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意保暖,適當“春捂”
驚蟄期間,很多人早早褪去冬裝,換上單衣單鞋,容易導致感冒。氣溫升高,雨水增多,濕度增大,各種細菌、病毒生長活躍,流感、腦膜炎、風疹、甲型肝炎、過敏性疾病發病率較高。人們可以多吃新鮮蔬菜和蛋白質豐富的食物,以增強體質,抵禦外邪的入侵。吃壹些蔥、蒜、薄荷、香菜等具有防治感冒、抗病毒、殺菌作用的產品。對於身體虛弱、嗜睡、容易感冒的人,要註意保暖,根據天氣變化適時適量增減衣物,適當“春捂”。
情緒調節與肝臟保養
受到驚嚇時,人體內的肝陽之氣逐漸上升,陰血相對不足,容易出現肝火過旺的現象。高血壓患者在春季容易頭暈、頭痛加重,尤其是驚悸前後,部分老年人容易發怒,導致中風、心梗等疾病。年輕人因為陽氣驟升,容易出現青春痘、怕熱、多汗等癥狀。因此,在受到驚嚇時要註意情緒保健,盡量預防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通過發現和轉移來消除,不要上火。運動可以選擇慢跑、太極拳、冥想等空調。此外,人們還可以吃壹些護肝的產品,如韭菜、薺菜等護肝蔬菜。
春天來了,調整壹下作息時間。
驚蟄前後,陰寒之氣逐漸下降,陽氣上升,人體血管松弛,大腦供血較冬季減少,中樞神經系統興奮性減弱,常使人感到懶洋洋的,註意力不集中,容易疲勞,常想睡覺。這就是所謂的“春眠”現象,所以古代就有“春日的這壹個早晨,我輕快地醒來”的名句。同時,由於白天長,夜晚短,睡眠時間相對減少,所以健康促進提倡人們適當早起以適應天然氣。
有哪些要避免的誤區?
誤區壹:慢性肝病患者對養肝的誤解
1.養肝就是為了多吃養肝的中藥?
其實“滋補”主要是指調養,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不是進補。僅僅依靠藥物遠遠達不到養肝的目的。
2.“以汙補汙”能養肝?
壹般適量食用少量動物肝臟可能對肝陰虛患者有壹定的食療作用。但由於肝臟是人和動物最大的解毒器官,含有大量的膽固醇和壹些有毒有害物質。大量食用會增加肝臟的負擔,更容易引起慢性肝病患者的各種並發癥。
誤區二:“春捂”不當。
人們常說“春捂秋凍”。但大多數年輕人認為自己火力強大,可以抵禦外患入侵。他們早早脫下冬裝,換上單衣單鞋。老人小孩因為冰凍受寒,春天捂頭。當他們大汗淋漓的時候,他們不想脫衣服散熱。因此,“彈簧蓋”需要特別註意:
1.冬天不要急著收衣服,等溫度穩定了再換;
2.出門帶件薄外套,根據溫差隨時增減衣服;
3.不要捂著頭,以免出汗,容易導致感冒。
誤區三:過早卷起褲腿。
“百病從寒起,寒始於足下。”腳與全身各器官關系密切,腳位於人體的末端,遠離心臟。當人體阻止熱量過度散發,外周血管收縮,血流受阻,足部溫度明顯下降時,更易受外邪侵襲。
驚蟄季節還是忽冷忽熱,有時候剛開始很冷,早晚溫差太大;雨量大,濕度大,過早卷起褲腿會使風寒濕邪隨經絡從腳踝侵入人體,導致人體各關節酸痛不適,久之難以痊愈。
誤區四:睡多了不困?
現代醫學認為,“春困”是春季氣溫升高引起的暫時生理現象,而驚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發病最快的季節,所以春困更加明顯。很多人往往單純的認為只要多睡覺就可以不困了。
事實上,過多的睡眠並不能符合春天的特點,反而會抑制陽氣的上升,使人更加困倦、無精打采,結果就是越睡越困。春天,妳可以晚睡,早起,慢慢走,或者去郊外的曠野放松放風箏。在欣賞自然風光的同時,可以鍛煉身體各個部位,加快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從而真正緩解春困。
誤區五:飲食肥美香甜可口。
現代人春天的飲食豐富、甘厚,但清淡,導致肝木過多,抑制了脾胃的消化功能。同時導致人體衛氣不穩,各種外感邪氣頻繁入侵體內,引發各種急性病,後期恢復遙遙無期,無法快速治愈。
中醫認為,少吃酸味可以防止肝氣過盛,甜食可以滋養脾胃,但這個“甜”並不等同於甜食,而是壹部分具有滋潤特性的食材。如果理解錯誤,攝入過多的糖,尤其是慢性肝病患者,不能及時代謝,會加重肝膽負擔,使病情進壹步惡化。
驚嚇期間的食物推薦
韭菜
雖然四季都有韭菜,但春天的韭菜最好吃,可以防止春天肝氣過盛,影響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
小方子:韭菜肉蓯蓉粥
原料:粳米100g,肉蓯蓉10-15g,鮮韭菜50g。
做法:韭菜洗凈切段,與粳米、肉蓯蓉* * *同煮成粥,調鹽溫服。
功效:此粥能補腎壯陽、健脾養胃,適用於早泄、腰膝冷痛、尿頻、夜尿多、體質虛弱、勞傷內傷、惡寒、脾胃虛弱、陽虛便秘等。
竹筍
竹筍含有較多的維生素A和維生素C,有助於腸胃蠕動,防止皮脂過剩。苦竹和鮮筍有消炎清熱作用,預防感冒。
小食譜:竹筍枸杞湯
材料:竹筍250克,枸杞30克,瘦豬肉250克,鹽4克,蔥和姜10克,糖6克,白油50克。
做法:瘦肉洗凈,去筋膜,切成2寸長的肉絲;將竹筍切成等長的細絲,枸杞洗凈備用;炒鍋用植物油燒熱,將肉絲和筍絲同時放入炒鍋,煮料酒,倒入清水,放入枸杞,水開後加入糖和鹽調味,即可食用。
功效:本藥膳具有滋養臟腑、潤澤肌膚、補中益氣的作用,適用於視物模糊、面黃肌瘦等。對食物過敏和胃潰瘍患者慎用。
桑葉
桑葉具有類似人參的滋補、抗衰老作用,能有效緩解老年人更年期情緒激動、脾氣暴躁,減少老年斑的作用。
小食譜:桑葉紅薯粥
原料:鮮桑葉100g,紅薯、粳米各100g,冰糖適量。
做法:將桑葉和紅薯洗凈,然後將紅薯切成小條,將桑葉放入棉紗袋中,加入粳米煮粥,與冰糖拌勻。
功效:此粥具有祛風清熱、健脾利濕的功效,其中紅薯能健脾和胃、補虛益氣,並含有豐富的糖、蛋白質、纖維素和多種維生素。紅薯和米粉混合食用,可以獲得更全面的蛋白質補充。
鑄造
薄荷性涼,味辛,為清腦、疏肝解郁、清腦之藥。具有藥食兩用的功效。當它被帶進藥膳時,它能驅散邪氣,緩解疲勞,使人感到芳香。
小食譜:薄荷豬肝
材料:新鮮薄荷葉30g,豬肝250g,黃花菜25g,料酒,澱粉,糖,蔥,姜,蒜,鹽。
做法:將薄荷葉洗凈,切成細絲;豬肝洗凈切片,用澱粉、鹽、醬油、糖抓勻;黃花菜洗凈,切成兩半;鍋內倒入植物油,燒至六成熱,放入蔥姜爆香,再放入豬肝翻炒至變色,再放入薄荷葉、黃花菜、鹽、醬油翻炒至熟。
功效:此菜能祛風、利尿、解毒,適用於肝陽上亢、肝風內盛頭痛、目赤腫痛、水腫便秘等癥。
本文作者是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中醫預防保健科主任方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