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人的腳上有對應各種器官的反射區。用溫水泡腳,可以刺激這些反射區,促進人體血液循環,調節內分泌系統,增強人體器官功能,達到防病治病的保健效果。
同時,熱刺激會加速足部的微循環。如果能在熱水中加入壹些中藥,壹些老年慢性病患者會事半功倍,使足浴治療的效果好於口服。
給大家推薦壹款足浴包。
本方含有艾葉、紅花、紅藤、幹姜、伸筋草、透骨草,具有祛風散寒、溫陽通絡、活血化瘀的功效。
艾葉
全草入藥,具有溫經利濕、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的作用。歷代醫書中記載為“止血之藥”,對治療虛寒引起的疾病及老年慢性支氣管炎、哮喘等尤為擅長。在產褥期燒水、洗澡時可防止母嬰傳染,或制成枕頭、藥背心,防治老年虛寒引起的慢性支氣管炎或哮喘、胃痛。
艾葉是溫熱的。如果經常用艾葉泡腳,可以有效地促進我們體內的血液循環,趕走體內的濕氣,所以可以達到祛風散寒的效果。如果妳血氣不暢,或者經常手腳冰涼,也可以適當用壹些艾葉泡腳。如果妳能堅持下來,妳會漸漸發現妳體內的寒氣已經被艾葉趕走了。
石松粉
活血化瘀。事實上,伸筋草的功效主要用於壹些嚴重風濕性疾病或扭傷的患者。石松含有壹些特殊的成分,可以活血化瘀。如果在野外扭傷了,但是找不到急救的藥,可以四處找找有沒有種子植物的存在。事實上,石松是有吸引力的,很容易識別。
改善痛風和風濕病。在古代,為了防止自己患上風濕性疾病或類風濕性疾病,很多人會選擇將石松搗碎,放在腳上。現在有痛風癥狀或者風濕性疾病的患者也可以用這個方法。每天晚上睡覺前,他們可以用伸筋草泡腳15到30分鐘,效果很好。
薩金特葡萄
風濕病多發於中老年人,出現後壹般都很怕冷,尤其是入冬後,天氣變化,關節會感到劇烈疼痛,有時連走路都會很困難。這個時候也需要藥物進行治療。藥材紅藤有治療風濕病的功效,人們可能不太了解。紅藤的功效和作用是什麽?
紅藤具有清熱解毒、活血通絡、祛風殺蟲的功效;紅藤適用於腹痛、跌打損傷、痛經、風濕性關節痛等。紅藤與敗醬草,清熱解毒;活血消癰,紅藤配連翹:瀉火清熱;紅藤配苦參,清熱解毒,祛風殺蟲。
鳳仙花莖
1,祛風除濕
透骨草是臨床上治療風濕骨痛的常用藥物。能祛除人體內風濕的毒氣,還能緩解筋骨痙攣。人們平時可以服用透骨草治療風濕引起的骨關節疼痛,療效極佳。
2、放松肌肉,促進血液循環
透骨草既能祛風除濕,又能舒筋活血。可以疏通經絡,加速血液循環。生活中,人們出現血瘀、腰扭傷癱瘓、女性閉經等情況時,可以用透骨草治療。其舒筋活血效果極佳,能使患者癥狀盡快改善。
3.祛瘀止痛
透骨草入藥後,能散瘀止痛,活血化瘀。通常人們在跌打損傷的時候,可以直接用透骨草治療。最好的治療方法是將透骨草磨成泥,用陳醋調勻,直接敷在患處,每天換藥壹次,三到五天後充血腫脹的癥狀就會消失。
4、解毒消腫
雖有毒,但能以毒攻毒,分解人體內各種毒性,解毒消腫作用明顯。通常,當人們出現陰囊濕疹和瘡腫時,可以服用適量,這樣可以讓有毒氣體排出體外,盡快緩解瘙癢癥狀。
紅色鮮花
紅花能活血化瘀,益氣補血。其性辛,溫肝經。用於活血通脈,還具有祛瘀止痛、治療淤血等多種功效。
紅花配合幹姜、艾葉泡腳可以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不僅可以溫暖全身,而且對睡眠也非常有益。這些材料很容易買到,也很便宜,兩者性質都很溫和。泡腳的時候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在紅花中加入壹些中藥,對防病治病有很好的輔助作用。
對痛經的女性也有好處,但最好保持泡腳30分鐘。時間太長會增加心臟負擔,飯後半小時不能泡腳。
但是泡腳的有利前提是要泡對,包括水溫,持續時間等等。況且泡腳也不是從所有都是被原諒的,所以不適合壹些特殊人群和壹些特殊情況。腳是人體的“第二心臟”。保護它要講究科學。
01
晚上泡腳,補腎補血。
專家建議:晚上9點泡腳是最好的補腎方式——之所以選擇這個時間補腎,是因為這是腎經虛弱的時候。此時泡腳後,體熱增加後體內血管會擴張,有利於促進血液循環,從而促進體內血液循環。
泡腳後,建議妳停止做其他活動,每隔幾分鐘就睡著壹次,對補腎比較好。
血虛、血瘀、手腳冰涼、舌淡、臉上有斑、心緊、憋氣,適合晚上泡腳。
02
泡腳的藥方和禁忌
在以上泡腳包的基礎上,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加減。
皮膚幹燥,容易開裂:可以加金銀花。
水中的鹽:可以治便秘,消除疲勞,幫助睡眠。
水中放醋:治腳臭,除腳臭,治腳氣,活血,除風濕。
將辣椒放入水中:除臭祛濕,益氣活血,壯陽。
將幹姜放入水中:治風濕骨痛,怕冷怕冷。幹姜溫中,散寒,歸脈。
將生姜、陳皮、薄荷放入水中:治脾胃虛寒,溫脾胃,祛濕。
03
泡腳禁忌
建議用木桶。
中藥泡腳要用木桶,不建議用金屬和塑料盆,否則藥液的有效成分會流失。
老人泡腳,不要泡太久。
需要註意的是,泡腳的時間不能太長,最多半個小時,否則長時間泡腳局部血液循環過快,會造成身體其他部位的相對缺血,老年人可能會因腦部供血不足而頭暈,從而導致昏厥。
糖尿病人周圍神經通常不敏感,如果沒有斷裂可以泡腳,但要密切註意水溫,不宜用太熱的水。
泡完腳不能馬上睡覺。腳熱了就搓搓腳,及時穿襪子保暖。最好是全身熱量慢慢減少後再去睡覺。
過飽餓的時候,不要泡腳。
泡腳時,切忌過飽、過餓或進食,因為足底按摩會加快全身血液循環,容易出現頭暈不適。飯後半小時內不宜泡腳,會影響胃部供血。
嬰幼兒,沒必要泡腳。
不鼓勵嬰兒用熱水泡腳。原因是孩子是“純陽之體”,容易發熱,愛火。如果再用熱水泡腳出汗,就會發熱。
泡腳的小知識
上半身不出汗,下半身出汗,代表腎寒。
上半身熱,下半身不出汗,代表氣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