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感風寒-麻黃、桂枝、荊芥、防風、紫蘇葉、羌活、白芷、
2、外感風熱——桑葉、菊花、薄荷、蟬蛻、牡荊、
3、溫病——(魏奮)或熱毒、金銀花、連翹、牛蒡、板藍根、
4.熱入營血——生地黃、牡丹皮、玄參、赤芍、
5、火毒——川連、黃柏、黃芩、支子、
6.少陽證——柴胡,黃芩,
7.陽明氣證-石膏,知母,花粉,
8.腑陽明證——大黃、芒硝、元明粉,
第二,所有的頭痛
1,外感風熱——菊花、荊條、薄荷、蟬蛻、
2、外感風寒——羌活、荊芥、白芷、槁本、細辛、
3.鼻竇炎引起的頭痛-蒼耳子,厚樸,薄荷,白芷,
4、燥濕頭痛——藿香、蒼術、防風、羌活、
5、肝熱頭痛——龍膽草、夏枯草、枝子、黃芩、
6、肝陽上亢——石決明、決明子、鉤藤、菊花、
7、化痰頭痛——川芎、細辛、南星、陳皮、茯苓、半夏、枳實、甘草、
8、少陽頭痛——(偏頭痛)柴胡、黃芩、玉竹、
9、太陽頭痛——(後頭痛)川芎、麻黃、羌活、獨活、
10、少陰頭痛——(額頭疼痛)升麻、石膏、白芷、葛根,(此“少陰”應為“陽明”)
11,太陰頭痛-蒼術,半夏,天南星,
12,少陰頭痛-麻黃、附子、阿莎麗、
13、厥陰頭痛——(頭痛)人參、吳茱萸、槁本、生姜、大棗、
14、氣虛頭痛——黃芪、人參、炒白術、升麻、
15、血虛頭痛——當歸、熟地黃、炒白芍、川芎、何首烏、雞血藤、
16、陰虛頭痛-玄參、山茱萸、白芍、枸杞子、玉竹、女貞子、生地、
17、陽虛頭痛——鹿茸、鹿角膠、附子、肉桂、肉蓯蓉、巴戟天、淫羊藿、
18,頑固頭痛——全蠍,白姜蠶,獨角蓮,蜈蚣,
第三,頭暈
1、外感眩暈——川芎、天麻、半夏、羌活、枳殼、茯苓、甘草。姜,
2.內傷眩暈-人參、當歸、茯苓、大棗、菊花、天麻、橙子、
3、肝風動——菊花、鉤藤、天麻、地龍、薄荷、
4、肝陽上亢——珍珠母、赭石、石決明、龍骨、牡蠣、
5、肝熱頭暈——夏枯草、菊花、龍膽草、決明子、
6、氣虛眩暈——黃芪、黨參、升麻、人參、
7、血虛頭暈——當歸、熟地黃、何首烏、白芍、
8.腎陽虛頭暈-鹿茸、紫河車、鎖陽、淫羊藿、仙茅,
9.氣滯眩暈-木香、丁香、砂仁、陳皮、茯苓、炒白術、
10、痰濕眩暈——半夏、陳皮、茯苓、白術、
第四,喉嚨痛
1,外感風熱王不留行,蟬蛻,薄荷,玄參,竹葉,
2、肺氣——射幹、桔梗、麥冬、
3、肺胃熱——山豆根、牛黃、馬勃、海、花粉、
4、熱毒——金銀花、連翹、板藍根、樹枝、
5,失音——通海,貝母,冬花,
第五,舌頭疼。
1,心胃火滿——川蓮、支子、石膏、黃芩、木通、竹葉、鄧鑫。
2、肺胃陰虛——生地黃、玄參、石膏、玉竹、沙參、麥冬、
3、虛火——玄參、生地黃配肉桂、
4、陽明腑實——大黃、芒硝、元明粉、
第六,味道
1,幹渴花粉,葛根,蘆根,沙參,
2、苦味——龍膽草、茵陳蒿、樹枝。
3、甘口川蓮、黃芩、樹枝、石膏、佩蘭、茯苓、竹葉、
4、口臭——炒黃芩、川楝子、木通、連翹、川楝子、沈香、砂仁、蒲川、檳榔、
七、牙痛
1,牙痛-當歸、生地、牡丹皮、升麻、川芎、防風、荊芥、石膏、
2.胃火牙痛-升麻、川連、生地、當歸、丹皮、石膏、大黃、芒硝、甘草。
3、風火牙痛-羌活、防風、槁本、白芷、川芎、薄荷、阿莎麗、生地、
4.昆蟲牙痛-玄參、生地、川芎、花椒、阿莎麗、白芷、烏梅、薄荷。
5、陰虛牙痛——熟地黃、石膏、麥冬、牛膝、知母、
6.蛀牙-蘆薈、胡黃連、樹枝、牛蒡、柴胡、桔梗、川軍、玄參、薄荷、
八、鼻部疾病
1,鼻涕-石膏,玉米,厚樸,麻黃,赤芍,桔梗。
2、流鼻涕和臭鼻子——蒼耳、白芷、黃芩、膽草、知母、牛筋草。
3.渾濁的鼻涕——蒼耳、廣玉蘭、白芷、薄荷,都香。
4、黃鼻——黃芩、枝子、金銀花、魚腥草、蒼耳、廣玉蘭、知母。
5.鼻衄-石膏、白茅根、側柏葉、茜草、牛膝、生地。
6.內生鼻瘡——黃芩、麥冬、炙桑白皮、全蠍、連翹、赤芍、桔梗、荊芥、薄荷、甘草。
九、耳疾
1、腎虛耳鳴——熟地黃、山藥、山茱萸、茯苓、澤瀉、牡丹皮、磁石、五味子、
2、肝火耳鳴——龍膽、澤瀉、牛膝、黃芩。
3.突發性耳聾-知母、生石膏、柴胡、香附、路路通、甘草,
4、化膿耳-金銀花、連翹、枝子、柴胡、黃芩、防風、荊芥、當歸尾、白芍、
5.耳內生肉——當歸、川芎、炒白芍、target、柴胡、牡丹皮、黃芩、川芎、牛蒡子、石膏、甘草。
6、耳底瘡——金銀花、連翹、薄荷、桔梗、蒲公英、菊花、路路通。
7.初-熟地黃、生地黃、天冬、麥冬、玄參、郁金、澤瀉、甘草,
十、眼疾
1.熱淚盈眶-肉蓯蓉、熟地黃、山藥、菊花、牡丹皮、澤瀉,
2.黑花-磁石、菟絲子、遠誌、神曲、石斛、肉蓯蓉、熟地黃、
3.肝氣-龍膽草、枝子、黃芩、夏枯草、秦皮、
4.風熱目-花夢、曹靜、決明子、木賊、蟬、青葙子、菊花、
5.肝腎不足-熟地黃、女貞子、枸杞子、露比、白芍、黑豆,
6.瞳孔散大——山茱萸、五味子、知母、菟絲子、枸杞、
7.瞳孔收縮-玄參、牡丹皮、
8.白內障-菟絲子、五味子、谷精草、
9、只能仰望的東西——(腎陽虛)酒當歸、黃芩、熟地黃、麥冬、五味子、人參、柴胡、枳殼、枸杞、
10,只能看到以下的東西——夜來香,石決明,蟬蛻,當歸,木賊,
11,肝虛木瓜-柴胡、白芍、熟地、茯苓、菊花、阿莎麗、防風、甘草,
12、眼睛不能遠視——(氣虛血亮)生地、麥冬、枳殼、菊花、
13、眼睛不能近視——(血虛氣亮)人參、遠誌、菖蒲、茯苓、
14,根據顏色不同——人參、黃芪、黃荊子、黃柏、白芍、葛根、升麻、炙甘草、
15、暈-熟地黃、菟絲子、車前子、枸杞子、菊花、
胸脅疼痛
1,氣滯疼痛-薤白、尖孢鐮刀菌、枳殼、桔梗、橘葉、烏藥、木香、
2、淤血疼痛——丹參、乳香、沒藥、桃仁、紅花、五靈脂、蒲黃、
3、化痰止疼——白芥子、瓜子、半夏、陳皮、枳實、
4、陽虛寒凝痛——桂枝、肉桂、制川烏、附子、
5、脅痛——(左痛)柴胡、陳皮、川芎、茯苓、枳殼、木香、甘草、香附、(右痛)桔梗、陳皮、枳殼、郁金、
十二、嘔吐打嗝
1、胃寒-半夏、陳皮、丁香、柿蒂、砂仁、高良姜、幹姜、吳茱萸、
2、胃熱——竹茹、批枇杷葉、樹枝、赭石、
3.痰濕——半夏、陳皮、生姜、茯苓、
4、食用——山楂、萊貝子、炒麥芽、炒谷芽、神曲、
5、壹般嘔吐——廣藿香、半夏、陳皮、秦雲、蒲川、枳實、伏龍肝、甘草、生姜、
6、壹般呃逆——旋覆花、赭石、半夏、黨參、陳皮、砂仁、甘草、生姜、
十三、腹痛和上腹痛
1,寒痛幹姜,高良姜,吳茱萸,附子,肉桂,烏藥,茴香,
2、熱痛——川黃連、支子、黃柏、川楝子、
3.虛痛——黃芪、黨參、炒白術、炙甘草、
4、寒積止痛——附子配大黃,幹姜配大黃,
5、氣滯疼痛——木香、厚樸、枳殼、枳實、砂仁、香附、烏藥、沈香、檀香、
6.瘀血疼痛-元胡、五靈脂、沒藥、丹參、蒲黃、
7、蟲痛——烏梅、君子、檳榔、川椒、
8、吃痛——山楂、萊菔子、炒麥芽、炒神曲、雞內金、
十四、消化異常
1,食欲不振-砂仁,木香,焦三仙,
2、消化不良——炒麥芽、炒扁豆、雞內金、五谷蟲、焦山楂、神曲、木香、
3、脹滿腹脹——丁香、木香、沈香、砂仁、檳榔、青皮、陳皮、醜、
4、吞酸-川黃連配吳茱萸,烏賊骨配浙貝母,煆瓦楞子,
5.吵吵鬧鬧——川連、支子、白芍、神曲、陳皮、秦雲、白術、
6.噪音不足——當歸、白芍、川連、人參、白術、秦雲、神曲、甘草。
十五、腰痛
1、腎虛腰痛——杜仲、續斷曲黴菌、桑寄生、狗脊、牛膝、巴戟天、
2.氣滯腰痛——當歸、關桂、胡璇、杜仲、茴香、木香、
3、風濕性腰痛-獨活、羌活、防風、桑寄生、狗脊、木瓜、豨薟草、威靈仙,
4、寒濕腰痛幹姜、白術、細辛、附子、肉桂、
5、瘀血外傷——乳香、沒藥、川牛膝、三七、桃仁、紅花,
十六、四肢關節疼痛
1、風濕痹痛-羌活、防風、阿莎麗、木瓜、威靈仙、海桐皮、秦皮、
2.冷痛-制川烏、制草烏、附子和桂枝,
3、經絡阻滯痛——雞血藤、絡石藤、青風藤、威靈仙、地龍、
十七、誘變劑
1,黃姜,
2、上肢——烤桑白皮、桂枝、羌活、
3、下肢——牛膝、木瓜、
4.膝關節-牛膝,松關節,
十八、四肢疼痛、關節腫脹
1,濕於表——白術、白術、羌活、防風、川芎、獨活、桂枝、
2、濕房——白術、蒼術、秦雲、澤瀉、陳皮、半夏、神曲、炙甘草。
3、濕地板——玉米、杏仁、桑葚、槁本、荊芥、橙子、半夏、秦雲。
4、濕中下——白術、蒼術、防風、防己、羌活、澤瀉、玉米、牛膝。
十九、失眠
1,有罪炒棗仁,柏子仁,何首烏。,合歡花,合歡皮。
2、不安——龍骨、龍牙、遠誌、茯苓、牡蠣、磁鐵、琥珀。
3、痰瘀——遠誌、菖蒲、半夏、茯苓。
4、火熱擾心——川黃連、梔子、竹葉、木通、燈芯。
5、心腎不交——肉桂配川楝子、遠誌。
6、用腦過渡——沈復、地黃、遠誌、炒棗仁、當歸、元肉、珍珠母。
二十、心悸
1,心氣不足——人參,黨參,黃芪,炙甘草,
2、心血不足——(陰)酸棗仁、柏子仁、當歸、何首烏、阿膠、麥冬、五味子、
3.心陽虛-桂枝,肉桂,附子,
4.痰濕-半夏、茯苓、遠誌、
二十壹、自汗、盜汗
1、氣陽虛-人參、黃芪、炒白術、附子、五味子、李牧、炙甘草、
2、血陰不足——地黃、黃柏、知母、白芍、當歸、麥冬、龜甲、
3.大量出汗-白芍、生地、黃芪、當歸、川芎、五味子、酸棗仁,
4、發汗於各經——防風、炙黃芪、焦炙、肉桂、酒白芍、附子、酸棗仁,
5、常用止汗藥——浮小麥、麻黃根、五味子、山茱萸、煆牡蠣、烏梅、
二十二、水腫
1,皮膚水-冬瓜皮,大腹皮,桑白皮,五加皮,茯苓,白茅根,車前子,玉米須,
2.內熱水腫-澤瀉、車前草、滑石、茯苓、
3、水腫氣滯——大腹皮、陳皮、檳榔、
4、水腫表證——麻黃、浮萍、紫蘇葉、
5、水腫血瘀——紫莖澤蘭、益母草、琥珀、白茅根、
6、氣虛水腫——黃芪、炒白術、茯苓、
7.陽虛水腫-肉桂,桂枝,附子,
二十三、咳嗽
1、感冒咳嗽——麻黃、紫蘇、杏仁、紫苑、
2、風熱咳嗽——桑葉、菊花、桔梗、批枇杷葉、
3、寒痰咳嗽——半夏、陳皮、冬花、幹姜、細辛、旋覆花、
4、熱痰咳嗽——瓜蔞、瓜蔞、天竺黃、桑白皮、貝母、
5、幹咳——沙參、麥冬、天冬、貝母、百部、
6.肺虛久咳——訶子、炙粟殼、烏梅、五味子、人參、
7.化痰平喘——白芥子、紫蘇子、萊菔子、葶藶子、杏仁、冬花、
24.腹瀉
1、水樣腹瀉——白術、白術、茯苓、車前子、澤瀉、滑石、
2、寒瀉——燉生姜、幹姜、吳茱萸、
3.濕熱——黃連、黃芩、秦皮、黃柏、
4、脾虛——白術、炒山藥、炒肉蓯蓉、炒扁豆、黨參、
5、脾腎陽虛——補骨脂、豆蔻、五味子、幹姜、肉桂、
6、吃食物——炒神曲、焦山楂、來福子、雞內金、
7.久瀉滑下——赤石脂、玉蛇顆粒、燉訶子、燉肉、烤小米殼、烏梅、
25、便秘
1,熱結-大黃,芒硝,硫酸鈉,蘆薈,
2、冷結巴豆、硫磺、
3、天津Ku——玄參、麥冬、生地、
4.血虛——當歸、熟地黃、何首烏、
5、氣秘——枳實、枳殼、厚樸、檳榔、
6、虛秘——火麻仁、歐李籽、桃仁、杏仁、側柏葉籽、松子籽、鎖陽、肉蓯蓉、
7、老年人習慣便秘——肉蓯蓉、番瀉葉、萊菔子、厚樸、
8.頑固性便秘-熟地黃、當歸、川芎、白芍、枳殼、火麻仁、杏仁、厚樸、大黃、柴胡、甘草,
二十六、淋證
1
2.濕熱淋-豬苓、滑石、車前草、木通、淡竹葉、
3.血雨-大薊、白茅根、琥珀、生地、蒲黃、藕節、滑石、車前子、
4.石林-金錢草、海金沙、雞內金、錦葵科、琥珀、滑石、
5.藥膏-草果、石韋、黃柏、石菖蒲、車前子、蒼術、蓮子心、茯苓、滑石,
6.老林-黨參、黃芪、白術、山藥、茯苓、熟地、女貞子、知母、黃柏、金櫻子。
7.齊林沈香、石韋、滑石、赤芍、瞿麥、冬葵子、烏藥、柴胡、當歸、
二十七、遺尿和多尿
1,腎虛遺尿——桑螵蛸、桑螵蛸、當歸、桑寄生、白芍、龍骨、人參、
2.氣滯遺尿-黃芪、黨參、當歸、升麻、山茱萸、桑螵蛸、益智仁,
3、腎陽虛多尿——菟絲子、肉蓯蓉、附子、桑螵蛸、五味子、李牧、
4、腎氣不攝——桑螵蛸、龜板、龍骨、遠誌、菖蒲、人參、
二十八遺精
1、心腎不交——知母、黃柏、熟地黃、山藥、山茱萸、茯苓、澤瀉、金櫻子、龍骨、牡丹皮、
2、腎虛則固——蓮須、五味子、芡實、金櫻子、山茱萸、山藥、生地、
3.濕熱下註-蒼術、黃柏、萆薢、滑石、茯苓、澤瀉、車前子、蓮子心和甘草。
4.心脾損傷-黨參、黃芪、炒白術、茯苓、遠誌、木香、金櫻子、芡實、酸棗仁、當歸。
二十九痛經
1、血瘀——川芎、當歸尾、赤芍、紅花、桃仁、丹參、
2.氣滯-香附、木香、烏藥、沈香、延胡索、厚樸、
3.虛寒-吳茱萸、當歸、川芎、白芍、黨參、桂枝、阿膠、艾葉、巴戟天、熟地、
4.濕熱下註-茴香、幹姜、元胡、沒藥、當歸、川芎、肉桂、白術、茯苓、蒲黃、五靈脂、
5、肝腎不足——當歸、白芍、山茱萸、巴戟天、阿膠、山藥、甘草、
6.氣血兩虛-黨參、黃芪、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香附、艾葉、砂仁,
三十,拿下來
1、脾虛(白帶)-白術、蒼術、黨參、山藥、白芍、陳皮、柴胡、車前子、
2.腎虛(白帶)-菟絲子、黃芪、桑螵蛸、附子、補骨脂、
3.濕熱(黃帶)-當歸、白芍、柴胡、茯苓、白術、茵陳、梔子、車前子、甘草、
4、寒濕——蒼術、白術、炒山藥、茴香、巴戟天、
5、處女白帶-二弟、牡丹皮、女貞子、皂角、香椿根皮、續斷、桑寄生、菟絲子、香附、
6.常用止帶藥——芡實、海螵蛸、銀杏、香椿根皮、煆龍骨,
三十壹、產前疾病
1,邪抗-砂仁、炒白術、陳皮、香附、烏藥、木香、生姜、
2.細胞毒性-當歸、炒白芍、川芎、茯苓、炒白術、元胡、桑寄生、
3、炒白術、生姜皮、大肚皮、茯苓皮、陳皮、
4.咳嗽百合、紫苑、桔梗、麥冬、炒桑白皮、竹茄、
五
6.鉤藤、桑寄生、人參、茯苓、當歸、石菖蒲、菊花、桔梗,
7.紫琳-生地、木通、甘草、竹葉、玄參、麥冬、黃芩、黃枝,
8.伍茲-人參、黃芪、麥冬、當歸、陳皮、花粉、
9.胎傷腹痛——人參、黃芪、獨檀、續斷、砂仁、
10、突發腰痛出血——黃芪、當歸、地榆、杜仲、續斷、膠珠、木炭、白術、黃芩、
三十二、胎動不安
1,氣滯-蘇梗,砂仁,
2、血虛——阿膠珠、地黃、
3.脾虛——炒白術、黨參、
4、積熱——黃陵,
5、腎虛——續斷、桑寄生、菟絲子、杜仲、
三十三、產後缺乳
1,氣血虛弱-人參,黃芪,當歸,麥冬,通草,桔梗,豬蹄,
2、肝郁氣滯型——泡甲珠、王不留行、通草、青皮、柴胡、當歸、白芍、川芎、生地、
產後腹痛
1、血虛——當歸、熟地黃、阿膠、人參、山藥、續斷、麥冬、肉桂、甘草、
2.血瘀——當歸、川芎、桃仁、炮姜、益母草、乳香、炙甘草、黃酒。
三十五、產後出汗
1、氣虛汗出——黃芪、白術、防風、防風、熟地、菜花、麻黃、浮小麥、
2.陰虛盜汗-人參、麥冬、黃芪、白術、防風、山茱萸、五味子、煆桑葚。
三十六,惡露不盡
1、氣虛-人參、黃芪、白術、鹿膠、艾葉、陳皮、升麻、柴胡、大棗、
2.血熱-熟地黃、白芍、生地、山藥、續斷、阿膠、鏈格孢、海螵蛸,
3.血瘀——當歸、川芎、桃仁、炮姜、牡丹皮、益母草、
三十七產後發燒
1.感染病原體-金銀花、蒲公英、紫花地丁、蒲黃、五靈脂、牡丹皮、赤芍、魚腥草、益母草,
2.血瘀——當歸、川芎、桃仁、炮姜、丹參、牡丹皮、益母草、炙甘草、
3.外源性因素——柴胡、黃芩、黨參、半夏、甘草、生姜大棗、
4.血虛——八珍湯減川芎加黃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