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腸道不好,慢性腸炎,常年腹瀉。可以用什麽方法治療?

腸道不好,慢性腸炎,常年腹瀉。可以用什麽方法治療?

分類:醫療衛生

問題描述:

腸道不好,慢性腸炎,常年腹瀉。可以用什麽方法治療?針灸能治好嗎?食物能做什麽來治療這種疾病?身體上有哪些穴位可以治療?請給我壹些建議。

分析:

什麽是慢性腸炎?

慢性腸炎壹般是指腸道的慢性炎癥性疾病,可由細菌、黴菌、病毒、原蟲等微生物感染引起,也可由過敏和過敏反應引起。臨床表現為慢性或反復發作的腹痛、腹瀉、消化不良,嚴重者可出現粘液便或水樣便。

該病可由急性腸炎遷延或反復發作引起,病程在2個月以上。長期疲勞、情緒激動、精神壓力過大、營養不良都可能是慢性腸炎的誘因。也可繼發於咀嚼障礙、胃酸缺乏、胃大部切除術、腸道寄生蟲病等疾病。

根據臨床腹瀉增加,大便稀,甚至水樣便,伴有腸鳴音,但無急性腹瀉和營養不良,結合反復發作史或存在慢性腸炎,診斷壹般不難。

哪些因素與慢性腸炎的發病有關?

(1)慢性腸道細菌感染性疾病:如慢性細菌性痢疾、潰瘍性腸結核、沙門氏菌感染、腸道菌群失調等。

(2)腸道寄生蟲病:如慢性阿米巴痢疾、慢性血吸蟲病、腸鞭毛蟲病、結腸囊纖毛病、腸道蠕蟲病等。

(3)非細菌性炎癥:如克羅恩病、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腸炎、結腸憩室炎、結腸息肉合並結腸炎等。

(4)腸道腫瘤:如結腸癌、直腸癌、小腸惡性淋巴瘤。

(5)胃源性慢性腹瀉:如慢性萎縮性胃炎、進展期胃癌及胃空腸造口術後。

(6)胰源性慢性腹瀉:如慢性胰腺炎、晚期胰腺癌等。

(7)肝膽疾病引起的慢性腹瀉。

(8)內分泌代謝紊亂:甲亢、慢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垂體功能減退、糖尿病。

(9)尿毒癥、糙皮病、放射性腸炎和硬皮病。

(10)痙攣性結腸(過敏性結腸炎),神經精神性腹瀉。

慢性腸炎有哪些病理變化?

病變多為急性腸炎延誤治療或誤治誘發,胃腸黏膜充血、水腫、滲出並逐漸加重,其表面有片狀黃色滲出物,呈彌漫性形成;粘膜皺襞壁層腐爛面加深或出血量大;淺表上皮細胞壞死脫落更嚴重。由於粘膜血管損傷嚴重伴有出血,血漿外滲更明顯,粘膜下層有出血,水腫很穿孔,或腸粘膜紊亂,腸痙攣,腸曲縮短,胃腸道或腸曲間瘺及結腸袋加深或消失,充盈缺損等。,有時伴有腸憩室,或直腸癌和結腸癌病變。

慢性腸炎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1)胃腸道癥狀:間歇性隱痛、腹脹、腹痛、腹瀉是本病的主要表現。尤其是在吃了冷的、油膩的食物、情緒波動或疲勞之後。排便頻率增加,壹天幾次或幾十次,* * *摔倒,大便不舒服。在慢性腸炎急性發作時,可出現高熱、腹部絞痛、惡心嘔吐、急便如水或粘稠血便。

(2)壹般癥狀:慢性疲勞,面色晦暗,精神萎靡,氣短懶動,四肢無力,畏寒怕冷。例如,在急性炎癥期,除發熱外,還可見脫水、酸中毒或休克出血。

(3)體征:長期腹部不適或腹部隱痛。體格檢查以腹部、臍或腹部為主,有輕度壓痛,腸鳴音亢進,脫肛。

慢性腸炎的實驗室檢查怎麽樣?

(1)外周血檢查:血常規檢查白細胞、紅細胞增多,血沈加快。

(2)常規大便或培養:異常常見,可見少量白細胞、紅細胞或膿細胞。如細菌感染,可發現致病菌。

慢性腸炎的診斷依據是什麽?

(1)發作期間腹瀉腹痛。久病之後會出現慢性營養不良。體檢可有腹部壓痛。

(2)大便可見白細胞、紅細胞及少量膿細胞。糞便培養可發現病原體。

(3)X線鋇劑檢查和結腸鏡檢查可排除其他特異性腸道炎癥。

慢性腸炎應該和哪些疾病鑒別?

(1)原發性小腸吸收不良綜合征:該病的典型癥狀是脂肪性腹瀉。大便顏色淺,量多,呈油狀或泡沫狀,常浮於水面,有臭味。大多伴有腹脹腹痛,伴有乏力、消瘦、出血等營養不良。病程長,病情有輕有重。x線鋇餐檢查有利於診斷。

(2)腸結核:起病緩慢,多位於右下腹,陣發性絞痛,腸鳴音增強,大便習慣改變頻繁,幹濕交替。輕者僅有便溏,重者有粘液膿血便。可能會出現惡心、嘔吐、腹脹和食欲不振。體檢只顯示右下腹壓痛。輔助檢查:血沈迅速升高,結腸細菌試驗陽性,大便培養可見抗酸桿菌。纖維結腸鏡檢查被給予確認疾病。

(3)克羅恩病:是壹種原因不明的慢性腸道炎癥性疾病,起病緩慢,消瘦,厭食,乏力。腹痛位於肚臍周圍或右下腹。腹瀉壹開始是間歇性的,後來逐漸變成持續性的。每天3 ~ 6次,軟的或半流質的。右下腹壓痛,可觸及包塊。晚期表現為消瘦、貧血、腸道吸收不良、電解質紊亂。腸系膜動脈造影或內窺鏡檢查和活檢可明確診斷。

(4)特發性潰瘍性結腸炎:該病病因不明,是壹種與免疫有關的慢性疾病。多為潰瘍,累及結膜黏膜,多為青壯年。腹痛常表現為左下腹或全腹明顯,並伴有腸鳴音亢進。有厭食、消瘦、營養不良等癥狀。乙狀結腸鏡和活檢是可行的診斷。

(5)胃腸神經官能癥:此病為高級神經功能障礙引起的胃腸功能障礙。起病緩慢,臨床表現主要為胃腸道癥狀,如神經性噯氣、厭食、嘔吐、精神病性腹瀉、結腸激惹、脾曲綜合征等。

慢性腸炎的治療原則是什麽?

(1)適當休息,吃易消化的食物,戒煎炸和性食物。

(2)配合止瀉藥,可給予次碳酸鉍1 ~ 2g,每日3次;復方樟腦酊4ml,每日3次。

(3)解痙劑可為阿托品0.3 ~ 0.6毫克,壹日三次;普魯本辛15mg,每日3次。

(4)根據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選擇抗生素,但病情較長。也可用3%黃連素溶液或5 ~ 10g大蒜輸液2 00ml,每日保留灌腸1次,10 ~ 20天為1個療程。其他治療同急性腸炎。

(5)精神性腹瀉患者,可使用利便寧10mg,每日3次;苯巴比妥15 ~ 30mg,壹日三次。

慢性腸炎常用藥物怎麽樣?

(1)消炎止痛:對於細菌感染,除有效抗生素進行細菌培養外,可使用黃連素0.3g,每日3次;元胡止痛片3片,每日3次;胃腸靈4片,每日3次。如有發熱、脫水、休克,可適當使用抗生素,必要時輸液或吸氧。

(2)解痙止痛:阿托品0.5 ~ 1毫克,或645-2,5 ~ 10毫克,肌註;或1.5 ~ 30毫克普魯本辛,壹日三次。

(3)止瀉藥可選用堿式碳酸鉍1 ~ 2g,壹日三次;復方樟腦酊4mg,每日3次。

(4)精神性腹瀉患者,可服用力泉寧10mg,每日三次;或者安眠1片,壹天兩次。

(5)中藥:①對於脾虛泄瀉,可給予補中益氣丸或人參健脾丸。②腎陽虛泄瀉,傅貴八味丸或附子理中丸。③肝氣脾虛泄瀉給予痛瀉要方方耀或逍遙丸。

中醫如何識別慢性腸炎?

中醫沒有慢性腸炎的名稱,但根據其臨床特點,屬於慢性腹痛、慢性腹瀉的範疇。其病機可見脾胃虛弱,腎陽虛衰,肝脾不和,瘀血阻腸絡。病位在脾胃,與肝腎關系密切。其病理性質,本虛標實,虛實夾雜。脾胃肝腎氣虛,輔以胃腸功能紊亂,導致氣血紊亂、臟腑失調、陰陽失調等病理變化。清濁混降,行於大腸為瀉是其臨床特征。

(1)脾胃虛弱

久病或寒濕困於中焦,使脾胃虛弱。脾為中土,喜燥惡濕,主運為升。胃為臟腑,喜濕厭燥,主納而主降。兩者相輔相成,可以吸收和轉運水谷。目前脾胃虛弱,清濁不固,升降失和,導致氣機失調,水濕,谷滯,濕郁,腸腑濁,從而導致疾病的發生。

(2)腎陽不足

腎是先天之本,也是命門的火臟,主陽氣,有溫煦氣化、行氣活血、臟腑功能。腎陽不足,正氣衰竭,脾陽得不到陽的溫煦,導致脾腎陽虛,陰寒蘊結,胃不穩,中氣下陷,運化失準,泄瀉不止,疼痛不止,導致此病。

中醫如何認識慢性腸炎的發病機制?

(1)病因:本病的病因主要是由於飲食不當、情誌失調、房事過多引起的脾、肝、腎三臟功能失調。脾胃是後天之本。脾主精微水谷的運化,胃主受納,是水谷之海。當肝主疏泄之時,疏泄之氣有利於脾胃之氣的升降。腎為自然之本,命門衰,不能溫補脾陽,導致泄瀉耗病。

(2)病機:①定位:病位在脾胃,與肝腎關系密切。②病:實中有實,虛實夾雜。脾、胃、肝、腎之氣不合,導致清濁混淆,升降失和,以大腸泄瀉為標。③病機:本病的發生主要是由於先天氣虛,肝氣不散,脾胃不和,氣機失調,逐漸臟,臟腑失調。臨床特征為腹瀉、腹痛和腸鳴音。(4)發病:脾失健運,胃失和運,腎陽不足,肝失疏泄,導致消化吸收障礙,腹瀉。病情反復發作,時輕時重,纏綿難愈,病程長。

脾胃虛弱的慢性腸炎怎麽治療?

癥狀:腹瀉頻繁,排便時間延長反復,食後消化不良,食欲不振,食後不適,輕度攝入油膩食物,排便次數明顯增多,面色萎黃,精神萎靡,舌淡苔白,脈弱。

分析:脾胃虛弱引起的泄瀉,主要是脾氣虛弱,陽氣不清,運化失職,所以見大便泄瀉,五谷不融;脾虛不好,飯後食欲下降或胃悶不舒服,腹瀉時間長;脾胃氣虛,化源不足,導致面色萎黃,倦怠乏力;舌淡苔白,脈細,都是脾胃虛弱的表現。

治療:健脾益氣。

處方:以沈淩白術散為主方。

人參、白術、茯苓和甘草。砂仁、陳皮、桔梗、扁豆、山藥、蓮子肉、薏苡仁是治療脾虛泄瀉的常用方劑。若陽虛脾虛,陰寒,可配伍附子理中湯溫中散寒;若腹瀉久治不愈,中氣下陷,亦有脫肛,可用補中益氣湯,重用黃芪、黨參益氣、清脾止瀉。

肝氣健脾的慢性腸炎怎麽治?

癥狀:每當妳因抑郁而感到憤怒或緊張時,就會感到胸脅脹滿、噯氣、食欲不振、腹痛、腹瀉、舌紅、脈細數。

分析:七情受傷,情緒不穩,生氣時,氣不利,肝失達,失健,所以腹痛導致腹瀉。肝氣不舒,排泄異常,故胸脅脹滿悶,噯氣少。舌淡、脈細都是肝郁脾虛的表現。

治法:抑肝扶脾。

處方:以痛瀉方耀為主方。

處方中白術健脾補虛;芍藥養血柔肝;陳皮理氣健脾;防風清熱止瀉。* * *發揮疏肝解郁,健脾止瀉的功能。

脾腎陽虛的慢性腸炎怎麽治療?

癥狀:黎明前臍周疼痛,腸鳴腹瀉,腹瀉後有安全感,四肢冰冷,腰膝酸軟,舌淡苔白,脈沈細。

分析:腎陽虛不能溫脾土,但黎明前楊琪不振,陰寒盛,故見肚臍、腹部疼痛,腸鳴腹瀉,腹瀉後平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軟,舌淡苔白,脈沈,都是脾腎陽虛的表現。

治法:溫脾腎,澀澀止瀉。

處方:理中湯、申思丸。

申思丸中補骨脂和腎陽的研究:肉豆蔻、吳茱萸溫中散寒;五味子收斂止瀉。與理中湯同用,可溫中健脾,主要用於脾虛寒性泄瀉。如果老年人身體虛弱,腹瀉久治不愈,中氣下陷,宜加益氣、升陽、收斂之品,如人參、黃芪、訶子、石榴皮、赤石脂、炒稻殼等。,也可配合桃花湯,加強排便,止瀉。

瘀血阻腸絡的慢性腸炎怎麽治療?

癥狀:腹瀉時間延長,腹瀉後不適,腹部刺痛,局部疼痛,壓痛嚴重,面色晦暗,口幹,舌邊有瘀斑或舌暗紅,脈澀。

分析:腹瀉持續時間長,邪氣入絡,瘀血引腸絡,不動則痛,所以腹部有刺痛,疼痛是局部的,很痛;血瘀氣滯,所以腹瀉後有無窮無盡的感覺;口幹無飲,面色晦暗,舌邊有瘀斑,舌質暗紅,脈澀,都是血瘀內阻的表現。

治療:化瘀通絡,活血止血。

處方:少腹逐瘀湯為主方。

處方中蒲黃、五靈脂配伍當歸、川芎為君藥,延胡索、沒藥配伍活血止痛。桂心、小茴香、生姜溫經散瘀,使腸絡瘀血消散,進而止瀉腹痛。若氣血凝滯化為膿血,大便赤白粘稠,可與白頭翁湯同用,清熱涼血,利濕化瘀。

慢性腸炎的中醫辨證要點是什麽?

(1)辨病重點:慢性腹瀉起病慢,病程長,遷延久。每次因飲食不當、過度勞累而復發,常以脾虛證為主。或者病久而達腎,五更腹瀉,腰膝畏寒,是命火衰,脾腎俱病。如果治療的話,脾腎壹起治療。

(2)區分病情輕重:腹瀉常見。如果脾胃不敗,飲食如常,多為輕度,預後良好。如果拉肚子不能吃,身體瘦弱,腹瀉過度;或者長時間的瀉下滑下忍不住,導致津液枯竭,那麽每壹次陰陽變化都是嚴重的證候。《藏中經》雲:“病穴不能泄食,脈急而死。”可見,能不能吃東西,對於衡量腹瀉的嚴重程度有著重要的意義。

(3)寒虛的辨證:凡病程長、腹痛少、腹痛如按、便少、不渴者,多為虛證。大便物稀如水,腹痛溫熱,惡寒,腹脹,手腳不溫,多為寒證。

(4)辨證有證:泄瀉惡寒自汗,發熱頭痛,浮脈為風;腹瀉發生在炎熱的夏季,表現為體熱、煩渴、頭重自汗、脈數,屬暑;腹瀉伴有腹脹、惡心、酸敗、腐臭,對食物有害。

慢性腸炎預後如何,如何進行預防保健?

(1)預後:慢性腸炎經過及時恰當的治療,預後良好;如長期反復腹瀉,導致脾胃氣虛,久病補腎,病情加重。如果腎虛進壹步發展,既不能溫補脾陽,又不能固於下,導致泄瀉過盛,則此病易陰死陽,預後較差。

(2)預防:要加強鍛煉,增強體質,使脾旺不易受邪;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消滅蒼蠅,加強食品衛生和水源管理;不吃變質的食物,不喝生水,吃燙過的生果蔬,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好習慣。

(3)保健:註意休息和增加營養,給予易消化的食物,如米湯、粥湯等。徐若因寒腹痛引起的腹瀉,也可用淡姜湯治療,溫補脾陽,調理胃氣。不吃辣B032,肥膩,香甜可口的產品。如有可能,應采用紅外線、蠟療、拔罐、針灸、氣功等療法,以提高療效。另外,保持良好的心情,避免強烈的* * *,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 上一篇:蹄子和爪子有什麽區別?
  • 下一篇:闌尾炎偏方可以治療嗎?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