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皮肌炎:熱毒熾盛證
主要癥狀:起病急,病情進展快,高熱或不規則發熱,皮膚出現大片鮮紅色水腫斑或紫紅色斑點,觸之有灼熱感,多在面部及上胸背部,肌肉關節疼痛無力,伴有口幹口苦,心悸易怒,小便短赤,大便秘結,舌紅,苔黃,脈滑。
治療:清熱解毒,清營涼血。
(1)清瘟敗毒飲(“疫疹壹增益”)
[成分]水牛角180 ~ 240g、石膏180 ~ 240g(先炒)、小數點18 ~ 30g、黃連12 ~ 18g、知母、桔梗、連翹、梔子、玄參。每日1劑量,水煎服。
【功能】清熱解毒,涼血瀉火。
【加減應用】肌肉關節痛較重者,加秦艽、葛根、徐長卿,祛風通絡,消腫止痛;如果高燒不退,加羚羊角粉1g服用;幹咳、呼吸困難者,加杏仁、象殼;口幹舌燥者加麥冬;尿紅者,加豬苓。
(2)大圓飲(瘟疫)
[成分]檳榔12g、厚樸9g、草果9g、知母9g、白芍9g、黃芩9g、甘草6g。每日1劑量,水煎服。
【功能】祛穢、去濁、解毒。
[臨床報告]崔用此方配合西藥治療皮肌炎,療效良好。處方:檳榔12g,香附、草果、知母、白芍、黃芩、青蒿、秦艽各10g,甘草6g,藿香、茵陳、生地、花粉、白花蛇舌草各15g,大腹皮20g。(新疆中醫藥,2003年5月)
(3)防風童生散(玄冥倫方)
[組成]防風、川芎、連翹、當歸、白芍、薄荷葉、麻黃、芒硝、大黃各6g,黃芩、石膏、桔梗各12g,滑石20g,白術、梔子、荊芥各3g,甘草10g。每日1劑量,水煎服。
【功能】疏風解表,清熱通便。
【加減應用】對皮損明顯、赤熱者,加金銀花、魚皮革;肌肉腫痛明顯者加蒼術、黃柏、水牛角;有皮下結節者,加桑枝、蛇蛻、幹地龍。
【臨床報告】劉雪華等用此方治療對稱性近端肌無力,疼痛伴壓痛,眶周紫紅色水腫斑塊,頭、頸、胸乃至全身皮膚出現紅色斑丘疹或紫色斑點,多處瘙癢,關節乏力,頭暈目眩,目赤口幹口苦,便秘舌紅,苔薄黃,脈數。(山東中醫雜誌,1995,9)
皮肌炎的中醫治療:濕熱蘊蒸證
主要癥狀:體熱低,紅斑暗,皮膚腫痛,四肢無力,胸滿,口粘,口幹。口渴少,大便不暢,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膩,脈滑。
治療:清熱祛濕,疏通經絡。
三妙散(丹溪心法)
[組成]蒼術18g,黃柏12g,川牛膝6g。每日1劑量,水煎服。
【功能】清熱燥濕。
【臨床報告】崔星治療該型皮肌炎,常用:蒼術10g、黃柏10g、牛膝15g、金銀花10g、黃連6g、茵陳30g、薏苡仁30g、茯苓15g、秦艽65438。(《中國全科醫學》,2002年8月)
皮肌炎的中醫治療:氣陰兩虛
主要癥狀:肌肉酸痛無力,面黃肌瘦,氣短懶動,食欲不振,眼瞼水腫紅斑。低熱,咽痛,大量出汗,便秘,尿赤,苔薄黃,舌絳,脈數。
治療:益氣養陰。
青蒿鱉甲湯(溫病論)
[組成]青蒿6g,鱉甲15g,生地12g,知母6g,牡丹皮9g。每日1劑量,水煎服。
【功能】養陰透熱
【加減應用】久病後關節變形、活動受限者,宜加續斷、淫羊藿、穿山甲;加入人參、天冬、麥冬、苦參、酸棗仁,用於心悸、出汗、生脈;肝脾腫大、肝功能異常者,加靈芝、茵陳;如尿中有蛋白質,則加琥珀、通草、萹蓄、車前子。胃脘痛者加陳皮、青木香、神曲。
[臨床報道]劉雪華等用此方治療肝腎陰虛型皮肌炎,癥見肌肉無力,酸脹壓痛,腰膝酸軟,頭暈耳鳴,脫發,吞咽困難,納差消瘦,舌紅少苔,脈數。(山東中醫雜誌,1995,9)
中醫治療皮肌炎:寒濕凝滯證
主要癥狀:起病緩慢,病情逐漸發展,無發熱,皮膚出現暗紅色斑塊,幹燥並有少量脫屑,兩上眼瞼出現紫紅色水腫斑塊,全身肌肉關節疼痛,乏力,擡臂下蹲困難,手腳浮腫,舌淡,苔白,脈緩。
治療:祛風散寒,祛濕健脾。
黃芪桂枝五物湯(金匱要略)
[組成]黃芪9、芍藥9、桂枝9、生姜9、大棗4。每日1劑量,水煎服。
【功能】溫經通絡,活血止痛。
【臨床報告】①茶余明常加當歸、雞血藤、牛膝養血活血通絡;阿莎麗治療陽氣不足型皮肌炎。(遼寧中醫雜誌,2000,1) ②陳波用黃芪桂枝五物湯加潑尼松治療重癥皮肌炎3例。(現代中醫,1998,3)
中醫治療皮肌炎:心脾兩虛型
主要癥狀:病程遷延,皮膚紅斑消退或微紅,四肢肌肉萎縮,乏力,心悸氣短,動則氣短,納差,腹脹,便溏,舌淡,脈細。
治療:健脾養心,益氣補血。
歸脾湯(寄生方)
[組成]黃芪12g、人參6g、白術9g、茯苓9g、當歸9g、酸棗仁12g、遠誌6g、當歸10g、木香6g、甘草3g。每日1劑量,水煎服。
【功能】補氣血,健脾養心
【加減應用】面部紅斑持續,加雞冠花、喜樹花、槐花涼血、化瘀消斑;低熱者,加青蒿、地骨皮、鱉甲,以解虛熱。
【臨床報告】崔星治療該型皮肌炎時,常用:黃芪30g,黨參15g,白術15g,茯苓15g,當歸10g,丹參30g,獨活10g,桂枝10g,當歸65430g。(《中國全科醫學》,2002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