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時應選擇弱酸性的溫和沐浴露,避免使用清潔力較強的堿性肥皂,因為即使是中性的沐浴露,相對於人體皮膚也是堿性的。還應避免用太熱的水洗澡,最好使用與體溫相近的水溫(不超過40攝氏度)。
而且要減少洗澡次數,縮短洗澡時間,避免熱量造成水分和脂肪的過度流失。洗澡時不要用力搓洗,因為過熱的水和用力搓洗會沖走皮膚的皮脂、角質等保護層,容易傷害皮膚,甚至引起皮膚局部炎癥,使神經更加興奮,加重瘙癢。
2.洗澡後塗護膚品
沐浴後在皮膚尚未完全幹燥的情況下,立即塗抹保濕身體乳,尤其是在四肢等特別幹燥的部位,可以幫助皮膚恢復水油平衡,在皮膚上形成壹層薄膜,防止水分蒸發。而且因為剛洗完澡毛孔還微微張開,護膚品更容易吸收滲透。
塗抹護膚乳後應盡快穿上衣服和襪子,不僅保暖,還能防止表皮水分和皮脂流失,有助於加強對幹性皮膚的改善效果。皮膚有效保濕後,能有效減少幹癢。
3.貼身衣服的質地很重要
貼身衣物宜選用寬松的棉質,最好吸汗透氣,避免接觸摩擦或熱汗引起皮膚瘙癢。同時也要避免穿毛衣、尼龍、化纖衣服貼身,以免刺激皮膚,引起過敏。
特別是有些人喜歡在冷天穿保暖內衣,但是要小心。保暖內衣采用復合夾層材料,即在兩層普通棉布中間夾壹層蓬松的化纖來保暖。
這種化纖成分穿在人體上容易產生靜電,會在人體周圍產生大量的陽離子,會刺激皮膚,降低人體皮膚的水分,增加頭皮屑,還會引起皮膚瘙癢。所以皮膚容易過敏的人,盡量穿純棉、真絲等不易產生靜電的內衣。
4、內部調理不要忽視
除了選擇合適的護膚品,內在的調理也很重要。要註意休息,適當調整心理壓力。在飲食調節方面,要多註意多喝水,以補充身體流失的水分,增加皮膚的水分供應。註意營養均衡,多吃新鮮果蔬、牛奶豆漿等水分豐富的食物。
還可以常吃芝麻油、大豆、花生等食物,這些食物中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如亞油酸等。但如果人體缺乏亞油酸,皮膚會變得幹燥,鱗片會變厚。
當人體缺乏維生素A時,皮膚會變得幹燥,出現鱗屑,甚至皮膚上出現帶刺的丘疹。所以要多吃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如動物肝臟、胡蘿蔔、油菜、芹菜、雞蛋、魚肝油等。含維生素B6的食物有:麥麩、土豆、豌豆、大白菜、牛肝、香蕉等。含維生素B2的食物有:大豆、酵母、動物肝臟、蘑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