濫用中藥可能造成腎臟損傷。
中醫,在人們的印象中,是“天然、無毒、無副作用”的代名詞。許多人甚至在湯裏放壹些中藥。腎病學家警告說,濫用中藥可能會導致腎臟損傷。腎臟負責新陳代謝和解毒。如果人每天排泄1.5-2升尿液,腎臟每天實際需要回收180升原尿,約為前者的100倍。
藥物的代謝和排泄也依賴於腎臟。藥物的分子量、脂溶性和蛋白質親和力會影響腎臟的代謝,形成蓄積。在腎臟濾過過程中,壹旦藥物在腎臟內反復、長時間蓄積,就容易造成腎臟損害。
據統計,有三種中藥可能造成腎臟損害:
第壹類是植物中藥,包括雷公藤、草烏、木通、益母草、蒼耳子、墨利亞神女、天花粉、牽牛花、金櫻根、川貝母、土荊芥、巴豆、蘆薈、風信子、山慈菇、曼陀羅、透骨草、夾竹桃、大青葉、防己等。
第二類是動物類中藥,包括斑蝥、魚膽、海人魚、蜈蚣、蛇毒等。
第三類是礦物質中藥,含有砷、汞、鉛等礦物質。
90年代初,流行中草藥減肥。但這些中草藥中含有馬兜鈴酸,具有利尿、清熱的作用。但這種成分會損傷腎小管,導致不可逆的腎損害,長期使用可演變成尿毒癥。
常用的“朱砂燉豬心”汞超標,肝腎不足者不能服用。
盾葉薯蕷是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的常用“秘方”,但含有毒素,對肝腎功能有影響,不能長期服用。
“禍不單行”龍膽瀉肝丸中含有馬兜鈴酸,導致很多吸毒者腎臟受損。
馬兜鈴酸的腎毒性已被證明是確鑿的。衛生部發布了12種含馬兜鈴酸可引起急性腎損傷的中草藥黑名單,包括甘龍謝旦丸、排石散顆粒、汾街支林丸、婦科汾街丸、甘露消毒丸、復發性珍珠痤瘡、當歸四逆湯、朱玄狼瘡丸、冠心蘇合丸、大爹丸、獨活寄生湯。常見的含馬兜鈴酸的中草藥有關木通、季芳、馬兜鈴、馬兜鈴、防己、蘆筍、阿莎麗等。
長期用藥、大劑量用藥、反復用藥,特別是濫用所謂的中醫“偏方”、“秘方”,都可能增加藥物性腎損害的風險。
專家提醒:
患者發現腎損傷時應及時采取相應措施。比如給醫生全面介紹吸毒史,立即停藥,采取更積極的治療方法。如需繼續使用中藥,可在醫生指導下,通過辨證論治、方劑配伍、正確炮制、改變煎藥方法、控制劑量等手段降低中藥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