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分為
1,細菌性肝炎
2.中毒性肝炎
3.病毒性肝炎分為甲、乙、丙、丁、戊、庚,但常見於前五種。
建議:
1,去醫院分類說清楚。常見的肝炎有甲型、乙型和丙型。
2.如果是乙肝或者丙肝,就要檢查傳染性,這也是肝炎的活動性。
乙肝的話,建議查乙肝壹半,查乙肝DNA。
3.治療和飲食如下:
(1)為什麽家庭情感支持對肝病的恢復至關重要?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元素,是每個人心靈和情感的歸宿。當壹個家庭成員生病時,他應該首先通知其他家庭成員。尤其是肝病患者,他(她)可能會因為傳染病而與同事、朋友疏遠。這時候所有的情緒都會寄托在家人身上,而家人對患者的態度會直接影響患者的情緒,甚至壹個家人的壹言壹行都會讓患者敏感。如果家屬此時沒有很好地把握自己的情緒,在知道患者的病情後會悲觀、絕望、哭鬧,使患者對治療失去信心,影響疾病的恢復。還有的在對消毒隔離壹無所知的情況下,對肝炎患者的家人采取不喜歡、疏遠的態度,不僅影響患者的治療,還會使患者悲觀厭世,自暴自棄,加重病情。以上情況都不利於患者病情的恢復。應該正確的是:真心關愛患者,情感上相互支持,讓他們感受到家人的溫暖;讓患者明白自己在家庭中的重要地位,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通過語言交流、眼神交流、皮膚接觸等肢體語言,讓患者感受到自己沒有被家庭和社會拋棄,內心得到愛的滋養,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從而積極配合治療,爭取早日康復。
(2)非肝病患者如何與肝病患者相處?
非肝病患者在與肝病患者相處時應避免兩個極端。壹個極端是怕傳染給自己,疏遠孤立的患者,讓患者自卑,不利於患者康復。另壹個極端是表示自己親近病人,不嫌棄。妳完全拋棄消毒隔離制度,原則上不與病人密切接觸,以至於感染了肝炎。正確的做法是:
(1)在情感上支持患者,拉近與患者的距離,多關心患者,鼓勵患者傾訴自己的不開心,幫助患者消除恐懼、自卑、絕望,在治療和調理疾病中樹立開朗樂觀的生活態度,讓患者感到自己並不孤立,親人朋友和自己的心是相通的。
(2)非肝病患者和肝病患者對疾病有* * *了解,對肝病的傳播途徑、消毒隔離措施、治療方法等有更多了解。,並在患者理解的前提下采取相應的消毒隔離措施。事實上,患者不願意將肝病傳染給親友,有的甚至主動避開親友。此時,親友應在了解醫學知識的前提下,主動與患者溝通,友好接觸。
(3)註意小節。不要讓壹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傷害到病人,比如握手、擁抱、拿病人剛拿的東西等。,不會感染肝炎。這個時候,非肝病患者也不必過於小心,以免傷害肝病患者的自尊心。
(3)肝炎患者可以結婚嗎?
我們門診經常有很多患者和家屬問:肝炎患者可以結婚嗎?肝炎,尤其是慢性肝炎,持續時間長,反復發作。有些人認為結婚可以治病。有些人急於結婚,在病體未痊愈之前就結婚了。其實這種做法是不對的。
眾所周知,肝炎是壹種傳染病,患者體內有大量的肝炎病毒,可以通過進食、接吻、性生活等密切接觸傳播給配偶。所以,肝炎患者在完全康復之前,不要結婚。因此,未婚肝炎患者應積極配合醫生進行適當的休息和治療。等癥狀體征好轉,肝功能恢復正常,經過壹段時間的鞏固,在醫生允許的情況下,可以考慮結婚。但婚後要註意不要過度勞累,性生活要有所控制,否則容易復發。
至於乙肝病毒攜帶者,其未婚妻子應在婚前接種預防感染的疫苗。如果是乙肝病毒攜帶者的女性,產後應及時為新生兒接種乙肝疫苗,防止其患上乙肝。
多吃蔬菜水果有什麽好處?
新鮮蔬菜和水果富含葡萄糖、果糖和維生素。這些糖類可以提高肝臟的解毒能力,也是人體的能量來源。維生素能增強肝臟修復、更新、解毒和止血的能力。同時可以減輕疲勞。特別是維生素C,壹種水溶性維生素,可以抑制病毒。大劑量的維生素C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力,促進抗體形成,增加白細胞吞噬能力,增強抗病能力。維生素c參與肝臟中膽汁酸的形成。去甲腎上腺素和色氨酸的代謝也需要維生素C,實驗表明,維生素C可減少肝細胞脂肪變性,促進肝細胞的修復和再生,具有清除血液中過量膽紅素、利膽的作用。還具有結合細菌內毒素的能力,減少內毒素對肝臟的損害。此外,蔬菜和水果中含有人體生長不可或缺的無機鹽。
總之,多吃蔬菜水果有利於保護肝臟。
(5)哪些保健品適合肝病患者服用?
以下幾種保健品比較適合肝病患者:
(1)大棗:大棗能保護肝臟,促進肝細胞再生,抑制癌細胞生長。睡在這裏,肝病患者可以經常吃紅棗。吃紅棗不宜過量,否則會損害消化功能,引起腹脹、便秘。
(2)食用菌:食用菌含有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中的7種(包括8種平刨花和草刨花),所含氨基酸的數量和比例非常符合人體的日常需要;食用菌所含蛋白質在人體內的消化率可達80%;食用菌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基本符合人體需求;食用菌中的脂肪含量只有2%,其中所含的不飽和脂肪酸具有降血脂的作用;食用菌中的碳水化合物(多糖)具有促進和提高人體免疫功能的特殊作用。
(3)冬蟲夏草:冬蟲夏草具有調節免疫功能、抗毒素、抗纖維化、調節白蛋白/球蛋白比值、壹定程度降低轉氨酶的作用。
(4)蜂蜜:蜂蜜氣味芳香,性平。具有益氣養脾胃、潤燥解毒的作用,對慢性肝病患者有壹定的治療作用。
(5)蜂乳和蜂王漿:蜂乳中含有類白蛋白物質、多種氨基酸、多種酶、維生素、脂肪酸、促性腺激素、抗生素和多種羥基酸;蜂王漿酸是降低膽固醇的有效成分。蜂乳、蜂王漿具有營養壯陽、刺激造血、抗菌、抗癌、鎮痛、抗潰瘍、促進受損組織再生修復、降血糖的作用。
(6)花粉:花粉含有多種氨基酸、維生素和多種微量元素;花粉具有促進新陳代謝、提高生理機能、恢復健康和體力的作用。
(7)胎盤:胎盤又稱紫河車,具有補益元氣、滋養精血、滋養心腎的作用。胎盤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鐵、鈣、磷等微量元素和雌激素,可治療疲勞損傷、精血不足等各種疾病。
(8)螞蟻:螞蟻的蛋白質含量在50%以上,還有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維生素和微量元素。螞蟻具有消炎、止痛、平喘、調節人體免疫功能和保護肝臟的作用。
(9)西洋參:西洋參性涼,味苦。具有滋腎養陰、清肺潤燥、補中益氣、養血柔肝、健脾和胃的作用,並有壹定的補益和扶正作用。脾胃虛弱的肝病患者可以服用西洋參,但不適合急性、活動性慢性肝病。
(6)哪些藥物容易引起肝損傷?
以下常用藥物容易引起肝損傷:
抗生素包括:利福平、異煙肼等抗結核藥物,紅黴素、螺旋黴素等大環內酯類,四環素、土黴素等四環素類,兩性黴素B、酮康唑等抗真菌藥物等。青黴素、磺胺類、頭孢類藥物可消除過敏反應,對肝臟損害相對較小。
解熱鎮痛藥:阿司匹林、保泰松。
抗精神病藥:氯丙嗪、奮乃靜、三氟拉嗪;抗抑郁藥阿米替林;癲癇藥丙戊酸鈉;鎮靜苯巴比妥;麻醉藥品氟烷、氯仿等。
抗甲亢藥物:丙基硫氧嘧啶、他巴唑和甲亢。
抗腫瘤藥物:環磷酰胺、卡馬西平、慶大黴素、絲裂黴素。
降糖藥:悠唐、白糖平等。
心血管藥物:抑肽酶、α-甲基多巴、普魯卡因胺、維拉帕米。
抗病毒藥物:砷化物、銻化物和治療原生動物的藥物。
(7)酒精是如何損害肝臟的?
酒精吸收入血後,約90%在肝臟代謝,只有10%以原形從腎臟或肺部排出。它在肝臟的代謝需要多種酶的參與,幾經反應最終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這壹代謝過程中的任何障礙(如缺酶)均可導致代謝停滯,其中中間代謝物的積累可對肝臟產生毒性作用,乙醇本身對肝細胞有明顯的毒性作用,如改變肝細胞線粒體和微管的結構和功能,抑制蛋白質的合成、分泌和運輸,抑制葡萄糖合成和糖異生。當乙醇存在於線粒體中時,脂肪酸的氧化代謝受阻,肝臟中血脂的合成增加,從而導致脂肪肝。因為酒精對肝臟的長期反復損傷,會導致肝纖維化。如果還是不戒酒,不積極治療,最終會發展成肝硬化。
(8)脂肪肝患者如何飲食治療?
脂肪肝患者飲食治療的原則是:控制熱量攝入,限制脂肪攝入,合理分配各種營養素,增加維生素攝入,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具體措施是:
(1)控制熱量攝入:由於過多的熱量會增加脂肪的合成和儲存,誘發脂肪肝,所以合理控制熱量是治療脂肪肝的首要原則。以輕體力或腦力勞動者為例。標準體重要求每天每公斤體重65,438+020千焦(30千卡),超重者適當降低到80-65,438+000千焦(20-25千卡),瘦弱者降低到65,438+040千焦(35千卡),可隨工作量增加而增加。
(2)限制脂肪攝入:每天攝入的脂肪應控制在總熱量的30%以下,並註意脂肪的質量,以植物脂肪為主,盡可能避免動物脂肪的攝入,主要攝入含有不飽和脂肪酸的油脂(如芝麻油、菜籽油),因為不飽和脂肪酸具有抗血栓和降低膽固醇的作用。
(3)合理分配各種營養素,以高蛋白、低脂肪、糖適中為原則。三種營養素的比例大概是蛋白質20%,脂肪30%,糖50%。
(4)增加纖維素和維生素的攝入:纖維可延緩胃排空和腸道糖吸收,有利於降低脂肪肝患者的餐後血糖升高和血脂。維生素b和維生素e參與肝臟脂肪代謝,保護肝細胞;維生素a和胡蘿蔔素防止肝纖維化。所以每天的膳食纖維可以增加到40-60克。
(5)改變不良習慣:戒酒,規律飲食,不要暴飲暴食。用於糖尿病、高血脂等患者。,適當控制原發病是他們飲食的主要原則。
(9)打乙肝疫苗後不產生抗體怎麽辦?
臨床上乙肝疫苗不產生抗體有幾種情況,可以分別處理:
(1)有些人產生抗體的時間比較晚,稱為反應慢。可以註射1-2針,或者重新接種,適當加大劑量;
(2)可采用0、1、2、12個月的免疫療程;
(3)在接種乙肝疫苗的同時,使用小劑量白細胞介素-2;
(4)卡介苗或牛痘能增加對乙肝疫苗的免疫應答,可聯合使用;
(5) 5% ~ 10%的接種者即使全程接種也不產生乙肝抗體,或僅產生低滴度抗體。對無應答或低應答者,應多次接種,直至產生抗體;
(6)還有壹部分人是隱性感染者。病毒處於低水平復制狀態,“二分之壹”測試正常,但HBV DNA呈陽性。這類人接種疫苗後不會形成表面抗體。
妳已經註射了八針乙肝疫苗,仍然沒有抗體。妳最好先檢查壹下妳血清中的乙肝病毒DNA,因為如果“二半”檢測正常,但乙肝病毒DNA呈陽性,那就是隱性感染。比如上面提到的第六種情況,接種疫苗後不會形成表面抗體。如果HBV DNA檢測呈陰性,還可以采取以下方法:A、適當加大劑量,重新註射1-2針;b如上所述;(3)(4)接種,在乙肝病毒DNA為陰性的前提下,妳可以通過上述方法產生抗體,說明妳是壹個抗體產生較晚或者反應較慢的人。需要提醒妳的是,在采用這些方法之前,妳應該詳細了解這些方法的優缺點。如果使用上述三種方法仍不能產生抗體,妳很可能屬於不產生乙肝抗體或只產生低滴度抗體的不同人群。
(10)如何采用左旋咪唑三聯療法:
(1)左旋咪唑搽劑(包衣劑LIIS-L)的作用機理;
現已證明左旋咪唑主要作用於T淋巴細胞,同時誘導幹擾素,增強單核細胞的趨化性和吞噬能力,激活巨噬細胞,調節B細胞的抗體產生。雖然左旋咪唑是壹種古老的藥物,但它也是美國醫學協會在2000年5月討論下個世紀慢性HBV感染的策略時推薦的藥物。左旋咪唑皮膚給藥的目的是避免口服給藥的諸多副作用,增加劑量,延長給藥時間,從而增加。在三聯療法中,左旋咪唑搽劑(包衣劑)的主要作用如下:
1)抗原刺激時,左旋咪唑搽劑可使抗體形成增加8-1.28倍;
2)有助於增強針對HBV的特異性細胞免疫反應;
3)增強吞噬細胞的吞噬功能,從而增強清除HBV的能力。
(2)雙嘧達莫的作用機制:
在臨床應用中,進壹步發現雙嘧達莫不僅作用於心血管系統;而且影響腺苷的攝取和代謝,幹擾細胞膜表面乙肝病毒受體的表達,從而影響病毒的粘附或釋放。
1)雙嘧達莫能刺激機體免疫功能,刺激機體產生更高劑量的幹擾素,增加機體抗病毒能力;
2)能改善肝細胞內的血液循環,增加肝臟的營養供給。
(3)乙肝疫苗的作用機制:乙肝疫苗在三聯療法中發揮著打破機體對乙肝病毒免疫耐受的重要作用。
1)乙肝疫苗是壹種特異性免疫刺激劑,能刺激免疫應答系統中的B細胞,進而產生-HBS抗體;
2)能激活CD4+和CD8+T細胞,進而誘導針對HBV的特異性細胞免疫應答。
(4)三種藥物組合可能的協同作用:
佐劑組合可增強乙肝疫苗誘導的免疫反應,從而提高患者的免疫反應能力,增強免疫效果。王教授認為,乙肝疫苗與佐劑的結合更為有效。吳山明教授等報道乙肝疫苗聯合佐劑可打破機體免疫耐受或低下狀態,提高療效,促進HBeAg和HBeAg-DNA陰轉。
三種藥物聯合應用的臨床療效;
根據北京軍區總醫院和商丘市第五人民醫院的臨床研究結果,對80例乙肝病毒攜帶者進行了兩組“三聯療法”治療,兒童組12,成人組68。觀察期為6-65,438+08個月。治療結束時,觀察結果顯示兒童組治療6個月後HBeAg和HBV-DNA陰轉率為50%。治療12個月後,兒童組HBeAg和HBV-DNA累計陰轉率分別為83.33%和83.33%,而成人組分別為47.06%和60-29%。治療18個月後,兒童組HBeAg和HBV-DNA累計陰轉率分別為108。
左旋咪唑搽劑三聯療法的優勢:
每種藥物成本不到100元,副作用小,療效高。
左旋咪唑搽劑三聯療法的用法:
(1)左旋咪唑搽劑用法:每周兩次,每次1片(500mg),塗於雙側大小腿內側皮膚。10歲以下兒童劑量減半或按10 mg/kg計算,半年為壹個療程。
副作用:偶見過敏性皮疹,可局部使用皮炎平,或塗抹後24小時清潔塗抹部位。
(2)如何使用珀爾塞福涅;16歲以上,75 mg(三片)/日,口服(睡前或壹日三次),15歲以上,50m g-25mg/日,療程半年。
副作用:血液病患者禁用。少數人在使用過程中可出現頭痛、頭暈、惡心、腹瀉等癥狀,部分患者服藥後可出現短時間的臉紅,可自行緩解。如果癥狀難以忍受,妳應該停止服藥。
(3)乙肝疫苗的使用;乙肝疫苗(基因工程)30 mg/天,肌肉註射或三角肌皮下註射半年。
如何選擇拉米夫定治療乙肝:
近年來,臨床抗乙肝病毒藥物拉米夫定療效顯著,療效可觀,許多慢性乙肝患者從中受益。如果濫用,必然會失去原有的效果。目前最重要的問題是嚴格控制拉米夫定的適應癥。專家的壹致意見是,慢性乙肝患者有明確的HBV復制指標,如:DNA病毒含量在10×5拷貝/ml以上,轉氨酶升高範圍在2 ~ 10之間,無黃疸,年齡在12以上,體重在35 kg以上,是“黃金指標”,是應用拉米夫定的最佳指征。
以下情況不是拉米夫定的最佳適應癥。
(1)慢性無癥狀乙肝病毒攜帶者,轉氨酶正常,無癥狀,無論是否有病毒復制指標(無論“大三陽”、“小三陽”),都不應服用拉米夫定。但據了解,目前吃這種藥的人非常普遍,既浪費藥又浪費錢。目前還沒有特別有效的藥物解決乙肝病毒攜帶者的治療問題。拉米夫定不能用於治療乙肝攜帶者的主要原因是無效。服用後DNA可能下降到10×3拷貝/ml以下,壹旦停藥,馬上反彈。診所發現有人服用壹年半以上,HBV-DNA轉陰,停藥不到壹個月又反彈。而且HBeAg根本不能轉陰,所以這種藥物不能再用於治療乙肝攜帶者,除非肝活檢證實慢性肝炎的病理改變。
(2)急性重型肝炎或急性肝衰竭,病情危重兇險。此時患者的主要矛盾不是病毒復制,有的患者甚至沒有病毒復制指數。威脅病人生命的是肝衰竭。按照“治本慢,治本急”的原則,這是最重要的支持療法,比如輸入新鮮血漿白蛋白,人工支持療法。
(3)慢性乙肝急性發作時,如果轉氨酶超過正常值上限10倍,有明顯黃疸或血清膽紅素大於85.5 mmol/L,則暫時不宜服用拉米夫定等抗病毒藥物。但治療以保肝、退黃、降酶為主,病情緩解時可給予拉米夫定。雖然拉米夫定不像幹擾素那樣對免疫功能有很強的作用,但它不是防止肝炎急性發作期間免疫損傷的最佳策略。
(4)慢性乙肝妊娠或妊娠後乙肝感染,暫時不宜使用拉米夫定,主要是拉米夫定對胎兒的影響尚未明確。雖然國外有應用報告,相對安全,但國內的專家還沒有達成共識。為了謹慎起見,暫時不應用它們是壹個明智的選擇。
(5)拉米夫定應用於3-12歲乙肝患兒中,部分患者有完全控制病毒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