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淋巴結炎?
淋巴結炎繼發於其他化膿性感染病變,由致病菌沿淋巴管侵入淋巴結所致。該病的主要病原體是化膿性細菌,主要病原體是鏈球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當人體意外受傷或繼發其他化膿性感染時,化膿性細菌沿淋巴管侵入局部淋巴結,可引起急性炎癥性病變。主要病理變化為淋巴結充血、水腫、滲出,淋巴和細菌凝固。
因為淋巴是特定區域聚集的淋巴結,某壹部位的原發感染只能引起某壹部位的淋巴結炎。因此,這種疾病多發生在頸部、腋窩和腹股溝。淋巴結感染後可引起淋巴結炎和粘連,可發展為膿腫,形成淋巴結炎。
淋巴結炎有什麽癥狀?
淋巴結炎可分為急性和慢性淋巴結炎。淋巴結炎的癥狀如下。
1,急性淋巴結炎:常繼發於其他化膿性傳染病。淋巴結迅速腫脹和觸痛。如果患者抵抗力強,可以沒有全身癥狀,不需要治療就可以自愈。嚴重者局部紅腫熱痛,伴有寒戰、發熱、頭痛等癥狀,可通過及時抗菌消炎治療消除,但有時炎癥引起的組織增生可留下小硬結。如果炎癥得不到及時控制,擴散到淋巴結,相互粘連,嚴重時可形成膿腫。如果不及時治療,會引起敗血癥。
2、慢性淋巴結炎:局部淋巴結病最初是在常見部位,如頜下、頦下、頸深淋巴結腫大,壓痛,周邊清晰,無粘連。當病情繼續發展時,淋巴結炎癥擴散到周圍組織,淋巴結觸診不活動,疼痛加重,進壹步發展為腺蜂窩織炎。慢性淋巴結炎有反復脹氣史,2-3個淋巴結,硬度中等,活動,壓痛。
淋巴結呢?
淋巴結炎怎麽辦?淋巴結炎的治療,常用的治療方法有壹般治療、西醫治療、中醫治療等。治療淋巴結炎的方法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1,壹般療法:註意休息,清淡飲食,積極處理原發病竈。
2、西醫治療:可以先用青黴素、鏈黴素等廣譜抗生素。對青黴素、鏈黴素過敏者,可用紅黴素或甲硝唑(甲硝唑)。
3.局部治療
(1)浮腫期可外用莢蓉膏或花都散膏。膿腫形成後,應切開排膿,也可將鐵箍散軟膏和化毒散軟膏混合均勻外敷。
(2)斷後可將毒藥用甲字撚開,換朱砂紗布。如膿毒已竭,可用甘膏外敷,促進其閉合。
4、中醫治療
(1)風熱痰毒型淋巴結炎
癥狀:腫塊發生於頜頸部,伴有惡寒發熱、頭痛、咽痛、口幹。苔蘚薄白或薄黃,有浮脈。
治療:疏風清熱,化痰消腫。
處方:牛蒡吉傑湯:牛蒡16g,薄荷12g,金銀花16g,連翹13g,夏枯草12g,荊芥12g,玄參12g,浙貝母12g。如果很熱可以加黃芩、梔子、板藍根,便秘會變黃。
(2)肝郁痰火型淋巴結炎
癥狀:腫塊發生在腋下,伴有發熱、頭痛、胸痛、口苦、咽幹。舌紅,苔黃,脈細。
治法:清肝解郁,化痰散結。
處方:柴胡清肝湯。柴胡12g、川楝子12g、黃芩12g、生地16g、延胡索12g、牛蒡子12g、瓜蔞12g、浙貝母65438。如果肝火很旺,小便短赤,便秘可增加黃、龍膽草、車前子的數量。
(3)溫積型淋巴結炎
癥狀:腫塊發生於腹股溝,全身發熱,急肢停跳,小便黃熱。苔黃膩,脈浮。
治療:清熱解毒,利濕消腫。
方藥:五參湯合草薙阻尼湯。紫花地丁12g、蒲公英12g、金銀花16g、黃柏12g、車前草12g、生薏苡仁16g、川牛膝12g、浙貝母12g。
(4)熱盛引起的化膿性淋巴結炎。
癥狀:局部皮膚紅腫有光澤,發熱疼痛,腫塊變軟,有波動感。全身發熱,口幹,舌紅,苔黃,脈滑。
治療:清熱排膿。
處方:根據不同部位,加入皂角12g,炙鱉甲12g,瓜蔞16g。
5.單方驗方
(1)鮮菊花葉適量,紅糖少許,搗碎外敷患處。壹天換2次。
(2)藤黃50克,放入瓶中,加75%酒精300毫升,蓋緊,搖勻,用棉球蘸液敷患處,3-4次。未化膿時使用。
淋巴結炎吃什麽快?
患淋巴結炎,要註意飲食清淡,多吃清熱解毒的食物,如馬齒莧、菊花、綠豆、馬蹄、馬齒莧、蘆根等。,有助於清除體內毒素,促進康復。淋巴結炎吃什麽快?這裏介紹三種適合淋巴結炎患者的食療藥物。
1,馬齒莧菊花綠豆粥
組成:鮮馬齒莧100克,菊花15克,綠豆50克,粳米150克。
用法:綠豆泡半天,馬齒莧洗凈切碎,菊花焙幹研成粉。綠豆半熟後,馬齒莧、粳米用文火煮成粥,再與菊花同煮。壹天吃兩次。
功能:清熱解毒,利濕。
適應癥:急性淋巴管炎,下肢傷口處有壹條或多條絲狀紅線,質硬而觸痛。
2.馬蹄粥
組成:馬蹄100克,粳米100克。
用法:荸薺去皮切片,與洗凈的粳米放入鍋中,加水文火煮粥,每日兩次服用。
功效:清熱生津。
適應癥:急性淋巴管炎。
3、馬齒莧蘆根飲料
成分:鮮馬齒莧1000克,鮮蘆根1000克。
用法:將藥洗凈,果汁代茶,每次100 ml,每日2-3次。
功效:清熱解毒。
主治:急性淋巴管炎,下肢腫脹壓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