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打通膀胱經,馬上有人試了試,說:“很簡單,沿著腰背部的膀胱經刮就行了。”把紫點刮出來,血就過去了。“這當然是個好辦法,但是有沒有更好、更簡單、更容易讓我們獨立運作的辦法呢?
當然有。我們只要記住壹句口頭禪就夠了:“讓腰和背為目的服務。”有腰椎病和壹些頸椎病的時候,主要用這個委中穴就夠了。衛中穴很好找,就是在窩裏,這個穴在壹個岔路口,膀胱經在這裏,背部分為兩個分支,合二為壹,繼續下行。所以刺激這個穴位,可以搞活整個膀胱經的元氣,特別是疏通背部的氣血。我平時讓病人自己調養的時候,經常會建議他們“指針”,用按壓的方法。平時我用這個穴位,壹用就有療效。即使患者的疼痛沒有馬上消失,也會大大減輕。
但是很多人用這個穴位的時候,效果並不理想。所以他們經常問我:“妳用功夫了嗎?”其實這點小技巧哪裏需要下功夫?我的功夫不是用手或針的功夫,而是理解古人傳下來的公式的功夫。妳說的“從後腰求最好”是什麽意思?很多人把它理解為:腰背疼痛要取委中穴。這就有點大意了,還有壹個“求”字他們已經丟了。我對這句話的理解是:腰疼要找委中穴。妳想要什麽?我們觀察壹個健康的孩子,或者壹個腰圍正常的人。當妳讓他躺下的時候,摸摸他的中間部位,妳會發現是凹陷的,這是壹種正常的狀態。如果這個部位有凸起,或者有條索,或者有小包,或者有壓痛點,這就是妳要“找”的。用針把這個腫塊或者小的包起來,或者用手指揉壹揉,讓它自己消失,這樣就可以把背治好了。
有很多朋友的穴位上沒有這個東西,說明穴位不起作用,不要用。任何穴位都要有其發揮作用的物質基礎。當然這種情況比較少見。在委內瑞拉,腰椎如果能“發現”凸起或小包,多半是有問題的。有壹段時間,為了觀察衛中穴,我去公共浴室看了看。當我看到委員會裏的浮腫時,我走過去搭訕。幾句話後,我問:“妳是不是有點腰疼?”結果是驚人的。正確地詢問每壹個問題。
治療氣滯膀胱經引起的腰痛、腰酸、腰扭傷有兩個小偏方:壹個是取點硼砂點在內眼角的景明穴上,或者不用硼砂直接用手指按壓。當然用硼砂更好,因為硼砂能給景明更強的刺激;第二種方法是捏住雙腳小腳趾外側的尹稚點。壹般來說,每個穴位捏5到8分鐘,腰痛就會減輕。
為什麽這兩種方法這麽有用?因為凈明穴是足太陽膀胱經的起點,而尹稚穴是膀胱經的終點。每條經絡的起止點都有不同尋常的作用,它們可以調動整個經絡的氣血。就像壹條蛇,不管是刺激它的頭還是尾巴,只要輕輕壹刺激,它就能猛烈地移動。不僅是膀胱經,其他經絡也可以用這個思路來選穴,疏通自己的氣血。
總的來說,我們可以按照這個思路,用十二經脈和任督二脈的起點和終點來解決很多問題。如果能在這條經絡的其他部位取1 ~ 2點,就更得心應手了。例如,膀胱經用於治療腰痛和背痛,我們使用三個穴位就足夠了:精明、尹稚和委中穴。
當然,治療膀胱經最重要的穴位是衛中穴。委內瑞拉藏得很深,我們稍微彎壹下腿就埋了。也許是因為它的巨大用途,所以被人體保護得如此嚴密。正因為它隱藏的最深,所以非常細膩敏感。壹旦受到刺激,反應會最強烈,會擴散到整個經絡。可惜因為埋的很深,受到的刺激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