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頭部外傷(顱腦損傷)導致的耳漏、鼻漏不宜封堵;
地震對人體的傷害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建築物倒塌造成的機械外力傷害、掩埋造成的窒息傷害、震後水、電、火的二次傷害。打、砸、彈、撞、撕、抖、擠、撞都容易造成顱腦損傷。這時,許多人習慣性地通過自己的耳朵和鼻子查找或堵塞顱骨骨折的腦脊液。眾所周知,這很容易導致顱內壓升高,加重顱內損傷,回液容易導致嚴重的顱內感染。
二是胸腔內有不應拔出的銳器;
震中的建築物倒塌很容易導致尖銳物體刺入人的胸部。這時候很多傷者的習慣性動作就是順手把尖銳的物體拔出來。需要註意的是,這是壹種非常錯誤的做法。原因有二:壹是在沒有搶救措施的情況下突然拔出器具,容易造成血管破裂,大出血,危及生命。其次,在拔出利器的瞬間,大氣很容易進入負壓胸膜腔,造成氣胸,引起縱隔擺動,擠壓心臟停止跳動。正確的做法是用手牢牢握住插入物,或者簡單地用布條(緊急情況下可以用衣服代替)輕輕捆綁銳器的穿刺部位,避免劇烈活動,等待或尋求救援。
第三,腸子露在外面,插不回去;
腹部是人體非常薄且脆弱的部分。壹旦在震中受傷,很容易導致肚皮被刺破,腸子脫出。在這種情況下,大家下意識的動作就是用手把腸子撐出來,塞進腹腔,這也是非常錯誤的。原因有三:1,腸道容易感染,沒有醫療條件插回去容易引起嚴重的腹腔感染;2.盲目堵腸時,容易絞腸,導致機械性腸梗阻;3、脫落的腸道很可能已經被刺破,很容易造成糞便等壹些汙物通過腸壁溢出,導致嚴重的腹膜炎。
四、肢體附近動脈出血的結紮點不宜靠近;
如果震中在臂或腿的肢體末端附近(即手足踝部附近)引起動脈出血,結紮時應註意不要在出血點附近結紮,結紮點應選在膝、肘上方。因為相應的大血管在尺橈骨和脛腓骨之間通過,不利於止血,容易傷及相關神經(橈神經)。
五、皮膚破損出血不宜用泥糊;
民間有個說法,皮膚破了出血可以消炎止血。這其實是壹個誤區。土壤中含有壹種厭氧細菌——破傷風桿菌。這種方法不僅達不到消毒止血的功效,還容易導致破傷風,甚至致命。
第六,骨折後(被砸後)四肢不可“魯莽”;
如果震中被砸,首先要考慮斷裂的可能性。然後在自救過程中,要避免被砸部位的活動,防止骨折斷端受到二次傷害,加重血管和神經的嚴重損傷。我們可以因地制宜,找兩根小木棒之類的東西夾住骨折部位橫過關節,然後用繩子或者布包紮,這樣末端腳趾就不會麻木,會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
七、遇有害氣體泄漏時避開下風處;
地震中,各種設施遭到破壞,有害氣體不時泄漏。很多受害者遇到這種情況都很慌張,只想逃跑,不理會風向。很多人甚至盲目跟風。需要註意的是,此時逆風行駛是最正確的躲避方式,可以有效避免有害氣體順風行駛帶來的危害。
八、自救時呼救,切忌盲目呼喊;
如果妳被困在地震中,無法逃脫,每個人都知道通過呼救來引起救援人員的註意。但是,通常也有很多人在被困時出於恐慌聲嘶力竭地哭喊,想盡辦法給親人打電話。需要註意的是,這種盲目的連續喊叫會消耗過多的體力,導致身體耗氧量增加,容易導致昏厥或休克。這時候就要抓住機會有效地打電話。我們可以充分利用手頭的壹些金屬物品進行敲擊,或者利用發光的亮片(比如玻璃、鏡子)通過反射光吸引救援人員的註意。如果有收音機,可以調大音響等方式呼救,達到自救呼叫的目的。
九、頸椎損傷不宜擡頜後退;
地震中被埋很久的傷員被救出時,往往會有壹個習慣性的動作。他們喜歡靠在椅背上深呼吸,仿佛這是排出胸中廢氣的方式,但這個時候往往會發生意外。由於地震倒塌、高處墜落等因素,頸椎最容易受傷。長時間不動時,突然後仰過深(這種後仰動作在急診醫學上稱為“鼻頜位”),容易造成頸脊髓橫斷,導致脊髓休克,危及生命。正確的做法是雙手托住頸部,兩側相對制動,最大限度避免頸髓橫斷的致命二次傷害。
十、被困時,避免呼吸快而淺;
正常情況下,人體的呼吸頻率是每分鐘12-20次。人在驚恐或過度恐懼的狀態下,容易出現呼吸急促、通氣急促的現象。但呼吸快而淺易造成二氧化碳呼出過多,而呼吸機供氧不足,造成呼吸性堿中毒,使氧解離曲線左移,阻礙組織釋放氧氣,進壹步加重機體缺氧。這會導致嚴重的危及生命的並發癥,如昏迷。所以自救的時候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保持冷靜,並且要采取緩慢緩慢的呼吸方法,避免出現上述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