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胃炎的中藥方劑1,人參半夏湯圓
它由半夏、人參(或黨參)各12g、蜂蜜15g組成。
將藥制成,加水煎兩次,取藥汁300毫升。
用法:每日1劑量,早晚溫服。
功效:益氣降逆,止嘔。適用於慢性淺表性胃炎,胃氣不足,反胃者。
2、生姜丁香粉
由9克加工過的姜、豆蔻和丁香組成。
制劑將藥物研磨成細粉備用。
用法:每次3克,每日3次,用溫水沖服。
功效:溫中散寒,理氣止嘔。適用於脾胃虛弱型慢性淺表性胃炎、胃脘痛、嘔吐、呃逆患者。
3.附子幹姜粉
由9克附子和9克幹姜組成。
把藥做好,研成細末備用。
用法:每次3克,每日3次,用溫水沖服。
溫中散寒功效。適用於慢性淺表性胃炎、胃寒疼痛患者。
治療胃炎的方法是1,藥物調理是基礎。但這並不意味著妳必須去藥店拿藥。就算是壹片中藥,因為經過炮制,藥效減半,還不如原來的?寶藏養胃湯?湯藥處方。
2、飲食調理最關鍵。飲食清淡,溫軟,易消化。越有營養的食物越好。如面條、粥、面食、山藥、木瓜等。
3、不吃辛辣食物,過熱、過冷、過硬、過幹,任何刺激腸胃的東西都不能吃。
4.戒煙戒酒。不熬夜,不過度勞累。不經常生氣和抑郁。
5、註意保暖,生活規律。要有積極的心態,鍛煉身體。
胃炎的臨床表現為1,胃脘痛。
大多數胃炎患者都有上腹痛。上腹痛多為不規則,與飲食無關。疼痛壹般為彌漫性上腹部灼痛、鈍痛、脹痛等。
2.中滿
有些病人會感到腹脹。常因食物滯留胃中,排空延遲,消化不良引起。
3、打嗝
有打嗝。說明胃裏的氣體增多,通過食道排出,暫時緩解了上腹部的飽脹感。
3、反復出血
出血是胃黏膜的壹種急性炎癥性改變,並發胃炎。
4.其他人
食欲不振、胃酸倒流、惡心、嘔吐、疲勞、便秘或腹瀉。
5、標誌
檢查時上腹部有壓痛,少數患者可出現消瘦和貧血。
胃炎對身體的影響1,胃出血
慢性胃炎出血並不少見:粘膜萎縮變薄,血管暴露,食物摩擦粗糙,粘膜糜爛出血,主要表現為黑便,出血量大則突然吐血,甚至出現頭暈、心慌、夜睡、出汗,甚至休克。
2、胃潰瘍
胃潰瘍與淺表性胃炎、糜爛性胃炎並存,有明顯的炎癥刺激,胃黏膜萎縮變薄,糜爛、潰瘍。應及時進行胃鏡檢查,以免延誤診治。
3.胃前癌
根據國際衛生組織的統計,經過10-20年的隨訪,胃癌的平均發病率為10%,其發展順序為:淺表性胃炎-慢性胃炎-腸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胃癌。慢性胃炎的癌變與胃炎增生密切相關。
方法預防胃炎1,戒除長期精神緊張。
長期精神緊張會通過大腦皮層影響植物神經系統,引起胃黏膜血管收縮,胃功能紊亂,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過多,導致胃炎和潰瘍。長期緊張、焦慮和精神抑郁的患者,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的發病率明顯增加。
2.避免過度勞累
無論從事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都不能過度勞累,否則會造成消化器官供血不足,胃黏膜分泌失調,從而引發各種胃病。
3.停止不均衡的飲食。
不均勻的饑餓感和飽腹感對胃的傷害很大。餓的時候胃是空的,胃黏膜分泌的胃酸和胃蛋白酶很容易損傷胃壁,導致急慢性胃炎或潰瘍。暴飲暴食會引起胃壁過度擴張,食物在胃中停留時間過長,也容易引起急慢性胃炎或潰瘍,甚至急性胃擴張和胃穿孔。
4.戒過量飲酒
酒精可引起胃黏膜充血水腫,甚至糜爛出血形成潰瘍。長期飲酒還會損傷肝臟,引起酒精性肝硬化。胰腺炎的發生還與酒精中毒有關,酒精中毒反過來會加重對胃的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