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位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的70歲老婦人被她的兒子從養老院緊急送往醫院。兒子說,最近給老太太換尿布的時候,總有很多膿,還有壹股腐臭的味道,老太太還時不時發燒。經檢查,初步診斷為肛瘺、肛周膿腫,急需手術清創。然而,當醫生打開鼻竇時,所有人都被眼前的膿腫驚呆了:老太太的整個臀部全部被皮下掏空,盆腔被腐蝕,子宮和直腸沒有支撐。
手術後,老太太在ICU躺了三天,死了。老太太的肛周膿腫與養老院長期臥床、壓瘡、尿路感染有關,但患肛周膿腫的不只是老年人,20-40歲的年輕人都是高危人群。
無獨有偶,30多歲的李先生半年前患了肛周腫痛。當時礙於面子,沒去醫院治療,以為能拖就小問題了。最後,我再也忍不住了。李先生來醫院做手術。李先生的膿腫因久拖不決,已形成肛瘺。
像李先生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肛周膿腫多見於年輕人,往往不能引起足夠的重視。因為工作生活忙,沒有時間耽誤治療。所以我們來看看什麽是肛周腫痛流膿。
什麽是肛周膿腫?
肛周膿腫又稱肛周膿腫,是肛管直腸組織內或周圍發生感染,形成膿腫,破裂或切開引流後,被醫生稱為“臨床前三大痛病”。
關於肛周膿腫的發病機制有多種假說,其中最被認可的是Parks提出的肛腺感染學說。致病菌侵入肛竇引起感染,然後肛管腺管分泌受阻引起肛門腺炎,炎癥逐漸擴散到肛門直腸周圍的空間,最終形成肛周膿腫。根據肛周膿腫的具體位置,其癥狀也有所不同,主要表現為肛門周圍持續疼痛、排便困難、發熱、厭食、膿從肛門流出等。
肛周膿腫的病因
肛周膿腫可由特異性和非特異性原因引起,非特異性肛周膿腫多由大腸桿菌和厭氧菌混合感染引起。特異性肛管直腸膿腫在臨床上比較少見,以結核感染為主。
臨床上最常見的感染是肛管內肛腺的感染(有些腺體在距肛門向上2~3 cm處分布不均,開口方向正好與排便方向相反,即排便向下,腺體開口向上,腹瀉時容易造成糞便進入腺體)。因為腹瀉時糞便進入並積聚在肛隱窩內,引起肛門腺的感染,進而感染肛管直腸周圍的間隙,進而形成肛門。
由於異物或幹便通過直腸造成的損傷,或外傷引起的感染向深部組織擴散,使被刮傷的腸黏膜被更多的局部病原體感染,進而形成肛周膿腫。
肛門周圍的皮膚毛囊或汗腺被感染,這種感染形成的膿腫可以歸為非瘺管膿腫,因為源頭不是肛管內的腺體,所以不會形成肛瘺。
流行病學
肛周膿腫是壹種常見病、多發病,其發病與年齡、生活飲食習慣密切相關。嬰幼兒發病率高,隨年齡增長逐漸降低,直到20~40歲發病率明顯高於其他年齡組。男人明顯比女人多。
易患肛周膿腫的人
誘導/誘發因素
持久的危害是肛周膿腫。如果膿腫延誤了早期手術治療,對人體的危害主要有四個方面。
1.感染膿:肛瘺壹旦形成,自愈的機會很小,帶來壹系列危害。首先,肛瘺感染發炎後,肛門疼痛劇烈,潰爛後膿液汙染內褲,膿液刺激局部皮膚,肛門瘙癢嚴重。久而久之,可使身體虛弱消瘦,精神萎靡,抗病能力下降,發作越頻繁,形成互為因果。
2.瘺口、瘺口增大:肛周膿腫多次復發,膿液可穿透管壁,沿括約肌間隙擴散,形成多發性、復雜性肛瘺,不僅給治療帶來困難,而且影響肛門的生理功能。
3.癌變風險:多發性肛瘺可形成直腸陰道瘺、直腸尿道瘺、直腸膀胱瘺,危及周圍器官,多年未治療或誤治的陳舊性肛瘺可能癌變,也增加了以後手術的難度和風險。
4.肛門失禁:任其發展為肛瘺,可對括約肌造成嚴重損害,甚至可能引起肛門失禁等並發癥。
如何預防肛周膿腫
以上就是肛周膿腫要及時手術的原因。希望患者引起重視。預防是治療肛門膿腫的最佳策略。以下是壹些預防建議:
1.積極鍛煉身體,增強體質,改善血液循環,增強局部抗病能力,預防感染。
2.保持肛門清潔,勤換內衣,每天排便後清潔肛門,對預防感染有積極作用。
3.積極防治其他肛門疾病,如肛隱窩炎、肛乳頭炎等,以避免肛周膿腫和肛瘺的發生。
4.及時治療可引起肛周膿腫的全身性疾病,如潰瘍性結腸炎、腸結核等。
5.不要長時間坐在濕地裏,以免肛門受涼受潮引起感染。
6.預防便秘和腹瀉對預防肛周膿腫和肛瘺具有重要意義。
7.壹旦肛門直腸周圍出現膿腫,應及早治療,防止擴散和蔓延。
現在患肛腸疾病的人越來越多,但是很多人還是很難談肛門。其實肛腸疾病是多發病。我們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註意肛周衛生。當出現相關疑似癥狀時,應立即去醫院就診。不要粗心大意,不要不以為然,把小病拖成大病。和文章開頭的老太太壹樣,華佗也是很難治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