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頸椎旋轉60° ~ 80°,左右屈曲分別為45°。有些中老年人做頸部運動時,超出這個範圍左右旋轉頭部,力度也很大。這種過度的動作有時容易導致小關節骨刺或椎體邊緣的骨折,會導致局部損傷和出血疼痛。由於人體的自然修復反應,會導致新骨刺的生長,進壹步加重頸椎的退變和變形。此外,過度旋轉容易使椎動脈扭曲,導致腦部供血減少,從而出現頭痛、頭暈、惡心、嘔吐等癥狀。
2.防止“折疊”損傷?
中老年人的頸椎有不同程度的退變和增生,有的還有頸椎間盤突出或頸椎管狹窄,使椎管內行走的神經空間非常狹窄。如果頸部突然過度後伸,容易造成椎管內類似擠壓性損傷的神經“折疊”,加重頸椎病的病情。生物力學研究表明,後彎角度為24°時頸部椎間孔較大,可有效緩解神經受壓。建議頸椎保持在24 ~ 30之間。每次運動都需要慢慢向後拉伸頭部,或者雙手放在頭上,做壹個向後拉伸的動作,也有利於鍛煉頸部肌肉。不要突然搖頭或後仰。
3、防止過度勞累
?中醫認為所有的疾病都是從過度勞累開始的。反復過度運動弊大於利,有時甚至會導致運動損傷。壹些老年人在做頸部運動時,將本應分幾次鍛煉的幾個動作長時間集中起來,不僅容易導致頸部肌肉勞損,還會加重頭暈、頸痛、手臂麻木等癥狀。正確的做法是,每組每次做15~20次,每次運動時間約為10~15分鐘,每天可做2~3次,動作輕柔平穩,就像太極拳運動壹樣。
4、防止熱身不充分
頸部運動前做熱身或熱身運動,可以激活肌肉纖維張力,改善壓力,更好地協調肌肉運動。它的做法是:用熱力搓手,然後揉捏按摩或輕拍局部皮膚。如果按摩頸椎、肩井穴、夾脊穴等。,還會疏通經絡,改善血液循環。運動要循序漸進,放松身心,融入自然。運動後,不妨重復以上壹些技巧,讓緊張的肌肉運動慢慢減弱放松。
?中醫認為,風是白病之長。如果運動後頸部出汗,毛細血管擴張,壹旦風邪侵入,就會引起肌肉、靜脈攣縮、瘀血,誘發或加重頸椎病癥狀。特別是夏秋季頸部運動後,要防止出汗,不宜立即進入空調房,也不宜立即用自來水沖洗頸部降溫或用冷水毛巾擦洗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