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事實,才能解決動力問題;
強烈的感覺,為了解決動力問題;
深入分析:為了找到解決辦法;
持續行動:為了產生實際效果。
缺少以上四個環節中的任何壹個,改變都難以發生。
例如,這樣壹個案例:
忙碌了壹天,小紅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家,買菜,做飯,洗碗,陪孩子做作業。最後孩子睡著了,已經來不及了。她想在業余時間——更不用說時間——給自己充電,甚至失去了精力。想想白天被老板罵,為什麽報告有那麽多錯誤,辛酸頓時湧上心頭:“唉,每天都忙,大大小小的事情壹大堆。什麽時候才是盡頭?”
正如妳所看到的,使用“行為改變的四個階段”分析,小紅已經精疲力盡了,因為:
只有“忙”的感覺不真實;只有日復壹日的行動,卻沒有對這些行動的“深入分析”。
行為難改,原因不言而喻。
(A)記錄“時間日誌”
將“行為改變四階段”應用於時間管理的壹個重要方法是“時間日誌”。
記錄時間日誌有三個步驟:
時間日誌3第壹步:記錄。
妳什麽時候想起來的?當我們覺得效率低、忙的時候,就是記錄的時候。
還記得多久嗎?不到三天,就能通過大數據發現問題出在哪裏。
錄音原理是什麽?不要按時間段寫工作內容,要按工作內容寫時間。也就是說,當行為切換發生時,它被記錄下來。比如八點到九點寫總結,臨時通知去開會,行為發生了變化,這壹刻應該記錄下來。
有什麽好的方法推薦嗎?用Excel表格就行了,3欄時間,任務名稱,花費時間。有壹個小竅門,鼠標點擊單元格並使用快捷鍵“CTRL+SHIFT+;”當前時間會自動顯示在單元格中,非常方便。
時間日誌3第二步:統計分析,找出改進方案。
分析時間日誌的大數據,找到效率低下的真正原因。
有三個原則:
確定目標。比如每天的待辦事項,決定最重要的目標,無論如何都要完成,先避開瑣碎的事情。
保持警惕。想象另壹個自己,作為此刻的旁觀者,客觀的看待自己,不管有沒有被打擾,繼續專註。
隨時糾正錯誤。萬壹目標分離造成幹擾,利用自己的感知及時糾正偏差。
時間日誌3第三步:糾正行為。
蕭薔老師在課堂上給出了三個真實案例:
a)新任務不斷被打斷時,處理最重要的,有明確的目標。
b)當工作中有很多臨時性的幹擾時,對時間日誌中的大數據進行分析,找到工作中不容易被幹擾的時間段,在這個時間段內從事重要的工作。
最重要的是妳找到的方法壹定是最適合妳的。
c)壹件重要的事情花了太多時間,影響了其他事情,怎麽辦?
兩種方法。
首先是設置任務的終止時間。如果到時間還做不完,先做點別的,再回來做。想想我們以前的考試,都是先易後難。當我們回來解決難題時,我們有時會有新的收獲,不是嗎?
二是和別人討論這個事情。不要壹個人,依靠團隊的力量,多聽聽別人的意見,避免走進死胡同。
(2)記錄時間日誌的註意事項
1.不要太支離破碎
先記錄下重要時間階段的細節,比如白天工作。起床、刷牙、洗臉、吃飯等流程。,除非妳想提高“淩晨階段”的效率,妳可以在時間日誌裏用“起床洗漱出門”來代替。
2.不要太粗暴
對應第壹條,重要階段要詳細。比如我在做PPT,有急事要處理。當然,我得記錄下來。
總之,切換動作的時候,把時間、時長、事情都記錄清楚。
3.不要按時間段記錄
時間日誌,重在動作切換。比如在8:00-9:00,9:00-10:00的模式下,如果會議從8:00持續到9:30,會不會太累太麻煩?
4.如果我忘記了呢?
實在想不起來,記下時間黑洞,不要空。
根據經驗,遇到以下四種現象時,可以重點學習相應的方法。
1.做了很多超出職責範圍的事情。
問題:缺乏授權
應對:猴子法則
今天下班的時候重要的事情還沒做完。
問題:未能優先考慮重要的事情。
回應:三只青蛙
3.每天處理電話、電子郵件或外出超過5次。
問題:經常外出。
應對:使用場景列表進行批處理
4.我為別人做了很多事情。
問題:不好意思拒絕。
應對:優雅拒絕的三個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