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佗是東漢末年三國初期的名醫,2008年被曹操殺死。當時連年戰亂,瘟疫流行,人民生活水深火熱,他刻苦學習,學識淵博,精通內外醫學、婦科和兒科等醫術,尤其擅長麻醉,為醫療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歷史告訴我們,他已經100多歲了,仍然有壹張強壯的臉和非常健康的身體。他的弟子烏普和樊阿都活到了100歲。那麽華佗的養生之道是什麽呢?給妳介紹壹下吧,希望對妳有用!
第壹個公式
華佗是東漢末年三國初期的名醫,2008年被曹操殺死。當時連年戰亂,瘟疫流行,人民生活水深火熱,他刻苦學習,學識淵博,精通內外醫學、婦科和兒科等醫術,尤其擅長麻醉,為醫療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歷史告訴我們,他已經100多歲了,仍然有壹張強壯的臉和非常健康的身體。他的弟子烏普和樊阿都活到了100歲。那麽華佗的養生之道是什麽呢?給妳介紹壹下吧,希望對妳有用!
第壹個公式
華佗健康10食品種類
喜歡大白菜
大白菜,普通菜,老人,最愛。國畫大師齊白石先生有壹幅專門畫白菜的畫,被譽為“菜中之王”,稱贊“百菜不如白菜”。
老人常說:“吃半年白菜,大夫享清閑。”大白菜含有礦物質、維生素、蛋白質、粗纖維、胡蘿蔔素、分解致癌物的亞硝胺糖苷酶。從藥用功效上看,大白菜有養胃益腸、解酒通便、降血脂、清熱防癌等七大功效。
冬天永遠不要離開蘿蔔
長壽老人冬天沒有胡蘿蔔吃不下飯。他們說:“冬天吃蘿蔔,夏天吃姜,壹年四季平安健康。”“揚州八怪”之壹的鄭板橋曾寫過壹副對聯:“菜、蘿蔔、糙米、砂鍋、天水菊花茶。”“蘿蔔即茶”是鄭老先生的養生之道。
蘿蔔是不折不扣的老年人保健食品。中醫認為可以消積化滯、消食化滯、治痰咳失音、治吐血、鼻衄、止渴止痢、消頭痛、利小便。生食可解渴、清火、化痰平喘、助消化。蒸的食物可以幫助消化和健脾,並有滋補作用。
胡蘿蔔
胡蘿蔔也是老年人的最愛。
胡蘿蔔富含維生素A和胡蘿蔔素。研究表明,胡蘿蔔可以提供抵抗心臟病、中風、高血壓和動脈硬化所需的各種營養。
胡蘿蔔素只有溶於油中才能被人體吸收。因此,有經驗的老人經常將胡蘿蔔切片或油炸,使胡蘿蔔素的保存率達到79%以上。切片和肉壹起燉,胡蘿蔔素的保存率高達95%。
胡蘿蔔還能促進大腦中的物質交換,增強記憶力。讀書學習前吃壹盤炒胡蘿蔔絲,有利於鞏固記憶。
喝粥
飲食習慣看長壽老人都喜歡喝粥。著名經濟學家馬寅初和他的夫人張都是百歲老人,都特別喜歡喝粥。
每天早上,將50克燕麥片加入250克開水中,沖泡兩分鐘,制成粥。每天,從不停止。
小米是最好的補品
老人最喜歡小米,把它當成最好的滋補品。體弱多病的老人經常用小米滋補身體。小米益五臟,厚胃,養津液,強筋骨。
清代壹位名醫說:“粟是最養人的。煮米粥時的米油比參雞湯好。”可見,長壽老人喜歡吃米飯是有道理的。
玉米是主食
玉米是長壽老人的主食。美國醫學協會做了壹個普查,發現美國的土著印第安人沒有壹個有高血壓和動脈硬化。他們過去常吃老玉米。
醫學家發現,老玉米含有大量的卵磷脂、亞油酸、谷物酒精和維生素E,因此不易患高血壓和動脈硬化。
每天壹公斤牛奶
喝牛奶是長壽老人的普遍習慣,尤其是住在城市的壽星。
據說美國有25000名百歲老人,其中80%是女性,飲食習慣壹般是喝牛奶。百歲壽星貝南每天喝兩杯牛奶,有時更多,所以當她100歲時,她仍然沒有骨質疏松的跡象。
每天吃壹個雞蛋。
每天吃壹個雞蛋已經成為長壽老人的普遍習慣。
著名經濟學家陳漢生博士根據營養學的安排,每天在飲食上堅持“三個壹”:“早上吃壹個雞蛋,晚上喝壹杯牛奶,中間吃壹個大蘋果。”他壹日三餐吃素,少吃肉,飲食安排科學,吃得健康。
更喜歡紅薯
吃紅薯是長壽老人的壹大愛好。
據醫學家介紹,紅薯有五大功效:1。它補血補中,營養豐富;2.寬腸通氣,促進排便;3.益氣金聖,增強免疫力;4.含有抗癌物質,可防癌抗癌;5.抗衰老,預防動脈硬化。
醫生說,紅薯含有大量的粘蛋白,因此可以防止肝腎結締組織萎縮,增強人體免疫力。還具有清除活性氧的作用,避免活性氧誘發癌癥。因為紅薯含有較多的鈣和鎂,可以防治骨質疏松。
豆腐,人人愛吃。
老年人普遍喜歡吃豆腐。他們說:“魚生火,肉生痰,白菜豆腐保平安。”《生活情趣飲食譜》說:“隨處可造,貧富易聚。請廣大素食者咨詢。也可以吃肉。冬月凍者嘗美優。”
豆腐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和異黃酮。豆腐具有益氣補虛,降低血鉛濃度,保護肝臟,促進新陳代謝的作用。經常吃豆腐有益於健康和智力發展。老年人常吃豆腐,對動脈硬化、骨質疏松有很好的治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