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苔白,舌質淡,多為冷舌苔,黃舌苔。
舌苔白、舌質白的人,常伴有有形的四肢冰冷、手腳微溫,是陽氣不足所致的虛寒體質。
心陽不足的患者會出現心慌氣短,疲勞加重。患者可以服用壹些紅參黃芪湯作為茶飲,飲食上平時吃壹些溫陽散寒的生姜。
郭教授說,陽虛患者冬天要特別註意保暖,可以多吃熱粥,也可以做個棉襖穿。方法是用炒過的生姜浸泡棉花,然後晾幹,做成棉背心。
脾胃陽虛的患者往往胃疼怕冷,不思飲食,特別怕吃生冷的食物,有的還伴有腹瀉。胃痛患者可將幹姜(或高良姜)和水煎服後飲用,有暖胃散寒的作用。姜、白胡椒也可搗成泥,微熱敷臍,每日壹換。陽虛大便幹結的老人,可以水喝肉蓯蓉、附子、幹姜、蔥白。
有相關文章供妳參考-
註意舌苔,調整飲食
中醫認為,舌通過經絡直接或間接與許多臟腑的精氣相連,使之靈活,所以臟腑的病理變化往往可以從舌象上反映出來。觀察舌質和舌苔是中醫診斷的主要方法之壹。當出現以下變化時,要及時調整飲食,並仔細觀察是否生病,是否要去醫院治療。
⑴舌淡苔薄白:多為寒證,可見於感冒初期。可以選擇較溫熱的飲食,如紅棗、糯米粥等,軟食、湯類食物為宜。副食是清淡溫熱的牛肉湯、羊肉湯、蛋花湯、胡蘿蔔、洋蔥、紅糖等。、醋和姜用作調味劑。水果可以是蘋果、橘子等。少吃生冷食物,如涼拌、黃瓜、冬瓜、綠豆芽、螃蟹、田螺、鴨蛋等。避免冷飲。
⑵舌苔白膩,或白厚膩:多為寒濕,宜選用溫胃健脾、散寒祛濕的食物。品種同上。少用甜膩的食物,否則會導致腹脹,食欲不振。
⑶舌苔微黃,或黃膩:是脾胃濕熱或胃腸郁結所致,見於感染、發熱或消化功能障礙,常伴有口幹舌燥、煩躁易怒、大便幹結等癥狀。飲食上應選擇清熱利濕的食物,如白蘿蔔、番茄、絲瓜、藕粉、綠豆或薏米煮粥,水果可選擇山楂、梨等。
⑷舌苔薄或滑,或舌苔部分脫落:多為胃腸道濕熱或陰虛火旺所致,見於寄生蟲病或慢性消耗性疾病。可以選擇百合湯、雪梨、西瓜等具有滋陰降火、生津止咳作用的飯菜,忌食辛辣食物,如羊肉、大蒜、洋蔥等。
俗話說:每天拍壹張照片,妳就知道妳是不是有病了。壹個健康的人,照鏡子看自己的舌頭,應該是舌質軟潤,舌紅,顆粒細而均勻,苔白,濕度適中。這叫“舌紅苔薄白”。但是生病後,舌苔的質量和舌苔會發生變化。因此,定期觀察舌象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健康狀況,及時進行自我保健和調理。
現在去醫院看中年以上的中醫,很多醫生都把看舌看得比切脈重要。問完癥狀後,他們往往會說:“讓我看看妳的舌頭。”對此,河南中醫學院第壹附屬醫院消化內科郭教授解釋,中醫認為“舌為心之苗”、“苔為胃氣之根”,舌體與肺、心、肝、脾、腎等臟腑經絡相通。如果人體內臟有病變,可以直接反映在舌頭上。有經驗的醫生看舌,就像看月亮的沈浮。他壹眼就能知道妳的病情嚴重程度,妳體內的虛、寒、熱。
中醫把舌頭分為三個部分:舌尖反映心肺的變化,舌中間和兩邊反映肝脾的情況,舌根提示腎臟的病變。但郭教授表示,中醫與西醫的心、肝、腎功能不同,沒有必要硬性套用。
舌苔黃,舌紅,多為熱。
郭教授說,舌苔黃、舌質紅(即舌紅)的人,口苦咽幹,屬於熱致內熱。
心經有發熱、舌苔黃、舌紅並伴有急躁、失眠多夢,多為心經發熱。患者此時可以使用壹些清心火的藥物。如竹葉、蓮子泡水,每天勤喝茶時。如果睡眠不好,可以用百合、蓮子心、棗仁煮粥。對於口舌生瘡,可用野菊花60克。油炸後,壹天可以吃幾次。郭說,有壹位老幹部,他的嘴和舌頭生瘡多年,用了許多方法來治療。就用這個小方子,壹個月他就好了。
濕熱膀胱、舌紅舌苔黃膩的患者,伴有小便不凈的感覺,或小便時感到發熱、疼痛,多為濕熱膀胱,即西醫的尿路感染,水煎後可當茶喝。
肝經有舌紅邊紅,苔黃幹,目赤腫痛,或常有麥粒腫。因為肝經有火,用酒炮制的大黃可以泡水喝。郭認為大黃性寒,有止瀉的作用。用酒炮制後,可引大黃至龍頭,泄灼之火。
肺經熱,舌略紅,苔薄黃說明肺經熱,常見於感冒或咽炎初期。大便幹燥,冬淩草、大黃可微煎,每日當茶。喉嚨痛的可以用胖大海、麥冬、菊花泡茶,癥狀嚴重的可以加金銀花、山豆根、牛蒡子,便秘就會變黃。郭教授說,中醫有“肺與大腸表裏”之說。在病毒性感冒初期,用大腸熱毒去肺經之火的方法,往往能收到良好的療效。
口臭是指口腔中的壹種惡臭,表現為呼氣時有明顯的異味,刷牙、漱口時難以消除,使用口香糖、清潔劑時難以掩蓋。這是壹種來自內部的氣味。
口臭的主要原因是飲食不當、過量食用辛辣食物、過度勞累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引起的脾虛和胃腸功能紊亂,使食物在腸道內不能正常消化,大量食物殘渣不能排出體外,越積越多,形成毒素進入腸壁血液,從而損傷臟腑,引發各種疾病。沈積在腸道內的食物殘渣,長時間積累熱量,會產生異味,向上蒸發,通過口腔和鼻咽部形成口臭。
所以,要根治口臭,首先要清除腸壁和內臟中的血液毒素,讓腸胃恢復正常,讓沈積在腸道中的食物殘渣排出體外,根除口臭的第壹環節,從而根治口臭,恢復健康。
*治療口臭的中藥配方*
中醫認為治療口臭應以清肺胃熱、潤大腸燥為原則。藥方可以是竹葉石膏湯:石膏、蘆根各30克,生地黃、金銀花各12克,竹葉、麥冬、焦蕎麥、連翹、桔梗各9克,甘草3克,清水5碗半,溫服1碗。服藥期間,少吃蝦、蟹、竹筍、雞蛋、花生等脂肪多、不易消化的食物。
胃腸幹燥嚴重,腹部飽脹。可以喝火麻仁丸枇杷葉清肺湯:火麻仁、枇杷葉、桑白皮、黃柏、枳實、厚樸、白芍、杏仁、知母、麥冬各9g,大黃(下)6g,黃連、甘草各4g,分六碗用清水煎取壹碗溫服。對於便秘嚴重的患者,可酌情加入番瀉葉4.5克,加強通便作用。
慢性鼻炎或鼻竇炎引起的口臭患者:辛夷、蒼耳子、紫蘇葉、枳實、厚樸、魚腥草9-12g,甘草、薄荷葉(下)4.5g,水煎服。
飲用食療藥方:金銀花9克,茵陳9克,牛膝9克,紫蘇葉4.5克,雞蛋1個,冰糖少許,用糖水煮,或嚼茶葉,對消除口臭也有壹定作用。
偏方:
首先,吃新鮮的菜葉汁。將新鮮的白菜葉(或蘿蔔葉、萵筍葉)用水沖洗幹凈,用涼開水沖洗幹凈,晾幹,用刀切碎,用榨汁機榨汁。也可以在容器中搗碎,擰汁,用幹凈的紗布過濾。服用的時候可以加壹點涼水,每天早晚喝1杯,持續兩周。會有效果的。
第二,壹定要生吃生菜或葉子。將生菜切片,拌入適量橢圓鹽,靜置壹會兒,然後倒出鹽汁,加入少許優質醬油和味精,再淋上幾滴香油作為涼拌菜,味道相當不錯。將萵筍葉切碎,用少許鹽浸泡壹會兒,然後淋上香油,可以當菜用,治療口臭。
3.廣藿香葉9克,石菖蒲3克,湯煎,分兩次服用,每日1劑。
四、白蜜30克,溫水,1次燉。
5.甘草3克,川芎6克,丁香9克,白芷15克,分別研成細末,混合均勻,用蜂蜜制成藥丸,每日吞服兩次。
6.橘皮30克,洗凈,代茶水煎。治療吸煙引起的口臭,兩個藥方:1。取適量醋,包括口腔蠕動2 ~ 3分鐘,吐出,然後用清水漱口。2.取適量雙氧水(雙氧水),用水稀釋,先刷牙,再把雙氧水含在嘴裏,彎腰。避免吞咽,稍等片刻,吐出來,然後用水漱口幾次。如果長期口臭,並伴有體重減輕、發熱、關節痛,就要考慮患有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肝衰竭、缺鋅和癌癥。如果老年人持續口臭伴有咽痛、聲音嘶啞、咳嗽咯血等癥狀,或上腹部隱痛、腹脹等。,壹定要及時去醫院請醫生做相關檢查,以免延誤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