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紅苗和我們現在叫的苗有區別嗎?

紅苗和我們現在叫的苗有區別嗎?

著名苗史學家吳新福先生的研究中提到,苗內支的形成時間大約在宋元以後。後來的“花苗、白苗、黑苗、幼苗、紅苗”五個支系主要是其他民族的稱呼,這種劃分主要是根據苗族服飾的顏色來劃分的。這個依據不是最科學的方法,但在壹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地區苗族的社會生活。另外,也有人根據語言、地域、發型等將苗族分為不同的支系,如三大方言區等等。

從苗支系的分布來看,貴州東北部、湖南西部、湖北西部、重慶東南部的地區,過去基本上都是叫“紅廟”的地區,支系比較單壹。但是現有的服飾還是有差異的。廣西的黔東南、融水、黔南是苗族支系最多的地區。貴陽和安順也是苗族分支較多的地區。從安順西部、四川南部到雲南的大部分地區的分支,基本上稱為“花苗”、“斜梳苗”(或“偏梳苗”)、“白苗”、“綠苗”、“盆圈苗”,但各地相同但服飾不同,形成不同的分支或亞分支(亞族群)。海南省苗族是相對獨立的支系,服飾與瑤族“金門”支系基本相同。

湘西黔東的支脈自稱“國雄[qo35oog35]”,以前叫“紅廟”,其分布中心是湘、黔、渝、鄂交界地區(即武陵地區)。使用的語言是苗族湘西方言,分為東部方言和西部方言。湘東方言主要在沅陵、蘆溪、辰溪和湘西古丈的部分鄉鎮使用。湘西的鳳凰、花垣、吉首、保靖、永順、龍山、麻陽、新晃,貴州的松桃、銅仁、江口、印江、石阡、德江、沿河、玉屏,重慶的秀山、酉陽、彭水、石柱、湖【省內的宣恩、鹹豐、來鳳】說西部方言。現在除了湘西、松桃、銅仁、秀山、彭水,部分縣還保留著自己的民族語言和服飾,其他縣基本都漢化了。清代乾隆、嘉慶年間苗族起義被鎮壓後,分支遷至貴州道真、甕安、務川、鳳岡等地。如今使用的語言是漢語,服飾與當地其他民族相似。他們遷居到黔東南的月亮山地區,貴州的望謨、紫雲縣的部分城鎮,廣西的河池、南丹、都安、環江縣的部分苗族,至今仍保持著自己的民族語言。這個分支的服裝是湘西式的。

因此,紅廟是部分地區苗族的別稱,“苗”是新中國成立後全國各地苗族的統稱,即族群名稱“苗”(僅指國內苗族)。紅廟也是苗族,現在已經很少用了。

  • 上一篇:不好意思,我經常生氣,有口臭,讓我很苦惱。我該怎麽辦?
  • 下一篇:中醫調理男孩女孩靠譜嗎?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