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介紹壹下日常生活中不同情況下按摩穴位可以緩解不適的情況。不僅能消除疲勞,強身健體,還能緩解疼痛。也可以自己在家做。
關元穴把手放在臍下,四橫指為關元穴。中醫認為,關元穴通過按摩、振動、艾灸,具有強身健體、強身健體、補中益氣、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功效。古人稱之為關元;人體與人體相遇的地方,被老子稱為壹切奇跡的玄門。現代研究表明,刺激關元穴可以調節內分泌,使新陳代謝成倍增加。另外,這種調節是雙相的,即功能亢進降低,功能衰退增強。因此,按摩和艾灸壹般適用於泌尿生殖系統和內分泌代謝疾病的治療,如腎虛、宮寒不孕、痛經、糖尿病等。健康人每晚睡前用手指按摩關元穴,對身體非常有益。
合谷穴合谷穴位於虎口。中醫四觀之歌裏有壹句面癱的話,意思是面部和口腔的問題都可以用合谷來治療。其實合谷的作用遠不止於此。研究表明,通過刺激合谷穴,可以大大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具體來說,可以顯著增強血液中白細胞的吞噬能力,戰鬥力提高3倍。免疫力增強了,生病的概率就降低了,身體自然就強壯了。因為穴位在手上,取用方便。平時可以用左右手互相按摩,增強體質。
內關穴西醫認為心臟是人體血液循環的中心,而中醫認為主靈心臟是臟腑中的君主,可見心臟的重要性。心強了,人體自然就強了。臧福科教授說,早在3000年前,古人就意識到內關有保護心臟的作用。內關位於手腕第三指上,是心包經的穴位。為什麽按心包經而不是心經的穴位?中醫認為心包是心臟病的壹個器官。因此,按摩此穴可治療冠心病、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緩解心絞痛、胸悶、心悸、失眠等癥狀。
足三裏。俗話說的好。鐵是鋼。這就是中醫常說的脾胃之本。都是有聯系的。沒有胃腸道的消化能力,五谷雜糧就無法轉化為人體的氣血,也就無法運動。足三裏,位於膝眼外下四指,具有調理脾胃、補中益氣、祛風除濕、扶正祛邪的作用。現代醫學研究證明,針刺足三裏穴能增強胃腸蠕動,提高各種消化酶的活性,刺激食欲,幫助消化,所以艾灸足三裏穴比吃老母雞好;說出來。此外,足三裏還有健腦、改善心臟功能、調節內分泌的作用。平時按壓或者艾灸這個穴位,對保健大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