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腎炎壹般屬於中醫“水腫”(陽水)和“血尿”的範疇。其病機,多因感外感邪氣,肺不能通,水不能通,風抑水阻,溢肌膚而致水腫;濕熱蘊膀胱,燒血絡,引起血尿;脾虛腎氣虛蛋白尿。病位肺、脾、腎,累及膀胱經和三焦。根據辨證分型,分別采用宣肺利濕、涼血止血、清熱解毒、健脾利濕、固澀固精的方法。
方壹曹錕茅根湯(鐘欣源)
來源《名醫名方錄第四輯》
包括白茅根、白花蛇舌草、益母草和車前草各30克。
功能清熱解毒,活血利濕。
適應癥:急性腎小球腎炎。
方毛傑根莖能“祛瘀散結,收寒熱,利小便”,以益母草為主,輔以車前草利小便,白花蛇舌草清熱解毒。四藥合用,甘寒味與苦味相結合,使氣機靈動,動而不傷正氣,起到清源清源,祛邪正的作用。
藥理學白茅根能解除腎血管痙攣,增加腎濾過,產生利尿作用。白花蛇舌草能刺激網狀內皮系統的增殖,促進抗體的形成,增強網織紅細胞和白細胞的吞噬能力,從而達到抗菌消炎的目的。益母草能改善腎臟微循環和細胞膜通透性,從而消除水腫和蛋白尿。車前草可以抗菌、消炎、利尿、降低血清肌酐水平。
用法:以上煎兩次,將兩次煎液濃縮至約150ml,分三次空腹服用,每日兩次,夜間1次。
房二軒匪警水印(張誌堅)
來源《名醫名方錄第四輯》
它由荊芥10克、連翹10克、僵蠶10克、蟬蛻10克、黃芪10克、防風10克、白術10克、石韋30克、生地65433組成。
具有宣肺祛風、扶正固本、清源的功效。
適應癥:急性腎炎。癥狀包括尿蛋白持續,反復感冒,咽痛,面部浮腫,舌苔薄,脈細或浮。
處方用荊芥、連翹、僵蠶、蟬蛻宣肺祛風,散結破聚,開焦驅邪,宣肺理氣,凈化水源;石韋助肺腎之精,上下相交,使水道小而方便。鐘芳於和馮憑散以益氣強身,調節免疫功能為目的;加入甘草和雞內金,調和藥物,健脾和運;地黃用於滋養腎陰和輔助夏媛。全方起到宣肺祛風、扶正祛邪、清源凈水的作用。
藥理荊芥、防風、蟬蛻對鏈球菌有抑制作用。連翹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痢疾桿菌、流感病毒、鼻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有抑制作用,還具有抗炎、利尿作用。石韋具有抗組胺作用和利尿作用。黃芪能增強免疫功能,緩解腎小球血管痙攣,增加腎血流量和濾過率。
用法:每日1劑量,第壹次煎服,第二次煎服合約400 ml,早晚兩次,飯後1小時服用。癥狀緩解,療效達到後,可隔日服1劑,或將上述劑量研成丸,早晚各服2次,飯後各服6 ~ 9克鞏固,待尿蛋白持續消失後停藥3個月。
方三疏風利水湯(鄒雲祥)
來源《中國當代名醫精粹》
它由金銀花、連翹、茯苓、玄參、石斛、六壹散(滑石6份,甘草1份,* * *研磨混合均勻)、薏苡仁12克、蘆根30克、桃仁3克、紅花3克組成。
功能疏風清熱,和絡滲利。
適應癥:急性腎炎。癥狀包括眼瞼浮腫,精神不振,口渴和脈細數。
處方中的金銀花、連翹能疏風清熱;桃仁、紅花和血瘀;薏苡仁、茯苓、六壹散、蘆根滲濕利濕;玄參、金釵石斛養陰生津。諸藥合用,能祛風清熱,和絡滲利。
藥理金銀花、連翹等清熱解毒,能提高機體免疫功能,抵抗過敏性炎癥,改善腎臟的血液循環,促進腎臟病理損傷的修復,吸收纖維蛋白。卟啉與醛固酮及其拮抗劑結構相似,其利尿和吸濕作用也與其影響體內水鹽調節機制有關。蘆根對溶血性鏈球菌有抑制作用。桃仁和紅花擴張血管,改善腎臟血液循環。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服。
方四芳華李青湯
來源《河北中醫雜誌》
包括白花蛇舌草30克、連翹15克、黃芩10克、蟬蛻10克、牛蒡20克、飛機草10克、蒼術20克、薏苡仁30克、白茅根30克、益母草30克和萆薢。
功能清熱利濕,祛風解毒。
主治:急性腎小球腎炎,濕熱證。
方中白花蛇舌草、連翹、黃芩、蟬蛻、牛蒡子清熱解毒,宣肺升氣,蓋肺主全身之氣,氣化之時,便成濕。飛機草、薏苡仁、蒼術、土茯苓有利於濕熱健脾;益母草、白茅根、牛膝活血利濕益腎;陳皮味香,健脾益氣。全方具有清熱利濕、祛風解毒、散血聚氣的功能。
藥理和藥理研究證實,白花蛇舌草等清熱解毒中藥具有清除抗原、抑制抗體、抑制免疫活性細胞產生、抑制過敏介質釋放的作用。白花蛇舌草還能刺激網狀內皮系統的增殖,增強吞噬細胞的功能。牛蒡能清除尿蛋白,抑制免疫復合物形成對腎臟的損害;益母草、牛膝等活血化瘀藥具有增加腎血流量、改善微循環、調節免疫功能、抗自由基損傷的作用。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防己麻桂素蟾白術湯
來源:河南中醫
由麻黃、桂枝、紫蘇葉10克,蟬蛻6克,白術30克,生姜3片組成。
解表利水。
主治:急性腎小球腎炎,初起風寒表證。
處方中麻黃發汗解表;桂芝調和營壘與守衛;用紫蘇葉和蟬衣的通風器;白術和生姜健脾利濕。諸藥合而為壹,* * *奏“開鬼門關,打掃屋子”,宣告成就。
藥理麻黃擴張腎血管,增加腎血流量,阻止腎小管對鈉離子的重吸收,從而起到利尿的作用。桂枝消炎抗過敏,有壹定的利尿作用。紫蘇葉和蟬蛻對鏈球菌有抑制作用。白術水煎劑和流浸膏經灌胃或靜脈註射對大鼠、家兔和犬有明顯而持久的利尿作用。
用法:水煎服,溫服,1劑量,每日2 ~ 4次。
劉放麻黃連翹赤小豆丹參湯
來源“湖北中醫雜誌”
它由麻黃4-9克,連翹8-15克,赤小豆15-25克,桑白皮9-12克,苦杏仁6-9克,生姜3-6克,益母草9-15克,大棗4-6枚,丹參9枚組成。
清熱解表,活血利濕。
主治:急性腎小球腎炎,濕熱表證。
方中麻黃宣肺、利水消腫,杏仁降肺氣;連翹清熱解毒,與桑白皮配伍,清肺利水;生姜既能幫助麻黃散濕,又能幫助杏仁降肺氣。大棗中和中和,小豆利尿,兩藥合用可逐漸恢復脾腎功能;益母草活血利尿;丹參活血化瘀。諸藥合用,起到祛風、消腫、利濕的作用。
藥理現代藥理研究證實,麻黃能增加腎血流量,利尿。連翹具有抗菌、抗炎、利尿的作用。桑白皮有利尿作用,能增加動物的尿量和鈉、鉀、氯的排泄量。益母草能改善腎臟微循環和細胞膜通透性,從而消除水腫和蛋白尿。丹參是強有力的氧自由基清除劑,還具有降血脂、降血壓、強心、抗炎、抑菌等作用。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早晚兩次口服。
方芪芪丹貓苓湯
來源《湖南中醫指南》
它由生黃芪10 ~ 30g、丹參10 ~ 20g、白茅根20 ~ 60g、土茯苓50 ~ 200g、益母草6 ~ 20g、麥芽20 ~ 40g、牛蒡6 ~ 10g、白芨6 ~ 6544組成。
功能:健脾、利尿、涼血、活血、解毒。
適應癥:急性腎小球腎炎。表證已經消除,只剩下水腫、蛋白尿和血尿(多為鏡下血尿)。
方中生黃芪、土茯苓、麥芽健脾利濕,符合“其在脾”的機理。丹參、白茅根、益母草、茜草為活血化瘀之品,加白芨活血止血不留瘀,有利於血尿的消除;牛蒡子、魚腥草具有疏風清熱、清熱解毒的作用。與活血化瘀藥配伍,可防止毒瘀慢性化。
藥理學根據最近的報道,黃芪、土茯苓、魚腥草、益母草、白前具有消除蛋白尿的作用。白茅根可解除腎小球血管痙攣,改善腎血流量,減少腎素生成,降壓利尿,降低血管通透性,減少蛋白排泄。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據說我們對土茯苓的重用源於任繼學教授的經驗。
加味方巴三仁湯
來源《中醫急癥雜誌》
由杏仁15g、豆蔻15g、薏苡仁20g、半夏15g、香附15g、通草10g、滑石15g、竹葉20g、石韋30g、白茅根30g組成。
功能行氣,消除濕熱。
適應癥:急性腎小球腎炎。
食譜中的杏仁味苦性溫,善開上焦,宣肺氣;豆蔻清香苦澀,可用於申報中焦;與半夏、厚樸同用,能苦溫化濕,恢復升中焦清濁之功;薏苡仁味甘淡,益脾利濕,能疏通下焦,配以通草、滑石、竹葉,清利濕熱;石韋味苦性涼,清肺養源,通膀胱利水道。白茅根味甘、寒,能透郁熱,向下導熱,清上清下,涼血止血。
藥理學現代藥理學證明,薏苡仁能增強體液免疫,促進抗體產生。石韋具有抗組胺作用和利尿作用。白茅根能解除腎小球血管痙攣,降低血管通透性,利尿,消除蛋白質。厚樸湯對肺炎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痢疾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通草能增加尿液中鉀離子的排泄,從而起到利尿的作用。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防舊枇杷葉湯
來源《河北中醫雜誌》
由枇杷葉15 ~ 30g、杏仁12 ~ 15g、炒梔子皮、豆豉、通草、茯苓皮20 ~ 30g、滑石25 ~ 30g、薏苡仁18 ~ 30g組成。
功能:清肺化氣,利水消腫。
適應癥:兒童急性腎小球腎炎。
方中杏仁、枇杷葉味苦,能使充血的肺氣清通,清肅,使水道通暢;梔子、豆豉能“宣其陳腐停滯”(王蒙英語),清郁熱,除濁;用茯苓、薏苡仁、滑石、通草等。,它性淡性涼,使氣化濕,溺潤腫。
藥理研究表明,枇杷葉和梔子具有抗菌消炎作用。通草能增加尿中鉀離子的排泄,利尿。卟啉具有與醛固酮及其拮抗劑相似的結構,調節體內的水鹽代謝。薏仁增強免疫力。
用法:每日1劑,分兩次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