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癱1。自我按摩1。額顳肌患者或其他人用拇指或食指從眉弓向頭頂、從頭頂向額顳肌方向的眉弓處輕輕按摩。按摩時可以從眉弓到頭頂發際線輕輕推拉,也可以慢慢揉。2.大多數眼輪匝肌患者表現為閉眼功能障礙和流淚。主要原因是眼輪匝肌不能有效收縮,所以從突出的眼球上拉下來閉合。讓患者先閉眼,然後用指尖沿上下眼瞼之間的凹陷處或眼眶下緣按摩。由內向外,再由外向內,在上下眼瞼上輕輕推拉,有助於上眼瞼功能的恢復。這個方法也有助於閉眼。壹般周圍性面癱主要表現為上瞼閉合障礙。嚴重的病理性面癱可能會導致下眼瞼提升障礙。少數患者有輕度下瞼外翻,主要是面癱後下瞼松弛所致。也可以用上面提到的手指推拉法進行治療。讓患者閉上眼睛,用拇指和食指指腹沿下眼瞼皮膚由內向外輕輕推拉,再由外向內。少數患者在面部表情肌大部分恢復後,上瞼閉合不全。用這種方法進行按摩治療可以避免或減輕恢復後的眼瞼攣縮。3.提唇肌提唇肌又稱唇方肌,起源於眶下孔上方和眶下緣的上頜骨,位於眼輪匝肌深部。上唇提肌的部分肌纖維向下進入上唇外側皮膚,其他纖維與口輪匝肌肌纖維交織。因此,應先將患側的上口輪匝肌按摩至鼻翼及顴部,再沿鼻唇溝或乳墊按摩至顴部。用拇指或食指、中指按摩顴部或沿肌肉方向推拉。4.顴骨肌顴骨肌分為顴骨肌和顴骨肌,起於顴骨,止於乳鴿。主要是提到可以向外拉乳鴿,可以從乳鴿的側面沿著肌纖維向顴骨方向推拉或摩擦。5.上口口輪匝肌:用食指和拇指指腹沿患側嘴角按摩至中溝,再沿中溝按摩至嘴角。口下輪匝肌:用食指和拇指指腹,沿患側眼角向中心按摩,再向患側眼角方向按摩。6.用拇指指腹從乳鴿下方向內下方輕輕按摩推拉下唇方肌,有助於下唇方肌、頦肌、三角肌功能的恢復。2.情緒肌康復訓練在患者面部表情肌活動後,有效的面部表情肌康復訓練可以明顯提高療效。面癱主要累及枕額肌、眼輪匝肌、唇提肌、顴肌、口提肌、口輪匝肌、唇方肌的額顳肌。對這些主要肌肉進行功能訓練,可以促進整個面部表情肌的運動功能恢復正常。訓練時應根據患者的不同癥狀選擇以下治療方法,每天訓練2~3次,每次動作訓練10~20次。具體訓練方法如下:1。提眉訓練提眉的完成主要依靠枕額肌前額和腹部的運動。失用癥,輕中度病理性面癱,額顳肌的運動功能最容易恢復。可指導患者健側和患側擡眉,有助於擡眉運動功能的恢復。2.閉眼訓練的功能主要依靠眼輪匝肌的運動和收縮。訓練閉眼時,要求患者開始時輕輕閉眼,同時閉眼10~20次。如果不能完全閉眼,可以在暴露時用指腹沿眶下緣輕輕按摩,然後用力閉眼10次,有助於眼瞼閉合功能的恢復。3.聳鼻訓練聳鼻動作主要是通過上唇肌肉和降鼻肌的運動和收縮來完成的。聳肩訓練可以促進降鼻肌和提鼻肌運動功能的恢復。有少數患者不能聳鼻子,訓練時要註意向鼻子方向發力。4.示齒訓練:示齒動作主要是通過顴大肌、顴小肌、拇提肌和微笑肌的收縮來完成的。這四塊肌肉的運動功能障礙是導致嘴巴歪斜的主要原因。要求患者同時向兩側移動口角,以避免練習習慣性的只向壹側的口角偏轉動作。5、用嘴唇示意訓練用嘴唇示意主要依靠口輪匝肌的收縮。做吻唇訓練時,要收縮嘴唇,使吻唇向前,使吻唇用力。口輪匝肌恢復後,患者能鼓腮、漏牙或飯後流口水的癥狀消失。訓練唇部時同時訓練了唇提肌、唇方肌和頦肌的運動功能。6、鼓腮訓練鼓腮訓練有助於口輪匝肌和頰肌運動功能的恢復。腮漏時,用手上下托住患側口輪匝肌,進行鼓腮訓練。患者可以進行頰鼓運動,說明口輪匝肌和頰肌的運動功能可以恢復正常,漏水、流口水、積食等癥狀消失。該方法有助於預防和治療上唇方肌攣縮。以上每個動作的訓練都是針對不同肌肉群的運動障礙而設計的。所以在觀察患者面部表情肌的運動障礙時,要針對受影響的肌肉群進行訓練。如果不能有效判斷患側肌群,可按上述程序進行運動功能訓練,可獲得良好的康復效果。飲食保健1,參芪烏骨雞湯準備黨參15g,北芪15g,田七10g,僅去除皮脂的竹絲雞四分之壹,生姜2片,煲湯。能補虛、扶正、化痰,適用於恢復期氣血虛弱者。2、防風粥防風10-15克,蔥白梗,粳米30-60克,前兩味水煎取汁,去渣,粳米煮熟。粥煮好後,加入藥汁,煮成粥,溫服。本品能祛風解表散寒,適用於風寒襲絡所致的面癱、體肌酸痛。3、姜糖紫蘇葉飲紫蘇葉3-6克,生姜3克,紅糖15克,開水浸泡5-10分鐘。有祛風散寒的功效,常泡表。可用於治療外感感冒引起的各種疾病。4、川芎白芷燉魚頭3-9克,白芷3-9克,鱅魚頭500克,蔥、花椒、姜、鹽。大火燒開,再小火燉半小時,早晚吃魚喝湯。能祛風散寒、活血通絡,適用於外感感冒引起的面癱。5、大棗粥大棗30克,糯米100克,冰糖適量,煮至熟爛成粥,可補氣養血,實用於口眼虛弱、氣短乏力者。6.參藕蓮蓉湯含白參2克,枸杞子、葡萄幹各2克,蓮子肉、山藥各2克,蓮子、火麻仁12克,橙子3克,大棗2枚,核桃肉2枚。分2-3次口服湯劑。具有補中益氣、滋補肝腎陰的功效。護理措施1,急性期壹般護理要適當休息,註意面部的持續溫暖。出門可以戴口罩,睡覺不要靠近窗戶,以免再次受涼。註意不要用冷水洗臉,避免直接吹冷風,註意天氣變化,及時添加衣物,預防感冒。2.急性期局部護理,用濕毛巾敷患側,水溫50-60度,每日3-4次,每次15-20分鐘,早晚自行按摩患側。按摩力度要輕柔、適度、連續、平穩、準確。患者可以對著鏡子進行自我表達的訓練:皺眉、閉眼、吹口哨、露齒,每天2-3次,每次3-10分鐘。3、營養支持飲食要有營養,選擇易消化的食物,禁煙酒,即食刺激性食物。4、藥物應用遵醫囑服藥,如服用強的松應嚴格遵醫囑,不得隨意增減劑量,並註意觀察有無胃腸道副作用。在此期間避免創傷性和刺激性的治療,很容易減少對患部肌肉和神經的損傷。咽部感染應遵醫囑口服抗生素治療。5、眼部護理由於眼瞼不閉合或不能閉合,眨眼動作和角膜反射消失,角膜長期暴露,容易引起眼內感染,損傷角膜,所以減少眼部動作。睡覺或外出時要戴護目鏡或有色眼鏡,眼睛要塗抗生素和眼膏,保護角膜,防止眼部感染。6、口腔護理進食後,及時漱口,清除患頰與牙齒間的食物殘渣,保持口腔清潔。7.心理護理的患者大多發病突然,難免會出現緊張、焦慮、恐懼的情緒。有的怕變臉羞於見人且治療效果不好,留下後遺癥。要根據患者的心理特點,耐心解釋、安慰,緩解其緊張情緒,使患者情緒穩定,以最佳狀態接受治療和護理,提高治療效果。1.重癥患者的飲食治療:發病後2 ~ 3天內出現嘔吐或消化道出血的重癥或昏迷患者應禁食,並通過靜脈補充營養。3天後開始鼻飼。為了適應消化道的吸收功能,最初幾天主要用米湯和蔗糖,每次200 ~ 250毫升,每日4 ~ 5次。在耐受的情況下,給混合奶增加熱能、蛋白質和脂肪,用牛奶、米湯、蔗糖、雞蛋和少量植物油。對於昏迷時間較長、有並發癥者,應供應高熱能高脂肪混合奶,保證每天有蛋白質90 ~ 1100g,脂肪100g,碳水化合物300g,總熱能10.46MJ(2500kcal),總液體2500ml。鼻飼速度要慢,防止反流進入氣管。必要時可以選擇均質飲食或元素飲食。2.壹般患者的飲食療法:熱能供應可在125.52 ~ 167.36 kJ(30 ~ 40大卡),超重者適當減量。蛋白質以L 5 ~ 2.0g/kg的比例,其中動物類蛋白質不少於20g/d,包括低脂肪高蛋白的魚、禽、瘦肉,豆類每天不少於30g。脂肪不應超過總熱能的30%,膽固醇應小於300 mg/d,應盡量少吃脂肪、動物脂肪、飽和脂肪酸高的內臟。超重者的脂肪應占總能量的20%以下,膽固醇應限制在200mg以下。碳水化合物以谷類為主,總熱能不低於55%,需要粗細搭配,多樣化。將鹽的攝入量限制在每天6克以下。如使用脫水劑或利尿劑,可適當增加。為了獲得足夠的維生素,每天應供應400克以上的新鮮蔬菜。用餐制度要定時定量,少餐,壹天4餐,晚餐要清淡易消化。預防中風1,預防中風,就要把中風的危險因素降到最低。控制高血壓是預防腦卒中的關鍵。高血壓患者應遵醫囑按時服用降壓藥,如有可能最好每天測血壓1次,尤其是在調整降壓藥保持血壓平穩的階段。保持情緒穩定,做或不做容易引起情緒激動的事情,如打牌、打麻將、看體育比賽轉播等。飲食壹定要清淡適度,戒煙戒酒,保持大便通暢;適度活動,如散步、打太極拳等。防治動脈粥樣硬化的關鍵是防治高脂血癥和肥胖癥。建立健康的飲食習慣,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少吃肥肉、動物內臟等脂肪性食物;適度運動增加熱量消耗;吃降脂藥。控制糖尿病和其他疾病,如心臟病和脈管炎。2.註意中風先兆:部分患者在中風前常出現血壓升高、波動、頭痛頭暈、手腳麻木無力等先兆,發現後盡快采取措施控制。3.有效控制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當患者出現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先兆時,應安靜休息,積極治療,防止發展為腦血栓。4.註意氣象因素的影響:季節和氣候變化會使高血壓患者情緒不穩定,血壓波動,誘發中風。這時候就更要防範中風的發生。多吃水果和蔬菜不容易得中風。為什麽蔬菜水果可以降低中風的風險?首先是因為它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據研究,血液中維生素C的濃度與中風密切相關。濃度越高,中風的風險越低。另外,維生素C是壹種有效的抗氧化劑,可以清除體內的自由基。自由基的增加會增加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其次,蔬菜水果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以抑制總膽固醇濃度的升高,從而預防動脈硬化、心血管疾病和中風。美國的壹項研究表明,每天從蔬菜和水果中攝取壹定量的水溶性膳食纖維,可以使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降低3% ~ 5%。基於這種認識,發達國家的人們迅速調整飲食結構,少吃肉、糖和脂肪,多吃水果和蔬菜。因此,近年來,在歐美等國家,心腦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呈下降趨勢。老年人夏天要防“中暑”。盛夏是高溫季節。醫生提醒,患有高血壓、冠心病、高脂血癥的老年人,要摒棄“中風只會發生在寒冷季節”的觀點。當溫度上升到32℃以上時,中風的發病率會急劇上升。夏季高溫要防中暑。夏天人出汗多,老年人水分少,夏天容易缺水。體內缺水會使血液變稠。對於患有高血壓、高血脂或心腦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來說,這樣會阻礙向大腦的輸血,增加中風的幾率。醫生提醒,要預防中風,首先要重視高血壓、高血脂等容易引發中風的疾病,合理安排夏季生活,註意勞逸結合,多吃能軟化血管、降低血脂的食物,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降壓藥和降脂藥物。中風有哪些癥狀,雖然是突發的,但是在發病之前,也有壹個病理演變的過程。有壹個階段,腦循環略有失衡,但可以恢復。臨床上表現為各種先兆癥狀,往往在中風前幾分鐘到幾天內出現。壹般來說有四種:(1)頭痛、頭暈,可伴有視物旋轉、惡心、嘔吐。頭痛的形式和感覺與以往不同。頭痛程度加重,變得持續,有時固定在某壹部位。這是血壓波動或腦血管痙攣的表現,往往是出血性中風的先兆。(2)各種運動障礙:如壹側肢體無力,或運動無效,物體不穩,有時伴有肌肉痙攣。雖然走路的時候沒有遇到路障,意識清晰,但是突然倒地,或者想走在路中間,卻忍不住向路邊傾斜。突然吐字不清,言語錯亂;吞咽困難和咳嗽;嘴歪,流口水。還有壹種綜合征,叫做“壹個半綜合征”,也是腦中風早期的常見癥狀。它的表現是壹只眼球既不能上下轉動,也不能左右擴散,另壹只眼球除了向外移動外,不能向其他方向轉動。其機理是壹只半眼的眼外肌不能活動。(3)感覺障礙:唇、面、舌麻木,四肢麻木,耳鳴,聽力下降,壹過性視物模糊或失明。(4)性格、行為、智力突然異常,如變得孤僻、抑郁、焦慮或急躁,失去正常的理解和判斷能力,無緣無故地笑或哭,難以自控。有時候,突然遇到壹個認識的熟人,叫不出名字,連生活用品都叫不出來,壹天都昏昏欲睡。後三種表現可為壹過性、復發性或逐漸加重,常為缺血性卒中的先兆。壹旦發現周人或其家人有相同癥狀,應高度重視,不要過度緊張和恐慌。首先,保持安靜,臥床休息,註意血壓的變化。過高則應進行降壓治療,過低則應立即停止降壓措施。妳最好找醫生出診,否則要去醫院進壹步檢查。最好用擔架,避免途中顛簸。患者應平躺,頭偏向壹側,以免嘔吐物堵塞呼吸道或引起吸入性肺炎。此外,高血壓患者中風後復發幾率較大,需要加強監測。壹旦出現以上情況,要趕緊送醫院,切記時間就是生命,越早越好。中風患者經常因為旁邊的人沒有及時發現中風的癥狀而延誤治療,導致大腦受損。記住STR的三個步驟S:(微笑)讓病人微笑T:(說話)讓病人說壹個簡單的句子(要有條理,有條理),比如今天天氣晴朗。r:(舉起)請病人舉起雙手註意:中風的另壹個癥狀是請病人伸出舌頭。如果舌頭“彎曲”或向壹側傾斜,也是中風的癥狀。如果患者不能做到以上四個動作中的任何壹個,應立即撥打120!並向操作員描述癥狀。日常生活訓練:通過日常生活訓練,使患者盡快獨立生活。訓練應由簡單到復雜,由室內到室外,由院內到院外,逐步展開;1,墊子練習:讓患者學會如何在墊子上四處活動,側臥、坐起,並逐漸起床、上下床等。2、拐杖平衡練習:學習並應用拐杖技巧,上下車輪椅;3.自理訓練:個人衛生、刷牙、洗臉、洗澡等。個人身體表面修飾、梳頭、剃須;上廁所還是上廁所,自己處理;吃飯、穿衣、脫衣;帶手表,開燈,打電話,戴眼鏡等。4.出行活動:上下車等交通工具。腦卒中患者的飲食原則(1)昏迷期間可采用鼻飼飲食,可分5-6次緩慢輸註易消化的多汁飲食。選擇濃米湯、豆漿、牛奶、果蔬汁等。(2)在初期恢復期,中風患者神誌清醒,但如果進食後嗆咳,應進行糊狀飲食,如蒸雞蛋湯、爛肉末面、肉末蔬果粥、牛奶洗藕粉等。(3)基本恢復期a .忌動物油和內臟。b .補充優質蛋白質。如豆制品、魚、牛奶等。c .多吃含維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增強血管密度,防止再出血。d .多吃富含碘的食物,可以減少膽固醇在動脈壁上的沈積,預防動脈硬化。如紫菜、蝦、海帶等。e .少吃鹹的食物。由於鈉離子過多,可增加血容量和心臟負擔,增加血液粘稠度,從而使血壓升高,引起再次中風。因此,中風老人不宜吃鹹菜、臘肉、鹹魚、火腿、幹巴等。,且每日鹽攝入量應在5g以下。f .多吃粗纖維。大部分腦卒中患者都會出現便秘,部分老年人因強行排便而再次腦溢血。為此,壹定要保證每天大便通暢。所以要多吃纖維素含量高的谷類和蔬菜。此外,每天早上還可以吃蜂蜜鹵水、核桃、松子、火麻仁、黑芝麻等。g .避免刺激神經系統的食物,如酒、濃茶和咖啡。
上一篇:子葉紫蘇的功效、作用及食用方法下一篇:枸杞和誰壹拍即合?堅持泡水可以養腎護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