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在牙膏和牙刷發明之前,古人是怎麽刷牙的?

在牙膏和牙刷發明之前,古人是怎麽刷牙的?

有朋友認為古代沒有牙膏牙刷,所以古人肯定不刷牙,口氣就像廁所裏的味道,所以擔心穿越回古代是不是需要多帶點口香糖。其實這種擔心是多余的。古人也刷牙。本文我們就來說說古人是怎麽刷牙的。

中國人自古以來就重視牙齒的整潔和美觀。如《詩經》中朔人把美人的牙齒描述為“齒如犀”,即牙齒整齊潔白如葫蘆籽。那時候人們不是“刷”牙,而是“涮”牙。《禮記》中記載:“雞初啼時,鹽洗。也就是說,天亮了,雞叫了,就要洗臉漱口。漱口在古代壹直是最主要的潔牙方式,壹直沿用到現代。

古人使用的漱口水也是五花八門,最常用的是鹽水。不僅用鹽漱口,還可以用鹽擦牙。《紅樓夢》裏,賈寶玉有每天早上用鹽擦牙的習慣。食鹽確實有殺菌消炎的作用,也能在壹定程度上預防牙周病和牙齦出血。此外,古人還用茶、酒、明礬水漱口。據說明礬水可以有效預防口瘡。現代社會,明礬水和橄欖確實是用來漱口的,可以去除口臭。

隋唐時期,中國開始出現“刷牙”。當時刷牙的方式和今天不壹樣,用的是“擦牙法”。這種“擦牙法”起源於古印度,與佛教有關。

相傳釋迦牟尼在壹棵菩提樹下講學時,身邊弟子的口臭相當嚴重,於是釋迦牟尼開始勸人註意清潔牙齒,並教他們如何用樹枝制作刷牙工具。後來隨著佛教傳入中國,“擦牙法”也傳到了中國。唐代醫書《外臺秘笈》專門記載了這種擦牙方法:“每次在楊柳枝咬頭,都是吃藥擦牙,又香又滑。」

它的意思是用牙齒軟化楊柳枝的頭部,然後蘸壹點粉末刷牙。這種刷牙方法也被稱為“楊柳枝擦牙法”,使用的楊柳枝也被稱為“牙木”。牙木是中國最早的牙刷,可謂是那個時代的“牙刷”。

如果妳沒有楊柳枝,妳可以用其他分支代替。如果不行,就直接用手指擦牙。敦煌石窟第196窟有壹幅晚唐壁畫,裏面可以看到用手指擦牙齒的畫面。在今天的日語中還有壹個詞“楊枝”,意思是牙簽和牙刷,應該是中國唐朝的名字。

雖然唐代就有了擦牙的方法,但是對於這種刷牙方法在唐代的普及程度,學術界還是有爭議的。有人認為,唐朝只有和尚擦牙齒,在社會上沒有廣泛流傳。

到了宋代,中國終於出現了真正的牙刷,叫做“刷牙”。宋代男子周守忠在《養生》壹書中記載:“刷牙全是紮馬尾辮。最初的牙刷毛多為馬尾,壹寸多長,放在牛角上,形狀與現代牙刷相似。但是到了宋朝,馬匹和馬尾都很短缺,所以做牙刷太貴了。所以市面上常見的牙刷不壹定是馬尾的,也可能是豬毛的。

南宋寡婦周覓在《夢梁璐》中回憶說:“獅子巷門口有壹家淩家刷店,黃金巷門口有壹家人刷店。說明南宋時,杭州已經有人開店賣牙刷了。看來刷牙在南宋時期已經比較普遍了。

古人刷牙的時候不是用牙刷幹刷,而是把洗潔精蘸在牙刷頭上,就像現代人用牙膏壹樣。有兩種潔牙劑:牙膏和牙粉。其成分包括中草藥如皂角、生姜、升麻、地黃和墨旱蓮,還可加入壹些鹽。古人的牙膏是純草本的。宋代發明了牙刷和牙膏的組合,稱為“牙香片”。

用香料和草藥制成固體清潔劑,固定在牙刷上,用牙齒香味反復清潔牙齒,然後漱口。這種牙香可以多次重復使用,攜帶方便,是古人出行的必備之物。

後來中國的牙刷傳到歐洲,受到貴族的歡迎,但由於價格昂貴,普通歐洲人難以承受。直到20世紀30年代,壹種尼龍制成的牙刷誕生,因其價格低廉而進入尋常百姓家。

  • 上一篇:蕭龍友、蒲福洲、葉菊泉...名醫治病絕招。
  • 下一篇:痛風這種有兩個藥方的病,可以像破冰壹樣治療,可以用暴力砸碎,也可以用溫度融化。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