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後,精於制藥技術、熟悉藥材功效的康伯清離開了工作的藥店,開始在家自制各種中藥,如芪珍丹、黑虎丹、眼貼、萬英錠、小膏藥等。
那時候他白天制毒,晚上背著包在街上走來走去。康伯清明白,自己自制的藥很難和大城市大藥店的藥競爭,但因為這些藥確實有療效,所以在廣大農村,尤其是偏遠山區有著廣闊的市場。於是,他經常去遠近的鄉鎮為農村村民服務,有時還會到外地的小商販那裏賣藥。這些做法受到缺醫少藥的農村居民的普遍歡迎。那時候農村生活差,人們飲食差,容易上火。康伯清制作的黑虎丸具有瀉熱、清腸胃的功效,對消食化滯非常有效,深受村民喜愛。他瞎做的另壹種中藥——芪珍丹,主要用於治療小兒急性發熱、驚風、抽搐、便秘,往往有奇效,村民也很信任。
由於這些藥物價格便宜,服用方便,療效顯著,很快就打開了市場,有了壹些名氣。康伯清信心滿滿,決心研發新藥,走出壹條自己獨創的路。1921年,他用賣藥積攢的資金在崇文門南門買了壹套房產,自己開了德壽堂藥店。康伯清聘請了經驗豐富的老中醫吳宏喜做藥房的醫生。在吳宏喜的協助下,成功研制出康氏秘制牛黃解毒丸、牛黃清心丸等清熱解毒、祛風止痛的良藥。因為藥丸是用蜂蜜調制,蠟皮密封,所以可以藏很久。
德壽堂生產銷售牛黃解毒丸後,患者踴躍購買。由於藥物療效顯著,患者相互介紹,牛黃解毒丸頓時名聲大噪。
德壽堂創立的時候,只是壹個經營丸、散、丸的小藥店,租了四間房研磨。依靠暢銷的牛黃解毒丸積累資金後,藥店進入快速發展期。
1928年,康伯清在華師東街買了10多的房子,開了德壽堂東。原來開在南小石口的藥店改成了總號。壹般號延伸到鋪面兩邊,* * *有20多家店鋪。
德壽堂除了在北京銷售的牛黃解毒丸等部分藥品外,主要銷往外地和廣大農村。在山東、山西、河南、陜西、四川等地設有代理機構,通過批發商將藥品發往上海、天津、xi、廣州、成都、長春、沈陽等大城市。由於需求量大,客戶先匯款下單,德壽堂會發貨。雙方都很講究信譽。10年間,德壽堂成為北京地區實力雄厚的著名藥店。
康伯清主張創新進取,摒棄保守主義,善於汲取各家之長,開創自己的新路。他認為,人的壹生都要進行發明和創新,所有成功的新藥都是在古方的基礎上,同時進行改進和完善。當時,德壽堂根據史靜中藥商會制定的1000多個配方,創新研發了200多種藥丸,除了康氏秘制的牛黃解毒丸,還有牛黃清心丸、舒肝丸、化蟲散、毛傑丸、西陵丸、小兒止咳丸等,也很受患者歡迎。
為了維護德壽堂的聲譽,康伯清對藥品的質量要求非常嚴格,選料非常講究。任何不合格的材料寧願丟棄也不要使用。比如黃芩多選自熱河承德,大黃購自西寧,雄黃多為蘇雄黃,山藥必須河南修枝。附在藥丸上壹起出售的藥方,詳細說明了什麽病要溶解,什麽病要咀嚼吞服,什麽病要煎服,什麽病要外敷患處等。,以使藥物發揮最佳療效,消除用藥不當帶來的副作用。
1937“七七事變”後,日軍占領華北,交通閉塞,物價飛漲,德壽堂也遭受重創。藥店原材料極度匱乏,藥品產銷量銳減。
直到1949北平解放,德壽堂的命運才出現轉機。此後,德壽堂將牛黃解毒丸秘方上交國家,專配成藥和湯劑,繼續為解除人們的病痛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