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膜慢性炎癥引起局部黏膜增生肥大,也可以是腺瘤或錯構瘤。它主要存在於大腸(結腸和直腸),而小腸(十二指腸、空腸和回腸)相對較少。結腸直腸息肉可以單個發生,也可以幾個、幾十個或更多,其中大多數是有蒂的,少數是廣泛存在的。大多數病例往往沒有明顯的癥狀,只是在腸道X線攝片、纖維內鏡檢查或因其他疾病屍檢時偶然發現。腸息肉很常見,其發病率可隨年齡增長而增加。多見於40歲以上的成年人,男性略多於女性。部分患者可出現便血、腹痛、腹瀉等臨床表現。息肉多為良性,經手術切除或纖維鏡高頻電切後預後良好,但要註意可復發,部分息肉可惡變,應盡早做局部腸切除。
鑒別診斷
1.最常見的首發癥狀是便血或血便。便血壹般很少,間歇性反復出現。血也可覆蓋在大便表面或排便後滴血,有時容易誤認為痔瘡出血。
2.腹瀉較輕,大便中常有粘液。
3.其他癥狀包括腹痛、消瘦、貧血和腸套疊。
支票
乙狀結腸鏡和纖維結腸鏡可見單個或有時多個紅蒂或寬基息肉,大小不壹,形態各異,質軟,易出血。
雙重對比鋇灌腸顯示圓形或橢圓形充盈缺損,邊緣清晰光滑。
病理檢查可以確定息肉的類型。
治療原則
大的息肉狀腺瘤主要通過手術或結腸鏡下電灼結合圈套器切除。無蒂小息肉也可以用電灼直接切除。
伴有幼年性息肉、息肉等癥狀的炎性息肉、錯構瘤,可用腸鏡配合微波或電灼切除,也可局部切除,預後良好。
家族性結腸息肉病多為腺瘤樣,易癌變,多主張節段性結腸切除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