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然生態環境。散養農戶辦肉雞場必須走生態養殖之路。就是選擇交通便利,水源清潔充足,遠離工礦區,遠離城鎮人口密集區,遠離養殖場,在沒有工業廢棄物和農藥汙染的地區,在郭林山或其他山坡上修建雞舍。在雞舍裏孵化的雞將在雞舍裏飼養它們的小雞,解凍的雞將被放在山坡上自由放養。這些地方陽光充足,通風幹燥,病原微生物難以存活,容易被流行性疾病感染。白天放在林果等山坡上散養,讓它自由活動,曬太陽,吃天然餌料,既節省飼料,又促進生長,羽毛豐滿,色澤鮮艷,肌肉結實,脂肪沈積均勻,肉質鮮美。
2.準備農場飼料餵養。為了實現傳統養殖戶飼養的三黃雞的飼養,根據雞的年齡和母雞自身情況配制全價飼料。原料除了自己的農副產品,都是從綠色食品產地采購,成本低,不會造假。雞用土飼料餵養,肉質好,無藥物殘留,無細菌汙染,安全衛生。
飼料配方1: 31 ~ 60日齡飼料配方(%):玉米粉54、花生餅15、熟豆粉8、淡魚粉8、麩皮5、骨粉、沸石粉、松針粉、蒜渣、細砂等。,鹽0.3,對人體健康無害。
飼料配方二:61日齡出欄飼料配方(%):玉米粉49、米糠10、花生餅10、熟豆粉8、淡魚粉7、麩皮6、骨粉、沸石粉、松針粉、蒜渣、細沙各2、加鹽0.4、維生素適量。
3.輪流放養。在養雞的郭林山坡地上放養壹段時間後,環境汙染,有病原微生物,要防止新購買的健康雛雞感染流行性疾病。因此,需要更換雞舍、操場、工具等。經過嚴格消毒,半年後通過自然作用恢復原有生態環境,然後放養,有利於雞的繁殖和防病,這樣就可以生產出傳統農戶飼養的三黃雞。所以在林果的壹個山坡上放養了兩批雞之後,就要轉到第二塊,依次放養。
4.全進全出。不同日齡雞的飼養、管理、飼料、密度、溫度、濕度、光照、免疫等要求不同。不同品種的雞對疫病的抵抗力不同。年長的病雞或痊愈後仍受感染的雞可將病原體傳播給年幼的雞和不同品種的雞而致病。所以不同年齡,不同品種,公母雞都要分批餵養。每批雞全部出欄後,雞舍、操場、用具等。經過清洗和徹底消毒,第二批雞在兩周後出欄。這樣可以切斷養殖場病原體的傳播,有利於雞的飼養、管理和疾病預防。
5.做好現場環境。自然環境應該是非破壞性的,無汙染的,不影響物種的生態和繁殖,應該努力維護和保持生態系統的安全和完整。因此,要杜絕雞病的發生和流行,必須加強雞場的衛生管理,創造適宜的生態環境,減少各種應激,減少細菌和病毒的感染機會,切斷疾病的傳播途徑,嚴格控制各種疾病的發生,保證養雞業的健康發展。因此,有必要對養雞生產中容易造成“公害”的糞便、尿液、廢水進行無害化處理。農民小規模經營養雞場,分散在林果山坡上。每天早上把雞從操場放出來後,他們把雞糞清理幹凈,運到雞不能動的地方,餵豬。將豬糞投入沼氣池,沼液和沼渣埋在林木果樹或其他作物的根部下,作為基礎肥料,為植物提供養分,改善土壤結構,增強土壤肥力,促進果樹或其他作物的生長。
6.無公害標準化生產。在整個養雞過程中,三黃雞都要按照國家免疫程序進行免疫接種。通常選用無藥物殘留、無細菌汙染、無毒副作用的生物制劑作為雞的防病藥物。①選擇對人體健康無害的營養制劑,如氨基酸、維生素、微量元素等。②選擇生物制劑,如疫苗、益生菌、酶制劑等。③選擇副作用小的非人藥,如復方中草藥制劑、克球散等。(4)選擇能促進雞生長的各種調味劑或香精。沒有治療價值的雞,生病了要盡早淘汰。其他病雞要及時治療。治療藥物應選擇療效高、作用強、代謝快、無毒無殘留的藥物。只要對死雞進行無害化、科學化處理,對場地、用具進行徹底消毒,防止病菌、病毒傳播。
/content/11/1109/22/7197533 _ 163190230 . 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