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內脂方防風湯來自《朱仁康臨床經驗集》,由生地黃30g、玄參12g、丹參15g、當歸9g、白芍9g、茜草9g、紅花9g、黃芩9g、苦參9g、蒼耳子9g、白鮮皮9g、甘草9g組成。
功效補血養營,祛風除濕。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方二楊倩Xi風湯出自《朱仁康臨床經驗集》,由紫貝齒30克,珍珠母30克,生地黃、熟地黃、磁石、龍骨、牡蠣、赭石15克,當歸、何首烏、白芍9克組成。
具有潛陽熄風、養血和營的功效。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方三五蛇祛風湯出自《朱仁康臨床經驗集》,由烏梢蛇、荊芥、防風、羌活、黃芩、金銀花、連翹各9克,蟬蛻、白芷、黃連、甘草各6克組成。
功效:搜風清熱,解毒止癢。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方思全蟲方出自《趙炳南臨床經驗集》,由全蠍6克、皂角6克、苦參6克、皂角12克、蒺藜和炒槐花15 ~ 30克、威靈仙12 ~ 30克、白鮮皮和黃柏65433克組成。
祛風解毒,燥濕止癢的功效。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吳芳搜風解毒飲的出處是《中醫皮膚科綱要》,由土茯苓31g,防風、木通、金銀花、木瓜、薏苡仁、白鮮皮、皂角9g組成。
祛風、利濕、止癢的功效。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方六金禪退壹湯來源於《中醫皮膚科綱要》,由桂枝、豬苓、防風、蟬蛻各9克,茵陳65438±02克,金銀花、連翹65438±05克,郁金、蒼術、薏苡仁、大棗各6克組成。
祛風清熱利濕的功效。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方芪四物湯源於中醫皮膚科的診療,由當歸9克、亞麻9克、秦艽9克、白芍12克、生地65438克、何首烏65438克、石斛、鉤藤、玉竹、山藥、沙參30克、蒺藜65438克組成。
功效:養血潤膚,祛風止癢。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方巴首烏飲的源頭是中國中藥秘方大全,由何首烏組成。15g、牡丹皮8g、生地黃12g、熟地黃10g、當歸3g、地膚子、蒺藜、僵蠶、玄參、甘草5g。
祛風涼血,健脾利水的功效。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防舊皮癬湯出自《四肢皮膚病診療方大全》,由生地黃20g、當歸10g、赤芍、黃芩、苦參、蒼耳子、白鮮皮、地膚子、珍珠母30g、生甘草6g組成。
清熱涼血,祛風止癢的功效。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四肢皮膚病診療方大全》防氏消風散加味源由當歸、防風、知母、苦參、荊芥、白鮮皮、地膚子65438±00克,生地65438±05克,甘草6克,蟬蛻6克,生蠔30克組成。
涼血清熱,祛風止癢的功效。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方氏益陽血消風散的修改出處為《四肢及軀幹部皮膚病診療選方全集》,由熟地黃、何首烏、當歸、荊芥、蒼術、火麻仁、蒺藜、苦參各65438±02克,炙甘草、蟬蛻各6克組成。
功效:養血清熱,祛風止癢。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處方12地黃飲子修改出處《四肢及軀幹部皮膚病診療方大全》由生地、熟地各20g,當歸、玄參、丹皮、蒺藜、僵蠶各10g,紅花、甘草各6g,磁石、生牡蠣各15g組成。
功效:養血潤燥,息風止癢。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方氏三豐選湯由生地黃65438±05g,玄參、丹參、當歸、白芍、地膚子65438±00g,紅花、甘草6g,苦參、黃芩、蒼耳子、白鮮皮65438±02g組成。
功效:養血潤燥,息風止癢。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方氏四五蛇祛風湯加減出處為《四肢皮膚病診療方大全》,由烏梢蛇、黃芩、金銀花各65438±02g,荊芥、防風、白芷、羌活、連翹各65438±00g,黃連、蟬蛻、甘草各6g組成。
功效:搜風,清熱止癢。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2)方方-羊蹄根散,外治法,出自《醫派金鑒·外科心要》,由羊蹄根粉83g,枯礬23g組成。
功效止癢。
方法研磨均勻。
用米醋搓癬。
方二白朱砂散由朱砂、雄黃、煆象皮、硼砂、蟾酥1.5g、煆白朱砂6g組成。
功效止癢。
制備方法是細粉。
用法:將生桐油塗於患處,用火烘烤。
方三治癬方出自正宗外科,由木槿皮6克,輕粉1.5克,斑蝥7條,大風子7條組成。
功效:殺蟲止癢。
方法2杯水煎壹半,露1夜。
用法蘸取患處。
方思萬玄痹消方來自正宗外科,由芙蓉皮120克,輕粉12克,雄黃各12克,白藥湯4餅,斑蝥3克,巴豆(去油)4.5克,大黃60克,海桐皮60克組成。
功效:殺蟲止癢。
制備方法是極細粉,陰陽調和。
用法和應用。
秘方五傳寧陽散出自松雅醫道,由木槿皮30克、青夫人7片、紅夫人7片、斑蝥3片、貝母15克、檳榔2片組成。
功效:起泡止癢。
方法:用水浸泡3天,碾碎。
用法:用穿山甲水煮,用鵝毛擦。
劉放銀粉由“擇枝精華”中的輕粉、黃丹、白蕉香、瀝青等份混合而成。
功效:殺蟲止癢。
法律是最後的。
使用方法:與香油混合,擦拭後塗抹。
方芪剪刀粉,來源於對瑞珠湯經驗方的重新整理,由莖皮240g、草屑120g、白芨14g、巴豆14g組成。
功效:保濕止癢。
該方法被精細地研磨。
用法:吸取清水,調至糊狀敷患處。
方八五黃散源自《本草綱目》,由大黃、硫磺、雄黃、姜黃、藤黃等份組成。
功效:殺蟲止癢。
制備方法是細粉。
用法將茶油塗在患處。
方九川芙蓉散出自魯夫禁方,由7只斑蝥(去頭去足)、5只巴豆(去油)和9克芙蓉皮組成。
功效:殺蟲止癢。
制備方法是細粉。
用法:用醋擦。
方氏消妙散由雄黃9克、立陶宛僧9克、砒霜6克、枯礬15克、硫磺30克(燒酒,地中煮1夜)組成。
具有祛濕、殺蟲、止癢的功效。
制備方法是細粉。
用法:將煨好的生姜蘸藥。
源於“淡臺玉案”的方石壹劉廣粉,由斑蝥(去翅腳)、大風子6克、芙蓉皮9克、枯礬、輕粉9克、三氧化二砷1.5克組成。
具有祛濕、殺蟲、止癢的功效。
制備方法是細粉。
用法:用醋擦。
12號方的綠色粉末來自趙炳南臨床經驗集,由90克硼砂和30克自然銅組成。
功效:祛濕祛風,殺蟲止癢。
法律是最後的。
用法:黃瓜、茄子皮、生姜蘸藥外敷或與10%藥膏混合外敷。
防石散花冰散由皮膚科處方和藥物手冊中的冰片15g、花椒60g、細辛3g組成。
效果是清涼止癢。
方法:將藥物放入碗中,蓋上玻璃板,用火加熱,刮掉玻璃板,將藥物混合均勻。
用法:用95%酒精塗抹或制成0.5%花冰粉劑酊劑外用。
方萬旋散由樟腦0.6克、鉛粉0.3克、雄黃0.3克、硫磺0.5克、砒霜0.1克、斑蝥1克、全蠍3克、草烏1克組成。
功效:祛濕祛風,殺蟲止癢。
制備方法是細粉。
用法:先用鮮羊蹄根蘸醋擦患處至發紅,灑在濕人身上,幹人用香油調,每日1次。
方世武止癢洗方來源於中西醫結合治療常見皮膚病,由刺猬皮9克、枳殼9克、林蛙(車前草)9克、紫草15克、紫花地丁65438克組成。
功效:祛濕、祛風、止癢。
用水煎服,煙熏。
方皮炎洗劑來自北京精選中草藥制劑,由透骨草、艾葉6克,防風、馬齒莧、蒲公英、黃芩、紫花地丁、羌活、獨活4.5克,甘草3克組成。
具有清熱解毒、祛風止癢的功效。
方法:將藥物用酒浸泡5-6天。
用法:過濾後塗於患處,每日兩次。
方十七雄黃明礬洗劑出自《皮膚科外用藥手冊》,由雄黃、明礬、醋組成。
功效:祛濕祛風,殺蟲止癢。
前兩味為末,加醋稀釋糊狀。
用法:塗於患處,每日2 ~ 3次。
防石八路紅洗液由爐甘石(水中飛的黃連)、赤石脂粉各15g、甘油15ml組成。
清熱解毒的功效。
方法:將藥物加水合成100 ml。
用法:外敷於患處。
方氏酒羊蹄根酒,朱仁康臨床經驗集,由180克羊蹄根和360克75度白酒組成。
功效:殺蟲止癢。
方法:將羊蹄根粉碎,用酒精浸泡7天,過濾去渣。
用法:用棉簽或刷子蘸取患處。
房二氏羊蹄根酒第二源,趙炳南臨床經驗集,由羊蹄根、土槿皮65438±080克,制川烏、檳榔、百部、海桐皮、白鮮皮、苦參30克,蛇床子65438±05克,千金子、地膚子、馬錢子、蛇、蜈蚣粉9種組成。
功效:殺蟲止癢。
方法:將所有藥物放入2.5升高粱酒中,密封於大瓶中,浸泡15 ~ 30天,去渣。
用法:用刷子蘸藥,塗於患處。
方二十壹蒸酊來自於中西醫結合治療常見皮膚病,由蒼術、黃柏、防風、獨活、苦參、五倍子各30克,核桃仁60克,白鮮皮60克組成。
功效:祛濕、祛風、止癢。
方法:加入1.5升白酒或75%酒精,浸泡1周。
外用用法。
方二氏止癢酒出自《常用藥物制劑》,由白鮮皮、荊芥、苦參各150克,白酒適量組成。
具有清熱解毒、祛風止癢的功效。
前三種成分為粗粉,用白酒浸泡7 ~ 14天,濾渣,濾液與壓榨液合並。靜置24小時,過濾,加入白酒至1升。
外用用法。
方23號斑蝥酊是治療潰瘍的外用藥源,由斑蝥24克、輕粉3克、冰片3克、雄黃9克組成。
功效:保濕止癢。
燒酒的制作方法或在400毫升70%酒精中浸泡1天。
用法:塗於患處,面積不宜大,3 ~ 5 cm為宜。把裏面的東西拿出來包紮壹下。
處方24斑蝥酊ⅱ出自《中醫皮膚病綱要》,斑蝥15g,70%酒精100ml。
功效:起泡止癢。
泡1周。
用法:塗於患處,起泡,抽出內容物,包紮。
方25土槿皮酊來自《中醫常見病臨床手冊》,由土槿皮90克、水楊酸25克、甘油25毫升、純酒精300毫升組成。
具有清熱解毒、祛風止癢的功效。
方法:將土槿皮用酒精浸泡7天,去渣,加入水楊酸(溶於酒精)和甘油。
用法:塗於患處。
方26號土槿皮酒來自《中醫常見病臨床手冊》,由30g土槿皮和300ml白酒組成。
具有清熱解毒、祛風止癢的功效。
浸泡後過濾汁液去除殘渣,或者用醋浸泡。
用法:外用。
方27牛皮癬1號液來源於皮膚科處方及用藥手冊,由白芨、土槿皮500克、檳榔500克、百部、花椒、核桃仁250克、斑蝥60克、水楊酸、苯甲酸組成。
功效:祛濕祛風,殺蟲止癢。
在制備方法之前,將五種粉碎的材料放入滲漉器中,然後將元寶楓和斑蝥放在上面,加入白酒或60% ~ 75%的酒精浸泡5 ~ 7天。最後,將5%水楊酸和10%苯甲酸按比例加入到浸出液中,攪拌溶解。
用法:塗於患處。
28號方復方蛇床子酊源自皮膚科外用藥手冊,由蛇床子9克、白芷9克、百部9克、白酒100 ml組成。
功效:祛濕祛風,殺蟲止癢。
方法:將藥物用酒浸泡5-6天。
用法:塗抹於患處,每日兩次。
處方29復方黃連酊來自皮膚科外用藥手冊,由黃連30g,肉桂9g,斑蝥5,全蠍5,蜈蚣5,白酒500ml組成。
功效:祛濕祛風,殺蟲止癢。
方法:將藥物用酒浸泡5-7天。
用法:塗於患處,每日2 ~ 3次。
處方30復方斑蝥酊出自《中醫簡明皮膚科》,由斑蝥12,全蠍16,烏梅肉30g,芒硝12g,75%酒精480ml組成。
止癢、軟堅的功效。
方法:直接將藥物浸泡10天,過濾。
壹天用幾次。
31號方神經性皮炎液,出自《中醫皮膚病綱要》,由紫荊花、穿山甲、皂角、白芷、桂枝、萬磊、雄黃31克,斑蝥3克,樟腦15克,50%酒精1升組成。
功效:保濕止癢。
方法:除雄黃和樟腦外,其余藥物用酒精浸泡20天,過濾去渣,再加入雄黃和樟腦。
用法搖勻外用。
方32神經性皮炎藥液“國醫精品集”第二源由羊蹄、川烏、草烏、天南星、半夏65438±000克,蟾酥、鬧羊花、蓽茇80克,土槿皮酊320毫升,阿莎麗50克,50%乙醇適量。
功效:保濕止癢。
制備方法是棕色透明的酒精溶液。
用法:每天揉擦患處2 ~ 3次。
三源方藥33神經性皮炎藥水“精選中草藥制劑”由生草烏3克、生半夏3克、生天南星和阿莎麗1.5克組成。
功效:保濕止癢。
方法:研磨成粗粉,用200毫升60%來蘇水浸泡65438±0周,過濾。
用法揉擦患處。
方蛇筋酊來源於北京中醫學院學報,1984: (6)
由蛇床子50克,木槿皮、苦參、皂角、白鮮皮30克,花椒、核桃仁65438±05克組成。
清熱燥濕止癢的功效。
方法:用25%酒精1.5升浸泡7天。
用法:每天揉擦患處2 ~ 3次。
35號癬皮水來自《朱仁康臨床經驗集》,由土槿皮620克、紫荊皮310克、苦參、樟腦、墨利亞神女皮150克、地榆、千金子50個、斑蝥100(裹布)、蜈蚣30條組成。
功效:祛濕祛風,殺蟲止癢。
方法:將土槿皮等五種材料打碎成瓶,加入5升75%酒精,斑蝥、千金子等。加入密封浸泡65438±0 ~ 2周。加入樟腦溶解濾渣。
用法:塗抹於皮膚病變處。
神奇的治癬藥36號來自飼料鶴亭季芳,由斑蝥15g、百部60g、檳榔、土荊皮、楓香子、白芨、花椒各30g組成。
具有祛濕、殺蟲、止癢的功效。
制備方法是浸泡在燒酒中。
用法:外用。
方三七大風子油源《朱仁康臨床經驗集》由6250毫升大風子油、310克硼酸、30克冰片、0.3克麝香組成。
功效:祛濕祛風,殺蟲止癢。
外用用法。
配方38斑蝥醋來自朱仁康臨床經驗集。組分A:土槿皮180克,蛇床子和百部各125克,斑蝥(布)3克。乙:硫磺125克,樟腦、白信、輕粉各18克。
功效:祛濕祛風,殺蟲止癢。
方法:先將A藥浸泡在5升米醋中1個月去渣,再加入B藥..
用法刷子蘸取患處。
斑蝥39方醋浸劑來自《趙炳南臨床經驗集》,由全蠍16,斑蝥12,芒硝12克,烏梅30克,米醋500克組成。
它柔軟、緊致、潤膚、止癢。
方法:浸泡藥用醋1周。
用法:塗於患處。
防思氏復方藏紅花醋來自皮膚科外用藥手冊,由藏紅花6克、樟腦6克、密陀僧6克、冰片2克、醋適量組成。
功效:祛濕祛風,殺蟲止癢。
把它做成稀糊狀。
用法:塗於患處,每日2 ~ 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