蕁麻疹-產平湯處方:蟬蛻15g浮萍15g連翹12g赤小豆12g桑白皮12g蛇床子12g地膚子12g麻黃6g。
慢性蕁麻疹處方-舒膚止癢外熏方:苦參、白鮮皮、地膚子、蟬蛻、防風、蛇床子、烏梢蛇、土茯苓、紫草、丹參、紅花各30克。
準備用法:在中草藥熏洗治療機的煮沸鍋內加入適量冷水,接通電源煮沸。當蒸箱內溫度調至465438±0℃左右時,讓病人脫去衣服,坐在蒸箱內,將頭伸出蒸箱進行熏蒸。65438+每天0次,每次20 ~ 30分鐘。蒸箱內的溫度控制在38-41C之間。熏蒸後註意保暖,避免感冒。八天就是1個療程。
蕁麻疹偏方——痛瀉要方:生大黃10g荊芥10g生梔子10g牡丹皮10g生甘草15-30g蒺藜l0 - 20g薏苡仁20g赤芍10-15g何首烏20 - 30g。
壹種治療頑固性蕁麻疹的偏方-黃帝五蟲湯:黃芪10克,地龍10克,僵蠶10克,土鱉蟲10克,白花蛇15克,全蠍3克,地膚子30克,水煎,每日1劑,1個月為壹療程。服藥期間避免吃肉(魚、蝦和海鮮)。
蕁麻疹偏方——養血祛風止癢湯:當歸20g徐長卿20g白鮮皮15g赤芍12g牡丹皮12g荊芥10g防風10g蟬蛻10g苦參10g僵蠶10g甘草3g制備方法浸泡服藥期間忌食肉類、辛辣刺激性食物。
適應蕁麻疹、血虛、風燥。
壹種治療蕁麻疹的偏方-消癬散:該藥物由蟬蛻、防風、細辛、冰片組成。
制備用法:將前三味藥研磨成細粉,人冰片混合均勻。使用時,將0.2-0.4克藥粉放入麝香虎骨膏中,外敷曲池、大椎、梁丘、懸鐘等穴位,每日1次。治療期間停止使用其他藥物。
適用於蕁麻疹、風濕熱。
寒冷性蕁麻疹偏方——邊補陽和湯:藥物組成為麻黃5g熟姜5g白芥子10g紅花10g熟地黃12g桂枝12g鹿角霜15g荊芥15g防風15g黃芪18g炙甘草6g。
制備方法為水煎服,每日65438±0劑。
適用於寒冷性蕁麻疹、防禦性陽虛、外感邪氣患者。
壹種治療慢性蕁麻疹的偏方-雞氣飲:藥物由黃芪30克、巴戟天15克、陳皮15克、續斷12克、白術12克、龍眼肉10克組成。
制備方法為水煎服,每日65438±0劑。
適用於慢性蕁麻疹、陽虛、邪氣。
慢性蕁麻疹處方——地附白仙湯:藥物組成為地膚子30g土茯苓20g白鮮皮15g荊芥15g秦艽15g防風10g蟬蛻10g浮萍10g。
制備方法為水煎服,每日65438±0劑。
適用於慢性蕁麻疹、濕熱蘊結。
壹種治療丘疹性蕁麻疹的偏方——支竹赤豆飲:藥物組成為炒白術6g炒枳殼6g蟬蛻6g赤芍6g防風6g茯苓皮12g赤小豆12g冬瓜皮12g荊芥3g。
制備方法為水煎服,每日65438±0劑。
適用於丘疹性蕁麻疹、濕熱證。
壹種治療丘疹性蕁麻疹的偏方——健脾祛風湯:藥物組成為山藥6-65438+赤小豆02g 6炒白術6-12g炒枳殼6-12g炒扁豆6-12g金銀花6-10g荊芥6-10g防風6-10g蟬蛻3-。
制備方法為水煎服,每日65438±0劑。根據不同年齡選擇合適的劑量,煎服適量藥液,每日口服3-4次。
適用於丘疹性蕁麻疹、脾虛、風濕熱、外感。
丘疹性蕁麻疹偏方——疏風祛濕湯:藥物組成為防風10g荊芥10g桑葚10g野菊花10g羌活10g獨活10g徐長卿10g地膚子10g蛇床子10g茯苓20g生白術15g。
制備方法為水煎服,每日1劑,7劑為1個療程。同時外用
適用於風濕毒郁於肺脾之丘疹性蕁麻疹之癥。
壹種治療丘疹性蕁麻疹的偏方——金靈消痘湯:藥物由茯苓10g、雞內金10g、防風6g、白鮮皮6g、金銀花6g、赤小豆15g、甘草3g組成。
制劑劑量:每日1劑,文火煎制兩次,每次煮沸後再煎20分鐘。按年齡取汁50-200ml,分次服用。
兒童丘疹性蕁麻疹濕熱證
丘疹性蕁麻疹偏方——荊蟬湯:藥物組成為荊芥10g、連翹10g、金銀花15g、蟬蛻6g、蒲公英15g、赤芍10g、生甘草6g、牛蒡10g。
制備方法為水煎服,每日65438±0劑。
適用於風熱毒盛的丘疹性蕁麻疹患兒。
蕁麻疹處方:荊芥6克,防風6克,亞麻9克,威靈仙9克,何首烏9克,白鮮皮12克,水煎服前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