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點是“立即打斷,轉移註意力”。記住,強迫是優秀的人的特點,妳不應該放棄這種天賦。
第三點,“無視癥狀,學會陪伴”,就是要講道理,要純粹,要學會坦然面對壹切可能的情況,無論是好是壞,接受他,相信命運。
1.遺傳因素
所有研究壹致認為強迫癥與遺傳關系密切,具有明顯的家族聚集性。強迫癥患者壹級親屬患病率高,是壹般人群的4倍;同卵雙生子共病率為65% ~ 85%,異卵雙生子共病率為15% ~ 45%。
2.心理社會因素
在強迫癥的發生中,社會心理因素不可忽視,這些因素影響著強迫癥癥狀的產生和維持,主要包括心理素質因素、負性情緒、生活事件和家庭因素。
3.生化因素
各種神經遞質的失衡可能是導致強迫癥的重要原因,包括5-HT、NE、DA、谷氨酸等。研究表明,5-HT再攝取抑制劑類抗抑郁藥對強迫癥癥狀有特殊療效,提示強迫癥存在5-HT系統異常。
強迫癥的癥狀可以概括為強迫性思維和強迫性行為。強迫思維可分為強迫觀念、強迫情緒和強迫意圖。有各種各樣的內容,比如反復疑惑門窗是否關好,碰臟東西會不會生病,為什麽太陽東升西落,站在陽臺上有跳下來的沖動。強迫行為往往是為了緩解強迫思維帶來的焦慮而不得不采取的行動。患者知道不合理,但不得不做。比如患者對門窗是否關好有疑問,會反復檢查門窗,確保安全。遇到臟東西怕生病的患者會反復洗手,以保持清潔。
采取壹種自然的態度:當妳有強迫思維的時候,不要用相反的想法去抗爭或中和,而是帶著焦慮去做自己該做的事情。
參加集體活動和文體活動,從事更有理想、更有趣的工作,培養生活中的興趣愛好,建立新的興奮點,抑制病理性的興奮點。
重視心理健康,努力學習積極應對各種壓力的方法和技巧,增強自信心,不回避困難,培養敢於吃苦和挫折的心理素質,這是預防的關鍵。
能正常吃飯。合適的食物有菠菜、香蕉、雞蛋、燕麥、深海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