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與耳尖穴治療肩周炎
取穴:我們取手上兩個穴位,直接0.3寸,然後稍微擰壹下,留針半小時,每天壹次。五次之後,妳會發現這個癥狀沒有了。
按壓:手陽明經筋紮肩,其分支垂於肩胛骨周圍,夾住脊柱。第二個穴位是手陽明大腸經的行穴,可以激活經絡之氣,對經絡筋的疾病有很好的療效。
2.調口穴治療肩周炎
取穴:用26號3~4寸毫針刺入穴口,針尖刺入山體。上火後應用撚轉瀉法(強刺激),使針感輻射至肩部,針感腫痛,停留15分鐘即愈。
3、陽陵泉穴治療肩周炎。
取穴:陽陵泉穴,進針2寸,提插撚轉,強刺激,同時患者可活動患肢。10分鐘後,他突然感到肩部放松,提、外展功能恢復正常。
肩周炎用什麽穴位比較好?
4、鐘平穴位治療肩周炎。
取穴:左鐘平穴。患者取坐位,局部常規消毒,用3寸28號毫針,1針,進行直刺法。患者感覺針閃到大腳趾,疼痛立即減輕,使患肢擡至65,438+070,外展達70,65,438+09,965,438+0。8月份跟進,
5、肩頸中段穴位治療。
取穴:“頸中”位於天頂穴外斜角下方1寸,即胸鎖乳突肌鎖骨後緣,其深部為臂叢神經所在處。患者取坐位,頭後仰至健側,取患側“頸中”穴,用1.5寸32號毫針常規消毒,針約1寸,不能過深。針灸要註意避免神經損傷。
肩周炎的治療原則
肩周炎的治療原則是根據肩周炎的不同時期或不同癥狀的嚴重程度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肩周炎的治療應以保守治療和壹定的運動維持為主。肩周炎如果診斷及時,治療得當,可以盡快恢復運動功能。
肩周炎的癥狀
1,肩膀疼
起初肩部呈現陣發性疼痛,多為慢性發作。後來疼痛逐漸加重或隱隱作痛,或刀痛,且呈持續性。氣候變化或疲勞後,疼痛往往會加劇。疼痛可以擴散到頸部和上肢(尤其是肘部)。當肩部被意外碰撞或牽拉時,往往會引起撕裂樣的疼痛。肩痛是這種疾病的主要特征。如果是寒冷引起的,對氣候變化特別敏感。
2.肩關節活動受限
肩關節各個方向的活動都可以受到限制,尤其是外展、提拉、內旋和外旋。隨著病情的進展,由於長期廢用引起的關節囊和肩部周圍軟組織粘連,肌力逐漸下降,喙肱韌帶固定在縮短的內旋位,限制了肩關節各個方向的主動和被動活動,尤其是梳頭、穿衣、洗臉、叉腰等動作。嚴重者肘關節功能也會受到影響,屈曲。
3、怕冷
患者肩部怕冷,很多患者常年用棉墊包裹肩部。即使是夏天,他們也不敢吹肩膀。
4.柔軟
多數患者肩關節周圍可觸及明顯壓痛點,壓痛點多在肱二頭肌長頭腱溝、肩峰降囊、喙突、岡上肌附著點。
5、肌肉痙攣和萎縮
肩部周圍的肌肉,如三角肌、岡上肌等,早期可能出現痙攣,後期出現廢用性肌萎縮,肩峰突出,擡起不方便,無法後伸等典型癥狀,此時疼痛癥狀會減輕。
緩解肩周炎的方法
通用方法推薦
緩解肩周炎的方法有很多。除了大家熟悉的吊腕、冷凍、洗澡、熱敷、墊肩等方法外,其他的生活招數如後拉、屈肘、投擲、“大鵬展翅”、頭枕手、背後蹲、爬墻等,對幫助緩解肩周炎癥狀也有積極的作用。要註意使用方法的技巧,避免盲目使用誤區。
其他治療註意事項
緩解肩周炎除了生活技巧和方法外,還需要借助口服消炎止痛藥物、痛點局部封閉等藥物治療。要求避免上肢創傷後長期過度活動、姿勢不良、肩部固定時間過長,對肩部急性挫傷、勞損進行科學規範的治療,對中老年人進行局部鍛煉,積極治療頸椎病、心肺膽道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