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煙:吸煙也是古人驅蚊的好選擇。
蚊子不能完全被風扇趕走,只好用艾草熏蚊子。燃燒艾草驅蚊在民間很常見。端午節時,人們除了在門口插艾草外,還經常在身上塗雄黃酒防止蚊蟲叮咬。
二、掛蚊帳:掛蚊帳的歷史比較悠久。
春秋時期,齊桓公有壹種“綠紗”,可以阻擋蚊子。《詩經》中有:“蘇素鄭瀟,相擁而慕。”“看”是蚊帳。對於古時候的窮人來說,就算是借了錢,也得弄個床篷來驅蚊。“夏天蚊子多,窮不算什麽”,“債”就是蚊帳。掛蚊帳的歷史延續至今,仍然是很多家庭防蚊的首選。
香的第三點:古代蚊香的發明大概和燒香祭祀的習俗有關。
宋代科技筆記《說事略》中記載:“端午采浮萍,陰幹,加雄黃紙包香,可焚以驅蚊。”這應該算是比較早的“蚊香”了。
第四掛香囊:香囊裏的很多藥材也有驅蚊的作用。
例如,麝香、薄荷、八角、茴香等。,相當於在身上塗了“風油精”。香包清爽養眼,讓人感覺很舒服。除了驅趕蚊蠅,也成為文人墨客的時尚裝飾品。
第五盞滅蚊燈:壹盞精致的清代銅制滅蚊燈。
錐形燈體上開有喇叭狀的“大嘴”。燈扭點燃後,氣流很快從喇叭口吸入,蚊子就會被這股熱氣流吸進燈裏而死。
六、養青蛙:還有壹種方法是用滅蚊缸養青蛙。
古人在大缸裏養青蛙。蚊子喜歡陰涼,當它們飛進來時,就成了青蛙的食物。
第七種驅蚊劑:古人經常在庭院裏種壹些驅蚊劑。
豬籠草、藿香、薰衣草、夜來香...享受涼爽的夏夜,既能享受鮮花的沁人心脾的清香,又能防止蚊蟲的入侵。我們真的很佩服古人的無窮智慧,在這樣壹個科技落後的時代發明了這麽多防蚊的方法。