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祖師爺養生養肝的秘方是什麽?

祖師爺養生養肝的秘方是什麽?

壹、睡眠,最簡單的養肝方式

中醫理論中的“肝”不僅包括肝這壹實體器官,而且強調其整體功能。

中醫認為,肝臟是調節人體氣血的小開關,具有兩大全身功能——“肝主疏泄”和“肝藏血”。

其中,肝藏血是指肝臟具有儲存血液、調節全身血量的功能。

中醫經典《黃帝內經》中說“臥時血歸肝”。

換句話說,當人躺下來安靜地休息時,血液可以藏在肝臟裏,得到充分的休息。

中醫也有句老話,“人動則血運於經脈,靜則血歸肝”。

簡單來說,人體處於活躍狀態時(白天),體內各組織的血量增加,氣血消耗也大;

當人體處於休息狀態(夜間休息)時,身體各組織對血液的需求減少,壹部分血液儲存在肝臟。

所以,睡個好覺,閉目養神,有助於肝臟正常儲血,避免肝血過度消耗。所以,這不就是默默養肝嗎?!

當然,要想在睡覺的時候養肝,就不能隨便睡。想要養肝祛濕壹步到位,睡覺的時候就更要註意了。

具體來說,妳要這樣睡。

二、這樣睡覺,肝臟會悄悄養起來,濕氣會排出去。

中醫認為側睡更有利於養肝祛濕。

這是因為足厥陰的肝經分布在人體軀幹的兩側,睡在壹側,血液更容易屬於肝經,藏在肝內。

同時,足厥陰肝經沿線有幾個重要穴位,如郭利、西關、曲泉、銀豹。

側睡可以慢慢刺激它們,讓它們的祛濕功效發揮出來。

如果能在睡前按摩肝經3~5分鐘,祛濕作用會更明顯,壹定程度上可以疏肝理氣,改善睡眠。

另壹方面,雖然無論哪邊側臥,都有助於養肝祛濕,但壹般認為右側位最佳,因為:

①心臟在胸腔內處於左側位置,右側臥時,心臟在上方,不僅對心臟造成的壓力較小,供血充足,而且可以睡得更安穩。

②胃到十二指腸、小腸到大腸的開口都是向右開的。右側臥時,胃中的內容物很容易流入十二指腸和小腸,有利於食物在胃腸道的運行、消化和吸收,保證胃腸道的正常運行。

③對於愛打鼾的老年人,右側臥可以在壹定程度上避免打鼾癥狀的加重和呼吸暫停的發生。

所以心臟不適、胃炎、消化不良、胃下垂、打呼嚕的人特別適合右側臥。

另外,中耳炎患者右側臥,便於膿液排出;腰痛的人右側臥,可以放松肌肉,緩解疼痛;膽囊炎、膽結石患者右側臥,有利於膽汁排泄,防止結石嵌頓。

總之,右側臥除了養肝祛濕,還有利於養心護胃,保養全身。

右側臥時,可以在雙膝之間墊壹個枕頭或墊子,讓背部得到充分放松。

不過需要提醒的是,右側臥是好的,但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

x例右肺病變

右肺比左肺大,右側臥會影響肺的呼吸運動。

孕早期和孕中期,孕婦側臥可以讓孕婦感覺更舒服,避免其他睡姿帶來的壓迫癥狀。

因為左側臥位可以減少子宮增大對盆腔動靜脈的壓迫,並改善子宮的右旋,增加子宮和胎盤的血液供應和循環,更有利於胎兒的生長發育。

當然,壹般來說,睡姿是壹件很隨意的事情。很難讓我們整晚都不動。

所以對於健康人來說,建議妳右側臥,以舒適為度,可以自然翻身。

但對於不那麽健康的人來說,如果側臥對自己有利,就要量力而行;如果沒用,甚至有害,就要盡量避免。

第三,不要拿這兩樣東西睡覺,否則會傷肝,生濕氣。

1,不要帶“氣”睡覺

現代人太難了!白天遇到的不好的想法,晚上常常會入眠,語氣還在心裏,難以下咽。

但是,必須提醒我,帶著“氣”入睡真的不可取!

有“怒則氣生”、“怒則傷肝”、“百病生於氣”之說。

中醫認為,生氣或發怒會使人體的氣機上沖,損傷肝臟,導致肝氣郁結,形成“郁”。

這樣,胸悶、憋氣、脅痛、抑郁、失眠、多夢、驚恐、食欲不振、食積、消化不良、便溏等癥狀就會隨之而來。

更可怕的是,有研究發現,睡眠可能會讓妳生氣的畫面出現的時間比醒來的時間更長,形成惡性循環。

2.不要帶著“濕”睡覺。

生活中,很多人會濕著頭發睡著。有的人因為頭發又長又厚很難吹幹,有的人怕吹風機把頭發弄壞,有的人根本就是懶。

總之,不管什麽原因,如果“濕著”入睡,困在頭上的水分在蒸發過程中會帶走熱量,導致頭皮溫度下降,進而導致上呼吸道毛細血管收縮,抵抗力下降。

此時,人體不僅容易感冒,還容易讓病毒或細菌乘虛而入,導致上呼吸道感染、感冒、頭痛等不適。

從中醫的角度來說,晚上陽氣虛弱,頭上的水濕了,也會讓濕邪悄悄滲入體內。

  • 上一篇:桐油可以食用嗎?
  • 下一篇:生姜泡酒擦頭皮真的能生發嗎?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