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治愈口腔潰瘍的七種方法很多人把口腔潰瘍當成小病,認為去醫院不劃算,但是“吃壹口飯就疼”的痛苦是讓人討厭的。怎麽才能減少呢?嘗試以下方法。1.在潰瘍面塗少許糖,每日2-3次。2.用棉簽蘸壹點冰硼粉,塗在患處。雖然感覺有點苦,但是傷口2-3天就能愈合。3.撕下大蒜表皮,取壹層用蒜瓣包裹的透明膜,貼在口腔潰瘍處。4.服用華素片,65438+每次0-2片,每日3-4次。5.清潔口腔後,用無菌棉簽將蜂蜜塗於潰瘍面,暫時不要進食。大約15分鐘後,可以吞下蜂蜜,然後繼續塗抹。壹天可以重復幾次。6.將雲南白藥外敷於口腔潰瘍創面,每日2次,壹般2-3天痊愈。7.多吃西紅柿。專家點評:秋季天氣幹燥,口腔潰瘍多為胃火上延所致。在潰瘍表面塗上白糖,可以形成滲透壓,使裏面多余的液體得以分泌,從而促進傷口愈合。冰硼散由冰片、芒硝等組成。具有清熱消腫、斂瘡生肌的功效。蒜膜含有揮發油和大蒜素,能殺菌,防止潰瘍面感染。華素片具有明顯的收斂消腫作用,能迅速緩解口腔潰瘍引起的疼痛,改善潰瘍面血液循環,促進傷口愈合。蜂蜜可以促進細胞再生。雲南白藥以三七為主要成分,具有消炎、消腫、排膿、排毒的功效。因此,這些方法可以減輕口腔潰瘍的痛苦。但更重要的是,要從飲食和作息上調整。特別是換季的時候,要多吃西紅柿,因為它含有大量的B族和C族維生素、胡蘿蔔素,以及鈣、鐵、鋅、碘等微量元素。每天吃2-3個西紅柿,可以有效預防口腔潰瘍的發生。另外,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少吃辛辣食物,合理休息。至於癥狀較重的,要及時去醫院,中西醫結合可以減少潰瘍的復發頻率。(2)中醫知道如何預防復發性口瘡。如何治療容易復發性潰瘍,且潰瘍大量疼痛的患者?從中醫的角度來說,這類人大多是偏性的,或寒或熱,會造成口腔潰瘍的反復發作。所以治療上壹定要強調對癥治療。「火從口入」的原因是什麽?在壹家川菜館裏,小張壹手護著臉,壹手指著自己的舌頭,向壹起過來吃飯的同事抱怨:“我的嘴又著火了。看,舌尖和舌邊有幾處潰瘍。痛得要命。”小張的舌頭經常生瘡,嚴重的時候喝開水都疼。人們說這種病是火大或熱引起的,但用退燒藥很難見效,甚至火越清越重。現代醫學稱此病為復發性口腔潰瘍,病因復雜,目前尚不明確。壹般認為與病毒感染、細菌感染、消化系統疾病和功能障礙(如十二指腸潰瘍、潰瘍性結腸炎)、內分泌改變,或月經周期(如經前發病、妊娠和哺乳期緩解),或精神和神經因素(如情緒緊張、失眠焦慮、過度勞累、參加考試等)有關。),遺傳和免疫功能改變。臨床表現、治療和療效都與個體差異有關,目前尚無特效療法。中醫認為其發病確實與火過盛有關,但火可分虛實。實火多為心脾積熱所致,如過食辛辣厚味,脾胃積熱,或情誌抑郁,心火過盛,或風熱發作,引發內火,使心脾循經燃燒,熱腐潰爛;虛火是由陰虛內熱,虛火發炎,口腔黏膜灼熱引起的。此外,脾虛引起的濕濁也會導致口唇、舌苔生瘡。口腔潰瘍的發生發展壹般有以下兩個特點和三個階段:兩個特點:1。反復發作。每次發作間隔不壹定,壹批接著壹批,導致患者長期處於痛苦之中。2.病程長。它往往會持續數月、數年甚至數十年。三個階段:1。皰疹期:黏膜局部充血水腫,有小米大小的小水泡,腫脹,有燒灼感,很快會破裂形成潰瘍。因為皰疹存在時間短,壹般門診很少見到。2.潰瘍期:潰瘍,多為圓形或橢圓形,直徑2-3 mm至1 cm,不超過1 cm,底部較淺,邊緣整齊。上半年周圍有紅暈,潰瘍面布滿黃白色滲出物。此時有劇烈的灼痛感。當受到冷、熱、酸、鹹、辣的刺激時,疼痛往往難以忍受。這個時期可以持續4-5天。3.恢復期:潰瘍面被肉芽組織修復,基底部逐漸變平,面積縮小,充血消失,疼痛減輕消失,2-3天治愈,不留痕跡。辨證論治有很好的效果。心火上炎表現為潰瘍多發生於舌尖或舌前緣,灼痛,色紅,面積小,伴有口熱口渴,心跳不安,小便少而黃,睡眠不安,舌尖紅。地黃10克、黃連3克、黃芩、梔子10克、竹葉10克、甘草6克。比如幹大便、大黃各6克,水煎即可。脾虛濕阻表現為潰瘍較少,面積較大,周圍水腫,潰瘍面淡紅或淡白色,病程較長,愈合緩慢。黨參、黃芪各15克,白術8克,茯苓12克,薏苡仁20克,半夏6克,陳皮6克,白扁豆10克,藿香9克,砂仁9克,可水煎。陰虛火旺表現為1-2潰瘍,周圍黏膜淡紅或暗紅,疼痛輕微,口幹不想喝水,心煩失眠,頭暈耳鳴,手足發熱,腰膝酸軟,小便黃,大便幹燥,舌紅。知母、黃柏各6克,熟地黃、白芍、當歸、山茱萸、玄參各65438±00克,牡丹皮、牛膝各8克,可水煎。脾胃積熱表現為大小不壹的多發性潰瘍。潰瘍與潰瘍可相互融合,表面覆蓋黃色假膜,周圍充血:多位於唇、頰、牙齦、腭等部位。石膏30克,金銀花65438±05克,蒲公英30克,知母65438±00克,黃芩5克,黃連3克,梔子、生地、淡竹葉65438±02克,牛膝、升麻、大黃6克,可水煎。——轉自39健康網社區
滿意,請采納
上一篇:按摩眉毛有什麽好處?有哪些自我穴位按摩的方法?下一篇:千斤腿法的松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