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後1、1 ~ 2周
此時骨折部位淤血腫脹,經絡不通,氣血不通。這個階段要註意活血化瘀,行氣散結。患者骨折部位疼痛,食欲下降,胃腸功能減退。因此,飲食應以清淡開胃、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為主,如蔬菜、雞蛋、豆制品、水果、魚湯、瘦肉等。,而且烹調要以蒸、燉為主,避免煎、燉,以及酸、辣、熱、油膩的食物。至於大豆骨頭湯,屬於脂肪滋補的範疇,含脂肪較多,不易消化吸收,有誘發大便幹燥的嫌疑,最好不要吃。在這個階段,妳可以選擇以下的食療和藥膳。
(1)三七當歸肉鴿湯
三七10g,當歸10g,肉鴿1g,姜、花椒、鹽適量備用。將藥材壹起放入砂鍋中燉至熟,湯和肉壹起吃,每天1次,共7~10天。
(2)五七大棗湯
制何首烏20克,黃芪15克,紅棗10枚,母雞200克。將黃芪和制首烏洗凈,用紗布袋密封。大棗清洗幹凈(去核)。將母雞雞洗凈,切成小塊,壹起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燉2小時,取出藥袋調味,按需飲用。
(3)補精膏
牛骨髓120克,炒核桃仁杏仁糊,山藥250克。將核桃仁、杏仁糊、山藥倒入糊中,加入500克煉蜜,與牛骨髓混合均勻,用砂鍋熬湯,裝瓶保存。用開水送服,空腹食用。
(4)靈芝貽貝肉
靈芝20克,蚌肉250克,冰糖60克。先將貽貝去殼取肉,用清水洗凈備用。將靈芝放入砂鍋加水煎煮約1小時,去渣取汁,蚌肉煮至肉熟,加冰糖溶化,每周2 ~ 3劑,喝湯吃肉。
(5)鹿角膠粥
鹿角膠10g,大米10g,姜3片,蔥少許。先淘米,熬粥。煮沸後,加入茸膠、姜末和蔥花,煮至粥稠。
2.骨折後2 ~ 4周
此時,患者在身心上已經適應了骨折後的情況,骨折帶來的疼痛也有所減輕,大部分淤血和腫脹消失,食欲和胃腸功能也有所恢復。飲食應由清淡轉為適當的高營養,以滿足骨痂生長的需要。初期飲食中可加入骨頭湯、田七燉雞、魚、動物肝臟等,補充更多的維生素A、D、鈣和蛋白質。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如青椒、西紅柿、蘿蔔等,促進骨痂生長和傷口愈合。在這個階段,妳可以選擇以下的食療和藥膳。
(1)烏雞加脾湯
烏雞100克,五加皮15克,巴戟天10克,杜仲20克。烏雞肉洗凈,切塊。將刺五加皮、巴戟天、杜仲洗凈切塊,壹起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的水,用武火煮沸,再文火煎熬2小時,調味即可食用。
(2)天麻老鴨湯
野鴨1只(約750克),何首烏20克,天麻10克。先將天麻、何首烏切片用沙袋包好,將老鴨肉切塊,放入有水的鍋中煮熟。煮熟後,取出藥袋,用蔥、姜、鹽、酒調味,可當菜常吃。
(3)肉蓯蓉羊肉湯
凈羊肉200克,肉蓯蓉12克,續斷12克,醬、姜、鹽適量。將洗凈的羊肉切塊(煮的時候鍋裏暫時不放調料),放入5g綠豆煮15min,然後將綠豆和水壹起倒入,去除腥味。加水、肉蓯蓉、續斷和調料,小火煨至肉熟透。喝湯吃肉。
(4)貴氣蒸雞
1母雞,當歸20克,炙黃芪60克,調料適量。用布包好龜苓膏,將母雞去毛去雜,洗凈,放入沸水鍋中泡透,撈出,用冷水沖洗,瀝幹水分,將龜苓膏放入雞肚中,鍋內放蔥、姜、雞湯、黃酒、花椒,用濕棉紙封好壺口,放入籠中蒸兩小時左右,取出(如將雞放入鍋中用文火煨)取出紙巾、蔥、姜、黃芪等。,並加入味精和鹽調味。
3.骨折後超過5周
此時骨折處腫脹基本吸收,骨痂已經開始生長,從骨痂向骨組織轉化。患者飯量很大,飲食上也沒有太多禁忌。他們可以吃富含鈣、磷和鐵等礦物質的食物。在這個階段,妳可以選擇以下的食療和藥膳。
(1)枸杞桃仁雞
嫩雞肉500克,枸杞90克,核桃仁150克,調料適量。將雞洗凈,切丁,加鹽、黃酒、味精、胡椒粉、雞蛋清、水粉,拌勻上漿。此外,鹽,味精,糖,胡椒,雞湯,香油,水粉混合成醬備用。當豬油在鍋中煮至五成熟時,加入核桃仁,用溫火炒透,然後倒入枸杞,翻炒片刻,瀝幹油。當鍋內豬油煮至五成熟時,將雞丁放入鍋內快速攤開,即可上桌。鍋內剩油,放入蔥、姜、蒜,略炒,然後放入雞丁,再將醬汁倒入快炒,再放入核桃仁、枸杞,炒勻即可食用。
(2)枸杞粥
枸杞20克,粳米50克,糖適量。將枸杞和粳米放入砂鍋中,加水800毫升,小火煨至米開花,湯濃油,再小火煨5分鐘,加糖。每天早晚溫服,可長期食用。
(3)養精生肌酒
生地黃120克、熟地黃120克、天冬100克、枸杞子100克、牛膝80克、何首烏120克、人參30克、黃酒2000毫升。將藥材切成薄片,放入小瓦罐中,用黃酒浸泡15天。三天搖壹次,早晚各壹次,每次劑量10 ~ 20ml。
(4)茴香腰花湯
1對豬腎,撕去膜皮,壹段切兩片,壓在案板上,用刀去掉臊腺,在豬腎內層切幾條直刀痕,再切成薄片,清水浸泡5分鐘。將豬肉湯煮沸,加入茴香、洋蔥和生姜,加入腰花煮3分鐘,加入鹽、胡椒和蔥花,即可食用。
4.如何快速治療骨折?
(1)重置
使移位的骨折段恢復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解剖關系,重建骨的支架功能。它是治療骨折的第壹步,也是骨折固定和功能鍛煉的基礎。早期正確的復位是骨折愈合順利進行的必要條件。主要方法有手法復位和手術復位。
(2)固定
骨折愈合的關鍵是保持骨折復位後的位置,使其在良好的對位下牢固愈合。常見的固定方法有夾板固定、石膏繃帶固定、支架固定、內外固定器等。
(3)功能鍛煉
在不影響固定的情況下,盡快恢復患肢的活動。早期合理的功能鍛煉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消除腫脹,減少肌肉萎縮,保持肌肉力量,防止骨質疏松和關節僵硬,促進骨折愈合,是恢復患肢功能的重要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