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轉移性右下腹疼痛史。右下腹持續疼痛,陣發性加重。伴隨惡心、嘔吐或發燒,下腹有壓痛。合並腹膜炎時,可出現不同程度的腹肌緊張和反跳痛。闌尾有膿腫時,局部有壓痛性包塊。急性患者常先有上腹痛或臍周疼痛,後疼痛轉向右下腹,伴發熱、惡心嘔吐,右下腹壓痛明顯,反跳痛,腹肌緊張,右腿不敢伸直。如果病情嚴重或處理不當,可發生闌尾穿孔,導致腹膜炎;慢性患者可無典型的急性起病史,僅表現為右下腹反復發作或反復隱痛。如果急性闌尾炎采用非手術治療,部分會轉為慢性闌尾炎。闌尾炎患者壹般需要切除闌尾才能治愈。
輔助檢查:白細胞或中性粒細胞總數增加。
防己大黃牡丹皮湯由大黃20克、牡丹皮15克、薏苡仁50克、蒲公英20克、冬瓜籽50克、敗醬草30克、桃仁15克、紫花地丁30克組成,具有化瘀導滯的作用。
主要用於血瘀型闌尾炎。
方傑薏苡仁、冬瓜子、敗醬草、公英、紫花地丁解毒排膿;大黃同裏被俘;牡丹皮、桃仁祛瘀導滯。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方二黃兒牡丹湯源於何雲洲。福建中藥,1966,11(1):17由黃連9克,黃芩9克,牡丹皮9克,白芍12克,當歸尾9克,金銀花30克,連翹12克組成。
主要用於濕熱型闌尾炎。
方劑利用黃連、黃芩的苦寒瀉火解毒,還能清大腸經濕熱。借助牡丹皮,能涼血散血,還有祛瘀生新、排膿止痛的作用。金銀花利翹是消炎解毒的良藥,並有抗菌作用,可治療多種熱性感染性疾病。薏苡仁味淡而甘,性微寒,善消炎、利濕、排膿、散結。甘草緩解各種因此,本方有治療腸癰的功效。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方散解毒消癰湯來自董建華經驗,由金銀花12g、連翹12g、蒲公英30g、敗醬草30g、丹參22g、元胡12g、大黃4g、丹參、桃仁、元胡、大黃12g、烏藥9g和陳皮組成。
具有清熱解毒、消癰散結的功效。
主要用於濕熱型闌尾炎。
方潔銀花、連翹、公英、敗醬草具有清熱解毒、消癰散結的作用;丹參、元胡、大黃活血化瘀、導滯。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方思傅毅紫敗醬粉原產於唐祖宣等地。北京中藥,1987,(5):32由薏苡仁100g、敗醬草30g、附子30g組成,脈數增減會幹涸,增加黃色15g(下部);發熱患者,加金銀花30克(下半部);腹痛劇烈加白芍30克。
功能:利尿止痛,通腑排膿。
主治闌尾炎。
用法:將附子用1000毫升水煎煮30分鐘,然後加入薏苡仁和敗醬草,煎煮500毫升,過濾;加入500毫升水,煎煮至300毫升,過濾;第三次煎液加水500毫升,煎至200毫升,過濾;將三種藥液混合在壹起,每次服用200ml,間隔2小時服用1次。
薏苡仁,祛濕排膿,附子加工溫腸止痛,敗醬草可加強排膿功能。
吳芳紅藤牡丹大黃湯出自《余無言醫案》,由紅藤30g、牡丹皮15g、大黃15g、桃仁膏12g、元明粉12g、瓜蔞12g、赤芍9g組成。
主治闌尾炎。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根據馬尾藻的苦味,具有清熱解毒、活血祛風的功效,有明顯的抗微生物感染、消腫止痛作用。現代廣泛用於治療腸癰、類風濕性關節炎、痛風等關節腫痛。大黃、芒硝瀉下,以導滯;牡丹皮、桃仁泥、赤芍涼血活血;瓜蔞子排膿。
方白合劑來自。浙江中醫藥,1979,5 (6): 213。
加入紅藤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牡丹皮10克、熟大黃10克、桃仁12克、紅花6克、金銀花、蒲公英和柏樹。闌尾膿腫,加上乳香和沒藥;腹脹嚴重者,加木香、枳殼;大便幹秘者,用生大黃。
具有活血化瘀、排膿清腸的功能。
主治闌尾炎。
本方主藥為紅藤、白花蛇舌草,活血化瘀,治腸癰。丹參、桃仁、紅花強化祛瘀排膿功能;大黃瀉熱清腸。
用水送服,早晚分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