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拿宋慶齡來說吧!壹個星期天,宋慶齡壹家吃完早飯,準備去拜訪父親的壹個朋友宋耀如。蕭慶齡聽了這話,高興得跳了三尺高。她最喜歡去那個叔叔家。叔叔在家裏養鴿子真漂亮。那個大叔還說要給她壹個!蕭慶齡正要和父親出門時,突然想到要教好朋友小珍學做花籃,於是停下了腳步。蕭慶齡把這件事告訴了父親。她爸爸和她姐姐都讓慶玲明天教小珍做花籃,但慶玲說今天什麽都教她。父親聽了非常高興,並告訴其他孩子向慶齡學習。父親去朋友家,把這件事告訴了朋友,叔叔很高興。他還讓父親帶回兩只鴿子,作為對蕭慶齡的獎勵。
宋慶齡的故事告訴我們壹個道理:承諾壹件事,壹千塊錢永遠不變;壹言既出,駟馬難追。不僅宋慶齡,孔勝東也是壹個說話算數的人。
1986,共青團浙江省委向全省團員發出倡議書,為社會風氣的根本好轉貢獻力量。年輕的時候,孔勝東就想著用自己修自行車的技術為群眾做點事。於是,他馬上行動起來,每周六晚7點到10,在他家門口掛上“* * *青年團誌願修自行車”。他修車從來不收壹分錢。車主著急,車壹時難修,就把車借給別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