白色的角質層,可以像半透明的紙巾壹樣自然破裂脫落。如果不斷脫落,剩下的就是壹大片粉紅色的新生表皮,像地圖壹樣。如果不等到它自然脫落,就會出血,疼痛。除了手掌,腳趾上也會出現同樣的脫皮現象。
正常人的皮膚可分為表皮、真皮和皮下組織。最外層是表皮,分為五層,最淺的壹層叫角質層。角質層可以自然脫落。比如梳頭或撓皮膚時,經常會有白色的鱗片脫落,這就是脫落的角質。手掌上脫下來的皮膚和上面說的鱗屑壹樣,所以醫學上叫剝脫性角質松解術。這種脫皮是不影響身體健康的生理現象,患者不必有過度的精神壓力。
手掌脫屑類似於中醫的“鵝掌風”。認為其發病主要由血虛血燥、皮膚失養、燥熱所致,宜養血潤燥、祛風止癢。
治療方法治療方法手掌脫屑是季節性的,可能有自愈的趨勢。壹般不需要特殊處理。對於病情嚴重或反復發作的作者,西醫多采用鎮靜藥、抗組胺藥和抗膽堿能藥。
1,水皰期要以收斂止癢為主,可用富康傑塗膜外敷或浸泡在10%明礬溶液中。
2.在脫皮階段,用外用藥保護新長出的表皮,可以塗上膚康潔軟膏。
3.幹性角質增厚、小裂紋的患者,可塗抹“膚康美軟膏”保濕防裂。另外,註意不要撕掉沒有完全剝離的角質層,以免引起疼痛或出血。
4.病情嚴重或反復發作者,可服用六味地黃丸或六味地黃湯:熟地黃20g,山藥15g,山茱萸10g,牡丹皮10g,澤瀉10g,茯苓15g。防風15g,蒺藜30g,水煎。壹般3-5劑即可見效。
5.將維生素C註射液塗抹在患處,每天兩次,3天為壹個療程。對皮損恢復有很好的效果。
6.患者也要保持樂觀,避免精神緊張和情緒激動,盡量避免接觸堿性洗滌劑。可以預防這種疾病的發生。
2.生姜切段用白酒浸泡24小時後敷於患處,1-2次,每日壹劑,療效十分顯著。
3.維生素C註射液用於患處,每天兩次,連續3天。壹般壹兩個療程就能痊愈。
4.可服用六味地黃丸或六味地黃湯:熟地黃20g,山藥15g,山茱萸10g,牡丹皮10g,澤瀉10g,茯苓15g。防風15g,蒺藜30g,水煎。壹般情況下3劑即可見效,個別患者需要服用5劑。
5.患者也要保持樂觀,避免精神緊張和情緒激動,盡量避免接觸堿性洗滌劑。可以預防這種疾病的發生...> & gt
問題三:腳底脫皮怎麽辦?簡單版本:
通常情況下,腳氣是腳部的真菌感染,如果不及時控制,會擴散到其他部位。除治療外,主要使用抗真菌藥物,如達克寧、蘭美舒、貴州參芪、華佗軟膏等。只要堅持使用,癥狀消失後繼續使用壹周,壹般可以治愈。同時,腳要保持幹燥清潔,鞋子要透氣。
完整版:
腳氣(腳臭)是由於體內小汗腺分泌旺盛,小汗腺的分泌物在細菌和黴菌的分解下產生惡臭。出汗促進細菌容易繁殖,所以腳臭常與多汗癥有關。
自我治療的註意事項:
(1)註意清潔,保持皮膚幹燥,保持雙腳清潔,壹天洗幾次,勤換襪子。
(2)平時不宜穿運動鞋、旅遊鞋等不透氣的鞋,以免出汗過多,產生腳臭。
(3)積極排除誘發因素,如汗腳、足癬等。
(4)不要吃容易引起出汗的食物,如辣椒、生洋蔥、生大蒜等。
(5)情緒要安靜,激動容易誘發出汗,加重腳臭。
(6)外治是本病的主要方法。
自主療法:
(1)將腳放入50-60℃的熱水中數次,每次15分鐘,每天1-2次。
(2)用重物將絲瓜海綿壓平做成鞋墊,可以去除汗腳引起的腳臭。
(3)葛根15g,研成細粉,加白酒15g,加水適量,煎後洗腳,每日1次。1周後,汗腳引起的腳臭就可以去除了。
(4)洗腳時,在水中加入10-15毫升米醋,混合後泡腳約15分鐘,每天1次,連續3-5天,腳臭消失。
(5)洗腳時,在熱水中加入50g明礬,浸泡約10分鐘,可去除腳臭。
醫學上通常將腳氣分為三種:糜爛型腳氣、水泡型腳氣、角化型腳氣。
1.糜爛型:發生在第三、四趾之間,第四、五趾之間。腳趾剛開始濕的時候,泡出白色或小水泡。幹燥脫皮時,脫屑處濕漉漉的,發紅,發癢,易繼發感染。
2.水皰型:發生在腳的邊緣。開始是全壁厚的小水泡,有的可以融合成大水泡。水泡液是透明的,周圍沒有腮紅。自覺瘙癢常因搔抓後繼發感染導致丹毒、淋巴管炎。
3.角質化型:發生在腳後跟。主要表現為皮膚厚而幹,角化,脫屑,瘙癢,易皸裂。此型無水皰化膿,病程緩慢,多年不愈。
醫學上通常將腳氣分為三種:糜爛型腳氣、水泡型腳氣、角化型腳氣。
1.糜爛型:發生在第三、四趾之間,第四、五趾之間。腳趾剛開始濕的時候,泡出白色或小水泡。幹燥脫皮時,脫屑處濕漉漉的,發紅,發癢,易繼發感染。
2.水皰型:發生在腳的邊緣。開始是全壁厚的小水泡,有的可以融合成大水泡。水泡液是透明的,周圍沒有腮紅。自覺瘙癢常因搔抓後繼發感染導致丹毒、淋巴管炎。
3.角質化型:發生在腳後跟。主要表現為皮膚厚而幹,角化,脫屑,瘙癢,易皸裂。此型無水皰化膿,病程緩慢,多年不愈。
1.家庭用藥
(1)糜爛型:先用1: 5000高錳酸鉀溶液或0.1%瑞文努爾溶液浸泡,再塗龍膽紫或腳氣粉,每日2次,晾幹後再塗腳氣靈或癬藥膏,每日2次。
(2)水皰型:用熱水泡腳後塗克黴唑癬洗劑或復方水楊酸酊,每日壹次。皮膚幹燥後,塗腳氣或宣帝軟膏。
(3)角化型:復方苯甲酸軟膏可外用或與復方水楊酸醇交替使用,早晚各壹次。上藥後最好用塑料薄膜包裹藥物,使藥物浸入厚皮中,便於剝離厚皮。
(4)近年來,在床上用足光散治療各種腳氣,效果顯著。每天晚上泡腳壹次,三次有效。具體用法見說明書。
2.中藥和偏方
(1)枯礬、黃柏、五倍子、烏賊骨,任選其壹研成粉末備用。洗腳,灑在患處。適合糜爛型。
(2)苦參、白鮮皮、馬齒莧、車前草各30克,蒼術、黃柏各65438±05克,煎洗65438±0-2次,每日1次。對水皰或感染有很好的效果。
(3)鳳仙花30克,皂莢30克,花椒15克,放入半斤醋中,浸泡壹天,然後每晚浸泡...> & gt
問題4:為什麽我的鞋底會脫落?根據妳的描述,是手足癬。
腳氣(手足癬)是壹種非常常見的真菌感染性皮膚病。70-80%的成年人都有腳氣,只是嚴重程度不同。往往夏季加重,冬季減輕,有的人常年不愈。
治療建議:外用(1)糜爛型:先用1: 5000高錳酸鉀溶液或0.1%瑞芬奴溶液浸泡,然後塗龍膽紫或腳氣粉,每天兩次,晾幹後再塗腳氣或瑤姬軟膏,每天兩次。
(2)水皰型:用熱水泡腳後塗克黴唑癬洗劑或復方水楊酸酊,每日壹次。皮膚幹燥後,塗腳氣或宣帝軟膏。
(3)角化型:復方苯甲酸軟膏可外用或與復方水楊酸醇交替使用,早晚各壹次。上藥後最好用塑料薄膜包裹藥物,使藥物浸入厚皮中,便於剝離厚皮。
(4)近年來,在床上用足光散治療各種腳氣,效果顯著。每天晚上泡腳壹次,三次有效。具體用法見說明書。
(5)對於頑固性患者,可口服螺旋漿膠囊。
預防建議:腳氣是壹種傳染性皮膚病,應避免搔抓。如果不及時治療,有時會引起其他部位,如手癬、灰指甲,有時會因為癢而抓破,然後細菌感染會引起嚴重的並發癥。洗腳盆和腳巾應該分開使用,以免傳染他人。用藥的同時,患者穿的鞋襪也要消毒。可以暴曬,也可以開水燙,最好用壹塊布蘸10%福爾馬林溶液浸在鞋裏,放入塑料袋中48小時,達到殺菌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