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調節血壓的中藥
能調節血壓的中藥有283種,占1070種的26.45%。其中降血壓的有216種,占283種的76.33%。平均每4種中藥中就有3種有降壓作用。
如獨活、蒼耳子、辛夷、菊花、桑葉等。
清熱類藥物包括黃連、玄參、夏枯草、半邊蓮、野菊花、黃柏等。
大黃、商陸、大戟、芫花等。
祛濕藥包括獨活、徐長卿、茵陳、厚樸、瞿麥、萹蓄等。
附子、附子、蓽茇等。
理氣類藥物中,香附、沈香、青木香等。
調節血液的藥物有紅花、益母草、雞血藤、三七、川芎、延胡索、大薊等。
祛痰藥物包括桔梗、前胡、銀杏、杏仁。
羚羊角、鉤藤、地龍等。在平肝藥物中;
扶正藥物有生地、當歸、淫羊藿、白術、黃芪、菟絲子、杜仲等。
另外,壹些不常用的中藥,如羅布麻、臭梧桐葉、虎耳草、夏天無、豬毛菜等。,均有較好的降壓效果,應選用。
與西醫完全不同,中藥對血壓有雙相調節作用,即高血壓者可降,低血壓者可升,有33種* * *,占11.66%。如人參、鹿茸、白芍、五味子、紅景天、浙貝母、蒼術、幹姜、吳茱萸、細辛、牛黃、木香、白芥子、丹參、益母草、海藻、仙鶴草、四季青。這種適應原功能是中醫的特色。
升高血壓中藥有34種,占12.02%。如大薊、陳皮、枳殼、麻黃、阿膠、青皮、附子、紫河車、玉竹、金銀花、番瀉葉、馬兜鈴、款冬花、麝香、伸筋草等。
2.壹種調節血脂的中藥
降血脂中藥有154種,占1070種的4.3%。只有1種能升高血脂,是牡丹皮。能降低血清膽固醇的中藥有124種,如決明子、何首烏、金櫻子、澤瀉、郁金、生地、桑葉、柴胡、升麻、黃芩、黃連、萆薢、槐米、丹參、昆布、黨參、靈芝、黃精、枸杞子、女貞子等,其他不常用的中藥也有很好的降低血清膽固醇的作用
降低血清甘油三酯的中藥有84種,如西洋參、銀杏葉、冬蟲夏草、白術、甘草、骨碎補、何首烏、女貞子、沙苑子、白首烏、熟地、茶樹根、麥飯石等。
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中藥有55種,包括溶解動脈壁上的斑塊。如枸杞子、升麻、赤芍、忍冬藤、柴胡、土茯苓、重樓、徐長卿、桑寄生、蒲黃、沒藥、毛冬青、丹參、肉蓯蓉、當歸、金櫻子、穿心蓮、澤瀉、萆薢、薤白、蒺藜。
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往往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隱患。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相應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是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壹環。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中藥有20種,如銀杏葉、虎杖、棗仁、雲芝、紫蘇、冬蟲夏草、松葉、水牛角、毛五加、茶葉、絞股藍、苦丁茶、月見草等。
既能降低血清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又能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中藥有19種,如黃精、女貞子、黨參、丹參、郁金、海帶、升麻、骨碎補、甘草、水蛭、生姜等。
3.壹種調節血糖的中藥
作用於血糖的中藥有111種,占1070種的10.38%,其中降糖中藥有83種,占11種中藥的74.78%,降糖中藥占6578%。人參、地黃、知母、枸杞、天花粉、靈芝、西洋參、白芍、黃精、女貞子、山茱萸、黃連、黃芩、夏枯草、黃柏、桔梗、杏仁、牛蒡、木香、石菖蒲等83種降糖藥。血糖雙相調節的有10種,占9.0%。65,438+00種用於雙相血糖調節的中藥,包括黃芪、白術、淫羊藿、麥冬、玉竹、地骨皮、刺五加、人參葉、麻黃、土木香。升高血糖的有18種,包括黨參、石斛、何首烏、五味子、貝母、秦艽、紫蘇、淡竹葉、龍膽草、栝樓、杜仲、槐花。
對“三高”有影響的中藥
有25種中藥可以降血壓、血脂、血糖,可供臨床“三高”患者選用,如人參、白術、熟地黃、玉竹、枸杞、淫羊藿、靈芝、桑葉、石菖蒲、蒺藜、黃芩、黃連、地骨皮、澤瀉、茵陳、桔梗、昆布。
中醫講究辨證。在辨證論治方藥的基礎上,根據辨證要求,選擇藥理上已被證實有效的藥物進行加減。如氣虛者可選用人參、白術,陰虛者可選用熟地黃、玉竹、枸杞子,陽虛者可選用淫羊藿,熱盛者可選用黃芩、黃連,便秘者可選用大黃。就是要做到辨證施方,藥理選藥。
4.血糖升高的原因
1.肝病時肝糖原儲存減少。
2.急性感染、外傷、腦血管意外、燒傷、急性梗塞、劇烈疼痛等。在應激狀態下,分泌胰島素拮抗激素,如腎上腺皮質激素、腎上腺髓質素、生長激素等。增加,而胰島素分泌相對減少,使血糖升高。
饑餓和慢性疾病會降低體力,導致糖耐量受損和血糖升高。
4.壹些藥物,如糖皮質激素、噻嗪類利尿劑、速尿、女性口服避孕藥、煙酸、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均可引起壹過性高血糖。
5.壹些內分泌疾病如肢端肥大癥、皮質醇增多癥和甲狀腺機能亢進癥可引起繼發性糖尿病。
6.胰腺疾病,如胰腺炎、胰腺癌、血色病、胰腺外傷等,都會導致血糖升高。
4.如何判斷糖尿病?
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糖尿病診斷標準是:
1.患者有糖尿病癥狀,任何時間的靜脈血漿葡萄糖濃度≥11.1 mmol/L(200mg/DL)。
2.空腹靜脈血漿葡萄糖濃度≥7.0mmol/L(126mg/dl)。
3.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口服75g葡萄糖後2小時靜脈血漿葡萄糖濃度≥11.1mmol/L。
只要上述三項標準中有壹項符合標準,並在次日再次選擇上述三項標準中的任何壹項,即可診斷為糖尿病。可以看出,糖尿病的診斷並不僅僅基於血糖升高來確定。如果有血糖升高的癥狀,建議先去醫院檢查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