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味:甘、苦;平;無毒的
歸經:肝;腎;脾臟;胃經
【主治】清熱解毒,健脾利濕,通便。主黃疸,暑熱吐瀉,小兒疳積,水腫,小便不利,習慣性便秘,疔瘡癤子,毒蛇咬傷。
忌:過量使用引起腹瀉,孕婦多吃引起流產。
用法用量:口服:煎服,9-18g。外用:研磨、修整。
各種話語:
1.南寧藥理:清熱、消食、生津。治營養不良,止煩渴。
2.《廣東中醫》:治勞損血瘀,內傷咳嗽。
3.《貴州草藥》:清熱消腫,利水通淋。
4.《廣東中草藥》:清熱解毒,消食化滯。治療毒蛇咬傷。
5.廣州的植物群:扁豆,它的根在印度被用來治療胃痙攣。
節選:中華本草
別稱:翅莢決明、翅莢決明、寸那翅莢決明、翅莢決明、菜豆、印度黃淮、國槐、七金燭臺。
原產地:埃塞爾比亞(或熱帶美洲)、臺灣省等熱帶地區由於1909從印度引進,由顧於1967從美國引進。
分布:常作為園林觀賞樹種種植。
使用:
1.觀賞園林樹木。
2.行道樹。
3.醫藥用途:
味道:全草:葉:辛溫。
實用工具:
全草:祛風除濕,殺蟲止癢,潤腸通便。治療皮膚病、瘡腫、便秘;種子:治療蛔蟲病。
莖:株高3 ~ 5m,直立,分枝多。枝條細長、粗壯、多毛,幼枝下垂。
葉:大型偶數羽狀復葉,長40~60厘米,互生,有8~12對小葉。最低的壹對只生長在葉軸的基部,緊抱莖幹,與其他小葉保持相當大的距離。其他小葉卵圓形或卵圓形,長8~12厘米,寬3.5~4.5厘米,先端鈍圓或鈍圓。葉柄短,長0.2~0.3厘米。
花:黃花,多為黃色,從花的頂端開始,排列成總狀花序;花序長50~70厘米(無花部分長10~20厘米),先呈瓦片狀排列,後脫落(早落);芽尖棕黃色,下部金黃色。老化的花蕾從下部逐漸脫落,露出嬌嫩的花梗和艷麗的色彩。花梗長度0.8~1.5厘米;萼片橙紅色,膜質,5個萼片大小和形狀相似;5瓣以上不展開,略口袋狀,卵圓形或長圓形,長1.5~2厘米,先端鈍;兩個前面的雄蕊有大的和強烈彎曲的花藥。花期從秋季到春季。
果實:果實為莢果,長12~18厘米,寬2.5厘米,周圍有寬大的翅。成熟時沿腹縫裂開,內含50~70粒種子。種子菱形楔形,平。
特征:粗壯直立灌木,幼枝葉下垂,壹次羽狀復葉,小葉8~14對,頂對最大。從秋季到春季開花,花序很特別,站在莖的頂端,分枝多,叢生,每條分枝20厘米左右,花冠明黃色,葉片脫落大。豆莢有翅,線形,婀娜多姿,引人註目,花芳香,葉翠綠。它們是常見的觀賞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