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般:是有害真菌感染手腳造成的皮膚損傷。它們分別被稱為手癬和足癬。手癬俗稱鵝掌風,腳氣俗稱腳氣,手足癬統稱手足癬。
疾病介紹:手癬是手掌皮膚真菌感染。如果只累及手背,出現環狀或多環狀損害,仍稱為體癬。手癬在全世界都很普遍,在中國發病率很高。手的長期浸泡和摩擦損傷以及接觸洗滌劑和溶劑是手癬感染的重要原因。患者多為中青年女性,很多人都有帶環史。
發病機制:手癬多來源於抓撓足癬、股癬、頭癬的直接接觸感染或手背甲癬、體癬的傳播。紅色毛癬菌是手癬的主要致病菌,占55.6%,其次是石膏毛癬菌,占22.7%。白色念珠菌也會造成和手癬壹樣的傷害。
臨床癥狀:有兩種類型:水皰鱗屑型,發病多為單壹病例。首先是從手掌的某個部位開始,特別是食指和無名指的掌面、側面和根部。它從壹個針頭大小的水泡開始,水泡壁厚而有光澤,內含清澈的液體。水皰聚集或成群散開,自覺癢。幹燥後,水皰脫落並逐漸向四周擴散,形成環狀或多環狀損傷,邊緣清晰。有時水皰可以繼發於感染而形成膿皰。
角化增厚型:患者有多年病史,常累及雙手,無明顯水皰或環狀脫屑,手掌表面彌漫性紅腫增厚,皮紋加深,皮膚粗糙,幹燥脫屑,冬季易皸裂,深裂出血,疼痛難忍,影響活動,促進手掌角化增厚的因素除皮膚癬菌外,還有長期搔抓。
診斷:從手掌某壹部位開始,慢慢擴展,最終累及大部分、全部甚至雙手掌。損害是紅斑、水皰、鱗屑和角質化增厚。診斷應考慮為手癬,真菌檢查陽性即可確診。
手癬的診斷要點
1.皮疹發生在手指側、屈曲、指間、手掌和掌緣。皮疹通常局限於壹側。
2.夏季常發生或加重,冬季好轉。
3.皮疹可分為三種類型:水皰型、鱗屑型和糜爛型。每壹種類型可以相互轉化,也可以同時存在,但某壹種類型的表現往往在某壹時刻占主導地位。
(1)水皰型:皮疹為較深的小水皰,散在或群集,破裂或吸收後有少量鱗屑。自覺瘙癢明顯,常因搔抓或用針挑水泡而繼發感染。
(2)鱗屑型:表現為角化過度、幹燥、粗糙、脫屑、基底發紅。不止壹只手出現,兩只手都可以參與。自覺癢,冬天經常皸裂疼痛。
(3)糜爛型:多在指間。局部表皮濕潤、浸濕、發白,自覺瘙癢。表皮受損後,露出潮紅、爛面,此時感覺癢、灼痛。繼發感染常由抓撓引起。
4.病程緩慢,壹般多年不愈。
5.可直接鏡檢或真菌培養檢查作進壹步診斷。
輔助檢查:刮去鱗屑,挑出皰液加10%koH鏡檢,可見分離的菌絲。而角化增厚型手癬直接鏡檢陽性率低,需要反復檢查。取鱗片或水泡液接種於謝赫瓊脂上,保溫培養,2周內有菌落生長。根據菌落形態和顯微特征,可以對菌株進行鑒定。
最新療法:
克雷霜
作用:克蕾霜具有長期消炎、抗過敏、止癢的作用。該透皮促進劑能增加角質層的水合作用,消除局部炎癥引起的發熱、紅腫。可溶性角蛋白,增加蛋白質。防止皮膚角質化,增加皮膚滲透性和柔軟度。
適應癥:銀屑病(牛皮癬)、扁平苔蘚、神經性皮炎、接觸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濕疹、皮膚瘙癢、手癬(足癬)、病毒性皰疹、痤瘡、各種頑癬。
用戶:
1,銀屑病(牛皮癬)。
2、扁平苔蘚。
3.神經性皮炎和接觸性皮炎。
4.脂溢性皮炎和濕疹。
5、手癬(鵝掌風)腳癬,斷手斷腳。
如何使用:
外用,每日2-3次塗於患處,3-4天療效顯著後改為每日1次,直至痊愈。治療頑固性皮膚患者時,每日兩次,連續用藥5天,停藥5天,停用2天,以此類推。兩周為壹個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